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众仁心 投竹筒助贫寒

每一个人都拥有一颗与生俱来的善心,只待因缘俱足启发这一念善,开启慈愍心,向苦难众人伸出援手。 微小的善念,倘若内心虔诚,亦可发挥无穷力量。物资发放受惠者亦有如斯胸襟,在获得帮助的同时捐出些许零钱,让“一人一铜板”的爱心凝聚,善的种子如涟漪般圈圈扩散。

叮叮咚咚,因零钱触碰而响起的声音源于每一位受惠者发自内心,将钱币投入竹筒里的善行。慈济于各社区举办“Food Care 社区关怀计划”,援助生活被疫情影响的民众。同时,为了启发人人心中善念,慈济基金会倡议“一人一铜板”凝聚众人爱心,让善念共振。
 
志工了解受惠者目前所面对的生活困境,但手心向上者翻转手心,布施行善的理念亦能启发他们的善心,大家将点滴善念汇聚成无量功德。看到受惠者虔诚的布施,一颗接着一颗的善心,人间最美的风景,尽在眼前!
 
传正能量 振奋道场 
 
武吉日落洞(Bukit Jelutong)的物资发放现场传来声声“Semoga kita semua akan selamat!(祝福大家平安无恙!) ”高喊口号的志工与受惠者皆握拳高举,做出加油的手势。
 
带领大家喊口号的志工林秀镁(慈年)在发放现场负责募心、募款,她发现现场一片静默,脑海中即浮现证严法师的教诲:“病毒是一股邪气,爱心是一股正气,邪不胜正,唯有人人凝聚善念方能阻止邪气侵蚀。”顿时启发她要在现场传达正能量的意愿。
 
一人一铜板,疫情期间大家的生活都过得不容易,但是来领取物资的受惠者依然响应一人一铜板,履行小钱行大爱。 【摄影:文伟光】
林秀镁负责募心、募款。她带动人人凝聚善念,把沉静的发放现场感染得热闹,且增加了一股正能量。 【摄影:蔡德青】
手上捧着竹筒,秀镁邀约受惠者投竹筒,以小钱行大善,让受惠者在获得援助的同时,能够启发善念,布施行善助人。她向会众解释:“目前国家的疫情严峻,希望藉由大家的虔诚一念心祈祷,祈求人人平安吉祥。”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受惠者的正面响应,她深深地被感动了。
 
投零钱进入竹筒,受惠者双手合十,心中默默祷告。尔后,一句句的加油声,振奋整个发放现场,扭转气氛。原本沉静的场地,在秀镁的带动下大家互相感染,顿时热闹起来,还增加了一股正能量。
 
受惠于人 布施回馈 
 
人性之美,美在于富有一颗良善的爱心,当听闻救援之声,纵使自己身处贫困,助人之心依然涌现。
 
慈济照顾户彭薇莉(Ponvili a/p Anbalagen)随着父亲安巴拉侦(Anbalagen a/l Verdivellu)来到武吉日落洞环保站的Food Care 物资发放现场,目的是要亲自投竹筒并送上祝福。
 
由于彭薇莉行动不便,贴心的林秀镁将竹筒递到她的面前,遂了她前来投竹筒的愿望。 【摄影:蔡德青】
二十八岁的彭薇莉于2015年患上糖尿病,左脚膝盖以下被截肢,行动不便而无法工作,还得面对庞大的洗肾费。慈济提供的生活援助暂缓了这个家庭的忧愁与压力。彭薇莉感恩之余,亦懂得回馈。志工每个月探访时,她总会把存入竹筒里的零钱交给志工捐助慈善。
 
自从政府实施管制令以来,安巴拉侦无法继续开GRAB预定计程车,生活逐渐面对窘境。志工了解他们家庭的辛苦,遂建议提高生活补助以减轻家庭负担。然而,安巴拉侦婉拒志工的善意:“慈济给我们的实在太多了,我们依靠国家关怀援助金,省吃俭用还可以维持生活。”
 
彭薇莉时常参与志工每日午间一点三十分的祈祷,她以自己的宗教仪式,点燃油灯,每一次祈祷时都得忍着痛楚,虔诚地以单膝跪着礼拜。充满慈悲心的她,听到志工分享其他贫户的故事,即使自己是受助者,她还准备了一些米和饼干,请志工代为转送给那些贫户,她的这分善心让志工非常感动。
 
