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重启纾困计划 落实守望相助

服务定点的设立,方便社区民众前来申请,让有需要者获得及时的帮助。 【摄影:周振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为我国经济带来重重挑战。尽管至今逐渐受到控制,经济也开始复苏,竟又遇上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导致许多人的生活受影响。慈济雪隆分会刻不容缓,重启“Kita1Keluarga (K1K) 3.0守望相助”慈善纾困计划。

有别于前两次,即:K1K1.0和K1K2.0,“K1K3.0守望相助慈善纾困计划”,仅供B40(注一)家庭申请,提供三个月(最高至六个月)的短期生活补助予符合资格申请者,期许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也让学子安心向学,给予关怀与陪伴。

这项纾困计划除了跟往常般透过学校推荐名单,吉隆坡旧巴生路慈济志工,也分别于2023年4月15日与4月29日,在吉隆坡沙叻秀新村民众会堂、吉隆坡慈济鸿图园共修处设立服务定点,让社区民众前来申请。

沙叻秀新村民众会堂场次的协调郑雪娥(慈俍)表示,在准备设立服务定点前,她与志工结伴到沙叻秀人民组屋拜访管理处代表,讲解来意后,再征得他们同意张贴宣传海报,以传达讯息让居民依时前来申请。

承担慈济鸿图园共修处场次的志工,则到邻近的斯理兰花组屋(PPR Sri Anggerik )、斯理嘉迪组屋(PPR Sri Jati )、古仔再也组屋区(Taman Kuchai Jaya)、鸿图园政府诊所( Klinik Kesihatan Kuchai Entrepreneurs Park)、蒲种路政府诊所( Klinik Kesihatan Jalan Puchong )和蒲种亲善政府诊所( Klinik Kesihatan Muhibbah Puchong ),分别拜访管理处人员和诊所负责医生,宣导此项纾困计划。

旧巴生路慈济志工拜访邻近的斯理兰花组屋管理处人员,宣导K1K3.0纾困计划。【照片提供:陈冬好】

◎ 细心规划  用心把关

郑雪娥表示,服务定点开放的当天早上,讲解后志工迅速投入各自的岗位,让她非常宽心。定点共规划了三个柜台,供志工检视申请者的资料。第一站是先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收入与支出,再采用慈济2023年生活新指标,以计算出其收支是否足以应付家庭开销。

若有不敷,申请者就被引领到第二个柜台填写推荐表格。至于收入足以应付者,志工也向他们说明理由所在,并感恩他们把机会让给更需要者。而第三个柜台,则负责将前一个柜台传送的详尽资料输入电脑,完成后就发送至慈济网站,申请的程序即宣告完成。看似简单的动作,对承担的志工却是不小的考验。

除了用心聆听申请者的叙述,也要慢慢引导,再加以补充和说明,特别是那些不愿配合家访,或者经济宽裕,属于不符合资格的申请者,亦清晰传达慈济善款来自大众捐款,募来不易,还有阐明推动K1K3.0纾困计划的意义。

当天,沙叻秀新村民众会堂场次共接收四十七份申请,成功推荐达廿四份。而于4月29日开放的鸿图园共修处服务定点,同样设立三个柜台让有需要者进行申请。申请人数达三十五位,共有十七位获得推荐。

郑雪娥(左)个子小,承担力大,担任沙叻秀民众大会堂服务定点协调。【摄影:何淑贤】

两个服务定点的申请人当中,包括家境拮据的长者、单亲人士、行动不便者和独居老人,也涵盖华裔、印裔和友族。水果摊助手谢金语带哽咽的说,“我丈夫有病在身,儿子的工作受到疫情影响,家用也给少了;很多东西都涨价,真的很辛苦……” 完成申请程序后,她频频道感恩,也期待自己的申请能够被通过,得以度过目前的难关。看到谢金情绪有些波动,一旁的志工上前安慰,安住她的心。

家住斯理嘉迪组屋友族长者祖基菲里( Zulkifli ),是从管理处员工那儿得知讯息而来申请。他表示,虽然本身有伊斯兰财库基金( Baitumal )每月补助六百令吉,一个同住的儿子也领有残障人士每月四百五十令吉补助金,但逾退休年龄的他已没上班,家里仅靠他和儿子加起来的千余令吉维持租金和伙食,可说捉襟见肘。

他说,一家三口都很节省,只在家里用餐,夫妻俩生病时,到政府诊所看诊是唯一的选择。原本勉强可以度日,但百物腾涨的关系,让他感到越来越吃力,如果能够获得补助,就可以喘一口气。

曾经是“K1K2.0守望相助慈善纾困计划”受惠者的印裔女士莫哈娜( Mohana Sunthari Amy),连声感恩慈济曾在去年,给予她最及时和实质的帮助,协助她度过难关。目前,她依然面对经济上的挑战而前来申请。

“慈济人在我陷入低潮时给予的补助,像一股安定的力量,我牢牢记得。在接到小组长告知K1K3.0即将开跑时,我就过来了。” 她说,看到曾到访的志工,仿佛见到老朋友般亲切。

莫哈娜曾是K1K2.0受惠者,她形容慈济人在她陷入低潮时给予的补助,就像一股安定的力量。【摄影:周振华】

◎ 首次承担  感动满满

首次承担两个服务定点的工作人员张子健、罗荔芹和刘凤仪,有着满满的感动。念大学的子健在输入资料时,了解申请人面对的困境,有很大的感触。 “生活在清苦线下的人,有时候会面对求助无门的困境,慈济提供了这个援助的平台。今天为他们来服务,很开心。”

今年七十岁的罗荔芹表示,看到那些面对病苦,或贫病交迫的申请者,感到世事无常,人生有很多变数无法掌控。 “上了年纪只要还可以走动,就要出来做一点事。虽然我只是协助一部份的申请程序,也是付出爱心,就很满足了。”

负责电脑输入的罗荔芹很感恩志工悉心陪伴与协助,让她顺利完成手头的工作。 “爱,不是看妳付出多少,对象是谁也很重要,尤其是今天,能够为社区的街坊邻里做一点事,就是最有价值的。 ”

张子健说生活在清苦线下的人往往面对求助无门,慈济提供的这个援助平台,来得非常及时。【摄影:周振华】
罗荔芹(右)认为即使年长,也一样能够为社区的街坊邻里付出,是最有价值的人生。【摄影:周振华】

志工刘凤仪曾是K1K2.0的受惠者。从受邀做环保开始,成为慈济志工。在帮忙申请者填写推荐资料时,她感受到慈济对有需要者的关爱,而自己从受助者,如今有能力去协助别人,心中充满感恩。

“当申请者坐在我面前时,我很轻柔地去跟他们互动,把当初慈济志工对我的爱,传送给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 刘凤仪说,那是因为有志工的陪伴,激发她立志以仅有的力量,用真心去温暖那些需要援助的人。

受惠者的刘凤仪表示,自己从受助者,如今有能力去协助别人,内心充满感恩。【摄影:周振华】

物资,会有用完的一天,唯有爱心,源源不绝,期许K 1K3.0守望相助纾困计划,在社区化为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

注一:指的是马来西亚的收入群体,根据家庭收入分为三个不同的群体,而B40代表收入最低的40%,家庭收入每月低于RM4,850。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