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踏上佛国 力行佛陀教法实践路

“佛陀,我们回来了!”走在佛陀曾经赤脚一步步走过的足迹,深刻感受到佛陀的真实,并非传说的人物。两千五百年后,物换星移,有些遗迹早已被破坏殆尽,人民依旧过着贫穷的生活,佛陀要告诉我们什么?
印度菩提迦耶生活穷困,上学非理所当然,孩子协助做工,头顶着当地家家户户所需的“牛粪”燃料。【摄影:叶晋宏】

走过佛陀出生地蓝毗尼,苦行与正道弘法的菩提迦耶,涅槃的拘尸那罗,以及佛陀说法的毗舍离、鹿野苑、灵鹫山等,所到之处都是佛陀赤脚一步步走过的遗迹,仿佛佛陀的身影仍在。

佛法流传二千五百多年,然尼泊尔、印度两国却已找不到足迹的辉煌。佛教在当地式微,除了是观光胜地有来自各国佛教徒捐献所建的佛寺、塔庙、佛像遍布之外,外围环境落后衰微,人民生活依旧贫穷,食物、医药以及教育资源极度缺乏。

慈济人追随佛陀本怀,身体力行实践人间佛法,系缘济苦。证严上人希望慈济人能把佛陀的正法带回去,回馈佛陀故乡。自2022年4月慈济志工踏入佛国,持续接力关怀至今,目前志工展开的慈善行动,足迹深耕在佛陀的出生地蓝毗尼,以及成道地菩提迦耶,把爱的能量,佛法的精神落实在佛陀的故乡,带动民众一起成为“人间菩萨”……

菩提迦耶是佛陀成道之地,两千五百年后人民生活依旧贫穷落后,食物、医药以及教育资源极度缺乏。【摄影:叶晋宏】

◎ 回归佛陀故乡 弘法利生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志工接力来回奔波于尼泊尔蓝毗尼,及印度的菩提迦耶。走入苦难众生的环境中,看见残疾病苦的恶性循环,设法走出慈善、医疗、教育之路,翻转贫病的人生。

2023年6月5日,马六甲志工陈姳桦(虑时)抵达菩提迦耶,一路黄土颠簸,尘土飞扬,沿途经过几个村落,时光好像在倒退,破房子、茅草屋,不只是家徒四壁,而是“家徒无壁”,屋外满地垃圾和牛粪为伍,空气中尽是牛粪味道,村民们或是赤脚行走,或是衣衫褴褛,以及蹲在路旁行乞。

走在佛陀曾经走过的路,陈铭桦感觉更贴近佛陀,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她疼惜不已。“慈济是遵循佛陀的教诲行菩萨道,为众生拔苦予乐。看见菩提迦耶的生活,见证穷困世代的生活,上人引领我们来这里,如今我走在佛陀走的路,感恩有机会能来此付出。”

陈姳桦靠着爽朗的笑容与“body language”化解语言障碍,足迹遍及慈善、医疗关怀,及分享环保、募心募爱等。如今在牧羊女村塞纳尼学校前的大树下成立了第一个环保点,经常互动的商店放上慈济爱心竹筒(扑满)成为爱心商店,时时启发人人的善心善念。预计在当地待一个月的陈姳桦,延长至今两个月,最让志工团队印象深刻的就是她那开朗的笑声,有她在的地方总那么的热闹与欢乐。她欢喜地表示,自己前世可能就在印度,很能适应这里的生活。

志工陈姳桦(中)与当地志工一起向民众爱洒,分享慈济竹筒岁月故事。【摄影:黄玉花】

“菩提迦耶是佛陀成道的地方,一定要脚踏实地来佛国走一趟,才能真正感受与领悟到佛陀慈悲渡众的本怀。此外,志工积极在当地做'菩萨招生',希望菩萨能'一生无量'……”

◎ 撒下菩提种子 翻转佛国

几面土墙,几片帆布,简陋的模样却是当地人遮风避雨的家,夜晚间歇性的停电是常态,网络讯号太弱连接不上,以及一连几天随着志工深入各村落,发现一些村落的街道上、房子内因付不起电费根本无照明设备,入夜只能摸黑,更别谈网路科技。截然不同的生活状况,让来自马六甲的慈济大专青年林宛诗更珍惜自己所拥有。

