•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友善农耕 种我们所吃

“送给学校、慈善团体义卖有机蔬果,所做是为了护持教育。我也愿把在农业学习到的知识,分享给更多农夫,希望大家都可以一起来进行友善农耕。”这是农喜菜园的主人吴锦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感人故事。
因为感恩,吴锦雄不时开放菜园让民众体验农作。图为今年南马同仁前来菜园,吴锦雄与大家分享无毒农耕。【摄影:杨秀丽】

“我只是个拿锄头种菜的农夫。”吴锦雄轻轻地说。高大黝黑的他,眼里流露着真诚,和他人都动摇不了的坚持。

他是马六甲农喜菜园的“农夫”,二十多岁下定决心耕种有机蔬果开始,便将七十亩园地缩小成二十亩,和十位外劳员工一起打理,并规划好部分菜园所种的蔬果,是专作回馈。

各社团机构举办的义卖活动他都乐意护持,捐献蔬菜;遇有需要的人,他会尽心尽力给予帮助,看见受助者重拾笑容,内心欢喜无限的他深刻体会“施比受更有福” 。

2019年4月18日,他回到中学母校,参与清寒学生午餐计划,供应餐食予清寒学子。中学时期曾经有过没钱吃午餐的经历,毕业以后,他和一群善心人士回头扶持母校的营养餐计划,负责筹款与义卖。 2013年至今,每年大约五十位学生受惠。

这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故事。中学时期得到社会善心人的助缘,可以安心求学。现在能力所及作回馈。他说:“农夫只是扮演中间人角色,把土地努力生产的食物供应给人类;我还可回报社会,让更多学弟妹接受母语教育,这分喜悦是无法言喻。”

◎ 社会的支援

毕业于马六甲培风独立中学(简称培中),吴锦雄小学成绩优良,毕业后遇到培中赖朝珠老师到郊区学校招生,他获老师的推荐保送到该校念书。

二十年前,每月逾百令吉的学费对小康家庭来说是沉重的负担,更何况吴锦雄是来自务农、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父母天生聋哑,以割胶和种菜抚养四位身心健康的孩子长大,当时只有他一人获选培中念书,除了每月学费以外,还有校服、学杂费,及天天搭公共巴士和午餐费等等,让经济吃紧的家人一度很挣扎。

庆幸的是,中学第一年,就有善心人士和慈善机构赞助他和一群清寒学生的学费,慈济马六甲也伸出援手,让这群莘莘学子顺利毕业。

吴锦雄说,如果没有社会资源的帮助,他的求学之路将会更艰辛,也许无法专心上课,更可能的是半途辍学。

◎ 教育的力量

2014年年底发生东海岸水灾,吴锦雄(右)带着女儿及她的扑满,全家一起来捐钱做好事。【摄影:杨秀丽】

回首当年,每天放学回家,他和兄弟姊妹都会自动下田帮忙,特别是农忙的时候。

孩子和父母只能用最简单的手语沟通,而他最常看见的是父母浸泡在水中的双脚。他说:“爸爸早上割胶,下午到菜园去锄地浇水,从早忙到晚。他虽然没办法将爱说出口,却一直在用行动保护我们这一家。现在他的双脚因长期浸泡在水中的缘故,经常抽痛。他用行动教育我们,凡事要勤作才会有收获。”

父亲也会载着吴锦雄到邻里间去兜售农产品,有时边和顾客聊天边卖蛋,这是他和父亲唯一的欢乐时光,从中体会赚钱不容易,要更努力读书,才能换取家庭更好的未来。

班上一位特别注重品格教育的老师,会让调皮捣蛋的同学抄写满满一页静思语。时日虽相隔已久,当年抄写的静思语如“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行善行孝不能等”一直驻留在吴锦雄心中。以致长大后经商,当利益及正义要做取舍时,静思语自动浮现在脑海里,助他及时跳脱贪瞋痴慢疑的纠缠。推展友善农耕,有感一个人力量微薄无力时,“多做多得、少做多失”静思语也一直陪伴和鼓励着他。
 
毕业后投入社会,有志工牵线,让他重新接触慈济团体。

当时他最常参加一年一次的岁末祝福,连续好几年,他都被志工付出的身影打动。发现慈济不只是走向国际,或在居家附近所看到做环保的身影而已,从活动中还传达出生活教育理念,让老中少都能获得启示。因此,他不只表达参与志工行列意愿,全家茹素,也认同大善事业是从每一个小小的善心护持开始,他一口气领了八个竹筒扑满回家,分给亲友的孩子,鼓励他们节省零用钱行善。

