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慈济物资援助 助难民度“疫”境

新冠疫情持续肆虐,重创全球经济,除了弱势群体生活无以为继外,无法得到法律保障的难民也面临断炊之虞。 失去了微薄的收入,基本的生活需求也陷入困境,许多家庭无力支付房租,或背负额外的债务。 慈济马六甲分会获悉紧急送上生活物资,先协助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
志工杨泽沛发放物资予难民。 【摄影:陈玉芳】

2020年4月开始,为了帮助在疫情下面对困境的难民,联合国难民署(UNHCR)和慈济携手,成立COVID 19“现金补助计划(CBI,Cash-based Interventions)”专案,借助慈济长期投入慈善的经验与志工的力量进行家访关心与评估。由于行管令无法亲身走入难民家中,志工透过一通通电话关怀与了解,评估他们所需的援助。

2021年5月由于疫情升温,政府再度施行行管令,平时以打零工或捡拾资源变卖维生的难民被迫停工,生活陷入困境。 7月,难民求助的电话更是应接不暇,甚至有人从外州拨电求援。

志工从电访中获知详情,一边统整资料呈给难民署申请现金补助,一边考量审核作业需要时间,因此慈济马六甲分会针对一些紧急求援者,由慈济先采买生活物资如米、油、面条、奶粉等物资,协助难民暂渡难关。

◎ 平等的爱 看见社会的暗角

2020年,志工吴仪荣(惟端)主动承担难民物资和现金发放组长,志工许玉萍(慈纪)负责电访、联络、安排和统整资料,再由吴仪荣根据资料负责后勤如采买、协调,以及前线发放的任务。 2021年实行的行管令,只许两人共车及路程距离的限制,改由许玉萍与吴仪荣负责马六甲市区的发放;偏远地区如马日丹那(Masjid Tanah)则由夫妻档志工戴金龙(济泽)与黄秀萍(慈凯)负责。

7月开始行管令无限期延长,这段时间许玉萍、吴仪荣、戴金龙、黄秀萍等人,从电话访谈、拟定名单、列出采买清单,到外出采购、打包物资,再亲自送上门,已成为他们四人近期的日常生活。

难民亦挂起白旗求助,慈济志工前往发放物资给求助的难民。【摄影:罗锦福】

求助的人愈多,发放物资就愈来愈频密,经常一天要跑六、七家,吴仪荣不言累地表示: “难民处在社会的暗角,求助管道少之又少。证严上人表示,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普天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我们会尽力代替上人将援助和关怀送达。” 

◎ 全面关怀 安住生活与身心

2021年6月20日下午电话响起,平时靠捡回收物变卖维生的莫哈玛(Mohammad Hashim)说着一口不太流利的马来语,向吴仪荣诉说全家六口断粮的窘境,以及一岁多的孩子,已没有奶粉与食物可以充饥。

22日再度接到莫哈玛来电语带哽咽地说:“小孩发烧呕吐没钱看医生,我不知道要跟谁求助,不知道怎么办?”事发突然,吴仪荣与许玉萍商讨后随即启动急难救助,不畏疫情两人马上出门采买物资,并联络慈济人医会苏美娟医师了解需要的医疗协助,之后带着物资与药品及苏医师捐赠的奶粉,上门关怀。

志工为莫哈玛(右)一家送上奶粉和药物。【摄影:吴仪荣】

看着孩子病恹恹地躺在母亲的怀里,吴仪荣不舍地表示,先安顿一家的生活,后续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需医生往诊,再邀苏医师同行。四名孩子都没有上过学,志工除了关心孩子的教育与一家生计外,也会持续追踪难民署现金补助计划进度,尽力援助一家度过生活困境。

曾经接受吴仪荣上门关怀并送上补助金的难民贾纳图拉(Janatullah Abul Alam),因妻子生产无钱支付医疗费,再度拨打电话求助。贾纳图拉平时做建筑散工,收入不稳,行管令下完全停工,夫妻俩和弟弟三人没钱购买食物,只能靠着自己种的菜、向朋友借钱与邻居帮忙勉强度日。

6月26日,吴仪荣和许玉萍马上采买粮食,送到半小时路程外的双溪乌浪(Sungai Udang)。许玉萍细心询问每项粮食是否符合他们的需求,贾纳图拉感受到志工诚挚的关怀,与不离不弃的陪伴,让身处异乡的他内心感动不已。

志工紧急采买并亲自送上生活物资予贾纳图拉,图右一志工吴仪荣,右二许玉萍。【摄影:颜玉珠】

聊天中,获悉贾纳图拉的妻子颈项长了一颗瘤,引起剧烈和长时间的头痛,曾前往医院看诊,但医生表示无需处理。志工了解他们内心的担忧,建议他们到马六甲慈济义诊中心向医生咨询。此外,获悉他们一家皆不懂如何申请疫苗的接种,吴仪荣马上教导他们透过手机登记,确保他们不因弱势而失去接种的机会。