由于彭薇莉行动不便,贴心的志工林秀镁看到她到来,便将竹筒递到她的面前,方便她投入铜板。投入零钱之际,彭薇莉诚心地祈求众人皆可早日脱离疫情的困扰,祝福大家平安。
 
善的效应 竹筒行善 
 
唯有养成日日储蓄的好习惯,临危之际方可提款应急。行善亦是如斯,所谓善的效应,时常施予援手,当自己面临困境时,总有人适时的给予你扶持。
 
奥斯曼将之前领回去的竹筒装了零钱,带来环保站布施,实践穆斯林的教义。 【摄影:郑宝达】
奥斯曼(Othman bin Yazid)和太太拥有两名女儿,其中一位是三岁的自闭儿。太太原本是一名职业妇女,但为了全心全力照顾幼女,唯有放弃职业生涯。
 
生活美满的一家四口,且奥斯曼亦很努力的工作,有时候还得出勤到外地,常常忙到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然而,两年前,他因为身体健康指数亮起了红灯而被迫离开服务二十多年的工作岗位。 “我什么工作都做,司机、送货、浇花等等杂工都行,只要老板吩咐到的,我都来者不拒。”
 
两年多没工作,他的银行积蓄已经所剩无几,家庭的开销仅靠政府福利部的补助和公积金的款项维持。虽然尝试去工作,却因身上的“三高”,即是高血压、血糖和胆固醇缠绕着。工作时,身体总是很不舒服,心无法平静安宁,于是只好辞职在家休养。
 
来到布特拉高原环保站领取Food Care物资时,奥斯曼露出尴尬的神情。志工同理他的感受,向他解说物资是帮助大家度过这一波艰辛的生活,期许疫情早日消弭,人人得以回到如常的生活。感受到志工的温情,奥斯曼的心比较释怀。 “来到这里,感受到大家的温和接待,我的心很舒服和欢欣,感谢慈济在我很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虽然受助于人,奥斯曼亦懂得回馈。他将之前领回去的竹筒装了零钱,带来环保站布施。他表示内心欢喜,即使自己的能力有限,只能捐出些许的零钱。他亦告知穆斯林的教义让他谨记布施予人。 “过去我也常常帮助人,如今我陷入困境,获得慈济的帮助,也许这就是善的循环,是上苍的眷顾吧!”
 
欢喜感恩 婉拒援助 
 
单亲妈妈卡雅妮(Kalyani a/p Krishnan)拎着之前领回的竹筒来到武吉日落洞环保站,她将家里所存的零钱都捐了出来。她很欢喜地告诉志工,目前已经回到工作岗位,所以她不必再申请第三次的物资援助。
 
卡雅妮曾受惠于慈济雪隆分会去年启动的“Kita Satu Keluarga守望相助”纾困计划,原本获得连续三个月补助的她,在获得第一次援助金之后,因为公司开始发薪给她而婉拒慈济第二次及第三次的援助金。充满感恩心的卡雅妮还将每个月微薄的薪金挪出一点点回馈慈济,她坦言:“我已经拿到薪水了,就要坦诚告知,不能贪心,因为我头上的神明会知晓。另外,我经历过辛苦,可以同理他人生活上的困苦,能够帮助人,我自己觉得很开心。”
 
原本获得“Kita Satu Keluarga守望相助”纾困计划连续三个月补助的受惠者卡雅妮,因为开始领了公司的薪金而以感恩心婉拒慈济第二及第三次的援助金。 【摄影:陈德铭】
在电访中获知卡雅妮其实七月份只领了半个月的薪金,原因是公司才复工两个星期。提及薪水少了,为何不留着自己用?卡雅妮回答说:“我可以节省一点,每天带饭盒去上班,这样省下来的钱就可以捐助贫困了。”她表示这其实也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行善布施。孩子若有零钱,就会把它投入竹筒,然后心中默念,祝福母亲身体健康,这样的举动令卡雅妮深感欣慰。
 
自从获得慈济援助,卡雅妮便开始茹素。她还查阅网络的资讯,了解健康素食食疗法,她感觉素食之后,身体变得很轻松,容易受感染的肺似乎比较健康,原本每年都要伤风和咳嗽好几次的状况亦减少了许多。原来,她从证严上人的慰问信中获知要茹素,不可杀害动物。向来疼惜动物的她顿时有种不舍之情,深深认同既然爱动物,就不应该把它们吞进肚子里。于是,从那一刻起,她便茹素至今。她感同身受地说:“冠状病毒教会了我们要疼爱动物。我会持续茹素并且引导孩子跟着一起素食爱动物。”
 
最后,她冀望大家彼此互爱互助,不分宗教、种族与贫富贵贱。慈济对于她的信任与援助,让她铭记于心。
 
● 
 
冠病无情,人间有爱;众志成城力量大。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而是有心人的参与。只要人人发心力行小钱行大善、积少成多的精神,随时伸出援手,世间的苦难人将会愈来愈少,大家得以生活愉悦,人间即可成净土。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