吴锦雄(右)与女儿参与亲子成长班,欢喜投入每一堂课程中。【摄影:张子恩】

2016年始,他和太太连续两年陪伴孩子参与慈济亲子班,感受到服务大众的欢喜,让自己的人生更圆满。他坚信“施比受更有福”,希望日后一样用身教,影响女儿继续投入志工服务。

近期听见慈济正在推动蔬醒运动,他也希望能种出更多更好吃的蔬果,吸引人弃荤转素。

吴锦雄感恩从小到大,处处有贵人扶持;即使投入社会大染缸,一样有善环境、善知识在提醒和拉拔自己。

由衷体会教育的重要,唯有教育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他许下一愿望:“我愿终身护持教育。”

◎ 转型为农夫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缘,他阅读 50 Facts that Change the World 这本书,讲述五十个改变世界的原因,其中一个是粮食危机,让他震撼,下定决心抛下保险经纪的身份,投身务农。

第一次当农夫,吴锦雄也曾采用化学肥和农药的“惯行农法”,却发现本地食物产量充足,反而是食物安全问题更严重,他萌生了想要栽种出“无公害蔬果”的念头。一位学长也劝说:“你种菜功德大,但要为人们的健康负起责任。如果喷洒农药,对自己的身体不好,对其他人类生物的伤害也很大,所做功德将完全抵消。”这段话如醍醐灌顶,促使务农了一年半的他豁出去,把原有的七十亩土地缩小成二十亩的菜园,分阶段转型,回归先辈的自然农耕方式。

吴锦雄采用轮作、休耕方式,用油棕渣、咖啡渣等变成有机堆肥、绿肥和水果酵素,让土地肥沃。【摄影:陈念清】

然而不洒农药,首先得面对工作量加倍。他说,在菜园,最多的工作是种植、除草和收割。种植和收割是属于阶段性,除草工作却是天天要做,负责用除草机割草的工人说,他连晚上睡觉都感觉自己全身在颤抖呢!

再来是面对虫咬的危机,吴锦雄选择种植更多蔬菜来平衡。一次他种植的黄瓜,百分之八十被蜗牛吃了,工人补苗了好几次,结果还是一样;不料遇到市场的黄瓜生产过剩,当黄瓜市价回稳,被蜗牛吃剩的点滴收成全售罄。初尝塞翁失马的幸福,他感恩上天安排的不可思议。

◎ 传播善知识

虽然如此,转型友善农耕后,其他菜农收成是“一箩箩”,他的收成只能以“公斤”量计。还在寻求更好农耕方法的他,依然定期捐菜给母校和慈善团体供义卖。

吴锦雄说:“我送给学校、慈善团体义卖有机蔬果,所做为了护持教育。我愿把在农业学习到的知识,分享给更多农夫,希望大家都可以一起来进行友善农耕。”

皇天不负苦心人,2017年,他遇上了台湾有机达人陈荣三老师自费到本地授课,他才知道要让农作物长得好,先要让土地肥沃。肥沃土地养成高能量农作,农作物有抵抗力就不会生病,虫也不会来侵犯,这样高能量农作就能滋养人的身体。

于是,他采用轮作、休耕方式,让油棕渣、咖啡渣等材料变成有机堆肥,还有用绿肥和水果酵素让土地肥沃。
 
如今在农喜菜园,生意盎然,有蜻蜓、虫、当然也有蛇、老鼠和杂草。工人说,老板爱护他们,不曾拖欠任何人薪水,也不舍得杀害土地任何一条生命,因为它们都是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像益虫可帮助土壤肥沃,害虫有蜻蜓警察在把关,杂草可做堆肥等等。 “农作物被吃了,就让给它们吃吧,留一口粮给它们,它们会还给你的。”抱持“无为而种”的信念,他们相信,虫也愿意吃的农作物,意味它是无毒,自然对人体无害。

因为感恩,吴锦雄不时开放菜园让民众体验农作。与众分享时,他说:“每一次去到菜园,我都会很开心,因为所种植的蔬果都很健康,每一根菜清洗了就可以直接享用。”他达到了农喜菜园的目标:“我们吃我们种的,我们种我们吃的。”

农喜菜园所种植的蔬果都很健康,每一根菜清洗了就可以直接享用。【摄影:陈念清】

转型做农夫,一路跌跌撞撞近十年,近几年菜园才取得生态平衡,产量平稳,许多人主动联络订购他的蔬菜,渐渐打开有机市场。

明显察觉善的效应在发酵,他很感恩一直有善知识提拔,也发现教育的力量,让他勇敢作出改变。

“以前农夫完全不相信,现在存着半信半疑;我想告诉他们,不喷洒农药和化肥,一样可以做到友善农耕的方法,希望一个人可以影响五个,五个再变成五十个……”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