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M MARI 手护环境,一起环保爱地球!”印有中文、马来文的布条在无拉港敦胡先翁镇的Lake Valley公园扬起,一声声来自志工、会众的口号声惊醒了寂静的清晨,栖息在凉亭顶上的成群鸽子响应似的在四周飞跃,为这项“环保慢步(Plogging)”活动增添几许热闹。

2024年6月30日,Lake Valley公园在晨曦中迎来三三两两来运动的民众。湖畔旁,志工设立的环保宣导区已就绪,而来参与Plogging的一百五十多位志工、大德也已分成九组,在小组长带领下,走向公园对面的住宅区、商业区,大家沿路走着、看着,如寻宝似的不断走走停停、寻寻捡捡,为今天的活动掀开序幕。
◎ 深藏在四周环境的垃圾
“Lake Valley 公园是住在这一区的居民会来运动的地方,公园有湖泊、绿树、凉亭,看似环境很优美的休闲处,但走近湖边、草地,就会发现有不少塑料袋、烟蒂、吃完就丢的便当盒、免洗汤匙,也有宝特瓶、玻璃罐等……”
此次活动的协调丁彩云(明昕)看着组员都按照既定的安排,沿街或沿湖捡捡拾拾,为筹备此次活动而忙了几天的她稍微松口气。回想前些日子,志工们建议来Lake Valley公园举办“环保慢步”的活动,她和志工们都来湖边及附近察看,发现美丽的公园四周,甚至比邻的街道旁、住宅区及商业区也有不少隐藏的垃圾和资源。

选择在此地举办的活动,除了让志工、会众体验在慢走的时候捡资源,在捡资源的当儿弯腰,其实也是在做深蹲的运动,同时也希望提醒人人走过、路过要低头仔细看看身边的环境,养成随手捡垃圾的好习惯。
志工们也在湖边办环保宣导区,除了有讲述环保理念的看板、分类区,也有志工巧手用铝箔袋制作的篮子、用洗衣液的塑料瓶制作花瓶等,宣导废物再利用,勿当垃圾丢。
宣导物品中,最吸睛的是志工用五颜六色塑料袋制作成衣服,套在模特儿模型上,再配上黑眼镜、丝巾、时尚草帽、挎上环保袋,远远望去,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来了一个高挑又婀娜多姿的美女,走进一看才知是志工们的杰作。而志工看到会众走过来,连忙把握机会宣导环保,述说分类的重要性,鼓励人人成为环保先锋。


短短三小时,停下脚步、驻足聆听的会众有三十多位,除了大人小孩外,也有外籍人士和印裔同胞来宣导区看看。
丁彩云看见每个聆听者不畏越来越高涨的艳阳,都对慈济的环保理念感到兴趣和认同,她就感到欣慰,觉得多一个人愿意聆听环保话题,“手”护环境,还地球洁净面貌不再是遥远的梦。
◎ 手护环境 不分大人小孩
今年十二岁,就读小学六年级的练佩仪,每逢周日都会和弟弟跟随父母、婆婆及阿姨等人来Lake Valley公园玩耍。
今天,当她和家人来到公园时,惊讶看到在公园一隅聚集不少穿制服的慈济人。经过在场志工的讲解,她才知道原来是志工在这里办“手”护环境的环保慢步(Plogging)活动。

虽然她不太了解Plogging的意义,但当她观看竖立在草场旁、宣导环保的看板,又听志工细说做环保爱护地球的理念,再看看一旁还有资源分类区,有志工引导人人来学习做分类,她也忍不住到分类区踩扁宝特瓶,用套在扫把柄上的钳子将可回收物品夹起放进写着各个物品的塑胶桶,垃圾则直接丢进垃圾袋里。
在学校有做分类资源的她觉得做环保并不难,她也会在家里或外面,看到垃圾就捡起来。小小年纪的她已意识到:
“做环保很重要呀。在学校,老师有教导我们要做环保,我知道做环保是要减少垃圾,让我们的环境不要那么肮脏、不要有那么多垃圾,还有,做环保可以救动物……”
原来,宣导区有志工用环保物制作栩栩如生的海龟,海龟身上一行醒目字条:“Say‘No’to Plastic”(对塑料说“不”),她就想起听过海龟在海里误食塑胶袋而导致窒息的真实事件,还为此而感到难过。每次来Lake Valley 湖畔时,看到湖水是浑浊的,湖边还漂着树枝、叶子、垃圾、塑胶袋等,她就会为在湖里游来游去的鱼儿担心,害怕鱼
儿不小心吃下塑胶袋就会步海龟后尘,导致死亡。
“很开心看到慈济人来这里捡拾起湖边的垃圾,希望慈济的环保行动不会停止,继续做下去。我不想看到越来越多的垃圾,我希望垃圾减少,环境会变得干净。”她和志工分享,昨晚有一只手掌般大的昆虫跑进屋里,把全家人都吓了一跳,虽然昆虫没有咬伤人,但令她联想到若住家四周环境整洁、干净,就不会有昆虫飞进屋里了。
在练佩仪小小的心灵里,已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她也期待不只是慈济志工要继续做环保,她也会继续捡拾垃圾,让地球总有一天不再有垃圾。