◎ 奶粉援助 守护幼儿刻不容缓

家在马日丹那区的戴金龙和黄秀萍是夫妻档志工,两人都是老师,早上处理校务和网课,趁着下午空档,天天忙碌地处理一通通求助电话、采买物资、送物资上门关怀难民们。

连日到杂货店采买,一旁卖水果的郑伟贤获知志工的善行,他一口答应协助载送物资,还准备水果赠送给每一户人家。戴金龙夫妻针对求助者的需求,所采买的物资也根据每户家庭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只要获悉难民家中奶粉短缺,必优先处理。 “大人可以饿肚子,但是孩子承受不了。”当黄秀萍获知纳日尔(Nazir Husson Amir Husson)三个月大的孩子急需奶粉,欠缺生活物资,7月2日马上采买送上门,又发现孩子有“黄疸”,只能吃某一品牌的奶粉,她赶紧到镇上采买送上奶粉,一心盼着孩子免于饥饿。

医生告知纳日尔(中)的孩子只能吃某一品牌的奶粉,志工赶紧到镇上采买,往返约半小时再次送上奶粉,一心盼着尽早让孩子免受饥饿。【摄影:黄秀萍】

另一户阿尔发(Arfat Nur Basat)的两名孩子各为一岁半和两个月大,向黄秀萍表示,他家有孩子也需要奶粉。向他了解详情后,送上奶粉与物资,也将协助他们向难民署申请生活补助金。

曾接受慈济帮助的哈密(Hamid Bin Sayud Husin)一家三口生活陷入困境,房租、水电费以及孩子的学费也已积欠三个月,逼不得已再向慈济求助,慈济送上马币一百五十令吉的生活物资。

哈密表示,平时一家生活靠他做水管工,以及太太在小吃档口当助手维生,夫妻俩认真工作,生活还过得去。但是行管令导致档口生意受影响,偶尔老板需要人手,太太才有工作,他自己则完全停工,无收入。

哈密(左二)一家三口生活陷入困境,逼不得已向慈济求助。慈济志工送上纾困金及食物援助。 【摄影:黄秀萍】

发放过程,戴金龙逐户说明,援助的善款来自各界善心大德平时点滴汇聚而成的力量,也会送给每一户一个扑满,期望他们也能以小钱一起来助人,让善与爱愈扩愈大。

◎ 距离无阻 亲自上门送援助

随着行管令一再延长,求助者愈来愈多,随之更多志工加入电访与运送发放物资行列。即便难民们马来语不甚流利,沟通有障碍,但是志工尝试去了解他们的需要。
 
7月3日志工杨泽沛(惟沛)、陈美谣(虑充)、吴仪荣与陈玉芳(虑详),共发放与关怀十户难民家庭;5日志工周进光(本凯)、黄桂强(惟泽)与罗锦福(惟谨)加入发放行列,当天完成二十一户物资援助。从市区到郊外的万里望、野新、马日丹那,都有志工爱的足迹。

志工为求助者送上白米,并叮咛对方有需要可以再联系慈济。【摄影:罗锦福】

由于难民们大多数都住在较偏远地区和郊外,志工只能靠着手机搜寻与反覆电话沟通,因此走访一户人家送物资相当耗时。每当看见志工的身影,大多数邻近的难民会一拥而上,声声“Tolong!(帮助)”让陈美谣和陈玉芳看见难民的无助与悲苦,内心充满不舍,尽力将大家的需求逐一记录,再评估慈济与难民署可以进一步做什么,同时也会留下慈济的热线,给予他们依靠的力量。

一路发放,难民求助电话与讯息不断涌入。有难民求助奶粉,有家庭急需白米,有人需要药物协助等,也有马来友族半路求援,志工们紧急应变,临时调动与采买,及时给予受困者援助,让孩子、家庭可以获得温饱,让病痛可以减缓。

陈玉芳感慨地说:“拜访了许多难民家庭,孩子几乎都没有受教育,缺乏语言能力、技能、知识等。女孩十多岁就嫁给同为难民者,男孩则跟随父亲脚步做散工、捡拾回收变卖等,造成难民代代无法脱贫的命运。”

罗锦福也才发现,原来生活周遭住着很多难民;疫情下的悲苦,仿佛被遗忘在社会的暗角。志工除了给予生活关怀,也适时鼓励,期许他们能培养融入社会的能力,突破生活的困境。

志工们秉持证严上人的教诲,不分国籍、宗教、种族、语言,用爱走入苦难人的生命,以慈悲持续关怀。慈济马六甲分会行管令期间,从6月至8月11日共援助六十八户难民家庭度过生活危机。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