印度菩提迦耶,村民们几面土墙,几片帆布,狭小简陋的模样就是当地人遮风避雨的家。【摄影:叶晋宏】

目睹种姓阶级制度依然存在,贱民身份者自成一个村落,大人根深蒂固认为小孩子读书无用武之地,贱民世袭的身分及地位依然无法突破,不如让孩子上街行乞,或是工作赚钱,以及印度传统重男轻女,家务由女子承担,把读书机会留给儿子,或者是农忙需要帮手等等,导致孩子一一辍学。再者,或许无工作机会,或许女子无工作技能,一早便看见妇女们坐在家门口,成天无所事事,观光胜地则随处可见大人、小孩、老人,看见观光客便一拥而上乞讨。

生活穷困,上学非理所当然,生病没有医疗系统支援,这里触目所及皆是“苦”。林宛诗感触地说:“为什么佛陀故乡的子民依然那么贫苦落后?为何种姓阶级的不平等到现在依然存在?就像佛陀时代,二千五百年前的状况,至今仍无改变。”

本土志工士杨(左一)渴望改变菩提迦耶生活条件,日日早出晚归带着异地而来的志工团队,一个村庄走过一个村庄,挨家挨户做家访。【摄影:叶晋宏】
志工前往牧羊女村塞纳尼学校进行静思语人文教学。【摄影:叶晋宏】

当听到本土志工士杨表示,渴望改变菩提迦耶生活条件,日日早出晚归带着异地而来的志工团队,一个村庄走过一个村庄,挨家挨户做家访;看见需要的医疗个案转请慈济人医会医生追踪关怀,需要援助的家庭给予物资,同时努力向众人介绍慈济,积极宣传慈济竹筒岁月小钱行大善的精神,办卫教讲座给民众去除嚼槟榔和喝酒的恶习,以及将静思语人文教育带入学校等。为了改变当地,他努力不懈,积极带动向善的力量,让林宛诗非常动容。

其中,看见一位行乞老人甘满季(Gain Manjhi),因志工的援助与关怀,进而加入志工行列,带着志工逐步在当地做家访,因相信慈济,而坚定不再行乞。同时见证慈济关怀“思龙加村”,志工在村子发放物资给一百多户困难家庭,但人力不够,便找来村民一起帮忙,有些人负责锯竹子做竹筒扑满,有些妇女负责逐户关怀、造册,大家把发放当成村里的大事,全部动起来。有些村民生活穷困潦倒无能力投竹筒捐献,拒绝领取竹筒,志工向他们解释主要是天天起一分善念祝福自己,没有钱没关系,可以投入一分心意,引导大家正思惟,小小善心善行汇合起来就是大善;人人的一点点爱心力量结合起来,就是大爱。结果,人人开心领取竹筒回家行善。

行乞老人甘满季(右),因志工的援助与关怀,进而加入志工行列回馈,学习与众分享慈济故事。【摄影:黄玉花】
慈青林宛诗爱洒时,抱着当地小孩开心地互动。【摄影:朱秀莲】

“语言不通,凡事需要靠当地志工,他们从不会讲到勇敢讲,我亲眼见证从零开始没有慈济人的地方,全因大家一念心完成师公上人的愿望,翻转佛国。我知道目前力量很小很小,但是很感动大家都很积极努力,持续注入爱的能量,大众因为相信慈济而愿意改变,村民们都是三餐不继,却能欢喜地入人群,帮助更多乡亲。”林宛诗感动地说。

“佛陀,我们回来了!”这趟旅程并未结束。两千五百年后的现在,慈济人走在佛国,用身体力行菩萨道,协助妇女就业,帮助失学孩童重返校园,用教育翻转贫苦,以及援助贫困家庭和医疗个案,陪伴新发意志工承担慈善、医疗与教育援助,持续汇聚爱心为佛国的未来注入希望,启发人人本具佛性善心,把佛陀的正法遍洒在这片土地上,把慈悲心愿化为真实之路,一步步走回佛国,报佛恩。蓝毗尼与菩提迦耶的改变,是现在进行式。

2023年7月29日至8月31日,慈济马六甲分会将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佛陀足迹慈善人文特展”与导览,邀请您一起透过佛陀说法足迹与佛相遇,了解佛陀本怀,及慈济人力行佛陀教法的实践之路。

2023年7月29日至8月31日,慈济马六甲分会将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佛陀足迹慈善人文特展”与导览,诚邀大家把握因缘来参访。【摄影:罗秀娟】
Pin It
Tags: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