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济芙蓉志工为了响应“111世界蔬醒日”,环保和气组长罗瑞辉(惟瑞)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筹备。除了要联络芙蓉新城的官方人员,获得准证走入休闲公园劝素和环保宣导;此外,骆爱濂和林秀榕两位小组长,负责制作宣导道具和分配各组动线。环保组善用科技,制作二维码(QR Code)的方式,让民众填写对素食减碳及实践环保的问卷。
2020年1月11日早上七时,组队走人人群,分别于芦骨(Lukut)环保站及芙蓉新城休闲公园(S2 City Park ),向会众大德宣导素食减碳救地球和环保宣导。
◎ 牛只吃草 也很有力

活动的三个星期前,志工分发传单给芦骨居民,邀约出席“111世界蔬醒日”。 1月11日一早,二十三位志工就开始着手准备一百五十份素食餐,免费派发给会众,鼓励大家茹素。志工向一百六十七位会众宣导蔬食三好:一好减缓全球暖化、二好有益人体健康、三好爱护动物,尊重生命。
早上七时,新城休闲公园四处都是热爱运动的人潮,有跳排舞、广场舞、打太极、跑步、慢走、打篮球等。四十五位志工分成三组,手持环保传单、手握看板、二维码板,向会众宣导世界蔬醒日的意义,并进行劝素和环保宣导。
“安哥,请问我可以坐下来和您聊聊吗?”志工善意地询问。
“可以啊!”罗东环亲切回应。
“请问您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志工和罗东环的话题开始了。
“噢,1月11日是吗?”
“今天这个日子有另外一个意义。1月11日缩写是111,就是每1人、每1天、每1餐茹素。”志工说明吃素可以拯救地球。
罗东环认同说:“ 你看牛那么大只,它只是吃草,也是很有力气啊!”他是退休人士,常与朋友相约来晨运。他表示孙子一个月有响应两天茹素;临走前,还号召朋友去素食馆吃早餐。
娜若兰(Nor Raulan)和丈夫、女儿及弟弟一同在休闲公园的健身区,听了志工的解说,才知道今天是世界蔬醒日。她没想到吃素也可以救地球,非常乐意填写问卷。志工也向她宣导环保,她告知将会依照环保传单的指示,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早上,将可回收物分类后,送到她家附近的环保点。

◎ 退休人士 尝试吃素
林上福和妻子黄美英都是华文小学的退休校长,每天都会到新城休闲公园晨运。黄美英说:“之前掌校时,常呼吁学生省水省电,力行环保。由于家中有儿孙,目前还未有吃素的打算,但会尝试早餐吃面包,响应少吃肉,尽量做到一天一餐素。”

另一位退休校长陈美凤的女儿开设瑜伽班,在家多数煮蔬菜餐;逢初一和十五,全家人就吃素。她对慈济志工付出时间,一早就到来休闲公园向各民族宣导劝素和环保,深受感动。 “如果每个人都不乱丢垃圾,我们的子孙就能在干净的地球上生活了。”
◎ 环保运动 由我做起
在不同社区拥有几间食堂的老板苏海米(Suhaimi),看到志工呼吁会众多吃蔬菜和做环保,很感动。他本身很重视环保理念,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做环保,同时也鼓励员工在食堂做分类。为了响应环保,他经营的食堂不主动提供吸水管。志工也介绍最靠近苏海米住家的环保点,邀约他把环保物送过来及一起做环保。

会员李小玲带着侄女一起来跑步,她说今早整个公园都可以看到志工的身影,非常赞叹志工们来到公园向会众劝素和宣导环保。 “我的音乐中心也于2018年实行零垃圾运动,中心内没有垃圾桶,只有一个纸箱让老师和学生们存放可回收的纸张。环保必须从小做起,从家里开始。”为了身体健康,李小玲也常吃素。她的车上也常放着环保盒,方便在外打包时使用。
●
上午九时,公园的人潮渐渐少了,“111世界蔬醒日”劝素和环保宣导也于九时三十分结束。这次活动共获得六十八位志工参与,通过二维码和填写问券的会众有三百零六位。
(资料来源:林采云、尤莲华、简秀芳、黄秀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