◎ 每个人都应做的本分事
身为经理级的赖建发偕同妻子郑秀兰、女儿赖欣宜一起前来参与。对他而言,这是生平第一次弯腰捡垃圾,也是第一次亲身来体验做环保。
他是透过一位同事讲起这个活动,由于对方是慈济志工,见他对Plogging活动很感兴趣,便邀约他来参加。而他也觉得此活动很有意义,便爽快的答应了。
五十八岁的他与妻女随志工沿着街道,边走边看边捡拾,不但不放过街道上、草地上的垃圾,连沟渠里的垃圾或瓶罐,也会弯腰去捡。
尽管在炎热的太阳底下走走捡捡整个小时,但他却不感到辛苦,反而与一群人一起捡垃圾而有所感悟地说道:

“好的东西需要学习,我们应该不分等级,每个人都有责任来保护地球,只要全部人做好本分事,地球就有救了。”
捡拾完毕,回到宣导区,他将捡拾回来的东西倒出来,看到有垃圾,更有不少可以回收的资源,顿时明白若不做分类,资源也会被当成垃圾丢掉。
透过亲身体验,他了解到做环保、分类的重要性。在活动结束后,他表示做环保不能少他一人,因此,他希望能透过志工的介绍,到住家附近的环保站做环保。
郑秀兰跟着先生、女儿边走边捡,三人分工合作,一个拿钳子捡拾,一个拿着放垃圾的袋子、一个拿着放资源的袋子,期间还会讨论捡到的东西是资源或垃圾。
郑秀兰坦言,她是在多年前,女儿赖欣宜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环保概念告诉她时,她已深知环保的重要性,后来也通过电视节目获得更多环保资讯,益发体会到环保要从自身做起,平时除了将可用的资源收集起来,出门也会揹环保袋,去打包食物也拿餐盒去打包,绝不使用保丽龙和塑料袋是她多年来的坚持。
“真的要影响人人做环保要从自身做起。因为我们不能等,垃圾每天都会有人丢,垃圾增多,气候变迁,地球败坏更迅速,毁灭更快。”
今天,她看到垃圾几乎无所不在,明白若人人不做环保,空气污染会更严重,生物也会受到影响。虽然现在透过Plogging活动还看不到很大的影响力,但她相信几十年后就肯定能见证到环保影响整个地球的力量。
今天的活动更坚定她在生活中落实环保的信念,她听闻先生有意加进慈济的环保队伍,她也决定跟随先生一起来投入。
十八岁的赖欣宜看到走过的街道有很多烟蒂,感觉大众的环保意识还不强,会随手丢垃圾,没有意识到随手一丢会对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她认同妈妈所说的垃圾会污染空气,导致气候变迁,产生温室效应,造成大雨一来就淹水,对人们生活造成很大损失。而且,天气太热也会影响人们健康、会中暑、引起呼吸道的疾病。
在学校是环保协会成员的她,对环保知识颇为了解,因而对今天的活动受益良多,她希望可以呼吁身边人参与类似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只要人人走在路上会随手捡起垃圾,地球就会变得干净。
“地球只有一个,坏了就没有了。”她笑着说,多年前已懂得将环保概念落实生活中,她就不再使用塑胶袋、保丽龙,去哪儿都会揹环保袋、带餐具;而这习惯也影响妈妈,令她深信,好习惯从我做起就会影响身边人,身边人也会影响其他人。


●
无拉港州议员王俊伟和加影市议员陈威涌不但出席活动,也随同大家一起到四周捡拾垃圾。王俊伟感受到Plogging是一项运动结合环保的活动,弯腰捡垃圾无形中是在练腰力,慢走中看看四周有无垃圾是运动眼睛,考考眼力,他笑言,这是很好的全民运动。
对王俊伟而言,做环保是人人的使命,因环保与人人的日常息息相关,他坦言,最近一下大雨就会发生水患,当他去巡察时发现排水管里有很多垃圾,除了平时会见到的垃圾外,也有床褥、沙发等损坏的家具,这事实证明了还有不负责任的民众乱丢垃圾,严重破坏环境。因此,教育民众拥有环保意识非常迫切而重要。
活动结束前,志工带领参与者围成大圆圈,比唱着〈一个干净的地球〉,一声声“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干净的地球,留给我们的孩子一条清澈的河流,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碧蓝的天空,留给我们的孩子一片草原绿油油……”唱起,不是为今天的活动画下句号,而是在提醒大家,做环保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