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风灾侵袭 勘灾造册肤居民

一场罕见风灾,让巴生居民度过饱受惊吓的十月份第一天。 2018年10月1日,下午二时许,巴生北区突然天昏地暗,刮起狂风,下起雷雨。呼啸而来的狂风暴雨,掀起了屋瓦、吹破了玻璃,让人措手不及。滑开手机,社交网站充斥着网民第一时间上传的照片,从中可看到树倒压车、压屋的骇人景象,无不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徒呼无奈之余,更多的是伤感。

狂风肆虐物遭殃,暴雨倾盆民惊吓。2018年10月1日,巴生北区在午后二时许迎来一场犹如横扫香港“山竹台风”的风灾。这罕见风灾夹着暴雨而来,让亲眼见证它威力的民众都称它为“小山竹”,盖因那呼啸而来的风,让人不寒而栗,它的破坏力更让灾民们心有余悸,惊吓不已。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午后暴风雨,让巴生多个住宅区遭受到局部或毁灭性的破坏。受灾区域范围甚广,其中就包括永安镇(Taman Eng Ann)、巴生新镇(Bandar Baru Klang)、中路口(Jalan Tiong)、兰花园(Taman Rasnah)、加埔路(Jalan Kapar)、百家利花园(Taman Berkeley)、直落玻璃(Teluk Pulai)及河边路(Jalan Tepi Sungai)等。当日风灾所经之处可见大树倒下压毁屋子及车子,店屋招牌被风吹脱砸中车子等事故,让人们真正见识到大自然反扑的威力。

◎ 启动堪灾 肤慰居民

慈济巴生支会北区志工目睹这场风灾的发生,当日傍晚就组成小队到灾情严重的永安镇进行首轮的勘察,并于第一时间送上爱与关怀。另一边厢的赈灾小组成立后,巴生支会慈善组同仁万丽仪便立即在手机社交平台呼吁,希望邀约志工参与第二天大规模的勘灾造册行动。

“通过社交网站看到的消息,我们认为受灾范围很广,因此即时与社区联络,并特别请志工关心巴生北区的受灾范围,接着再关心照顾户是否也受到影响。”同仁万丽仪如此说道。

10月2日,风灾后的第二天早上九时许,约三十五位志工聚集在巴生中路环保教育站(Taman Meru Recycling Centre),透过聆听风灾最新进展汇报以及勘灾所需注意事项后,即分成五个小组进入灾区勘灾及造册。临时担起协调的志工苏福明(惟福)在汇报会后给予叮咛,希望参与志工们都能以人伤我痛之精神与灾黎们互动,给予最实在的肤慰。

“知道北区有小风灾时,我的心就开始牵挂,所以今天大家聚在这里,前去关心及协助受苦受难的灾民,这都是慈济人应该做的事情。上人一直说来不及,我们真的要好好保护地球……”福明语重心长地说道。

出发勘灾前,志工们皆双手合十虔诚唱诵《祈祷》,带着付出无所求的心,兵分多路往各自的目的地前去。志工陈淑娥(慈明)、陈丽珠(慈仑)及黎玉梅(虑瑜)首先到永安镇一间位处角落、灾情最严重的住家勘灾。抵达时,只看到该住家遭三棵大树从屋旁前后倒下,压毁了住家的凉棚及屋顶,损失一时无法估计。

志工及时给予的关怀让蒂拉卡感受到人间有情,更有信心继续走下去。 【摄影:许(音包)玲】

女主人蒂拉卡(R.Thilagavathy A/P Rajandren)对慈济并不陌生,因为她时常参与环保日,因此志工的到来让她倍感温暖,纵使灾后被迫暂离家园,但她始终乐观以对,因为家人平安还是最重要的。至于失去的财物,她表示,还是可以赚回来的。

◎ 不畏风雨 难行能行

天灾往往没有预告,这场暴风雨犹是。住在巴生夏巴轻工业区(Harper Light Industrial Area)的木屋居民陈诗偐,在天昏地暗、刮风下雨的时候,因检查住家后方时不慎滑倒而导致手腕骨折。

今年六十二岁的陈诗偐住在当地二十多年,她表示,这是首次遭遇如此的灾害,但不幸中的大幸是没有人伤亡。诗偐住家后方多片白锌片被狂风吹走,导致四间睡房被雨水渗透,床褥无一幸免。虽然生活突然乱了方寸,但她感到庆幸,因为比起邻居,她所遭遇的并没有如此糟糕,至少无需搬离,家里还有电源照明。

“事故发生时,感觉整间屋子在摇,我都不知道怎样好,在外面也不能,在屋里也不能,真的很怕,怕到全身在痛。如果你们是昨天来跟我讲话,我也没力,真的是痛入心。” 诗偐心有余悸的同时仍然怀有感恩心,因为唯有这样才有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勘灾之时天不作美,但志工的脚步并不停歇,在安全范围内继续走访灾区。住在巴生皇城(Bandar Baru Diraja)约四十年的志工夏丽珠(明致)首次参与勘灾活动,她与小组到吴福发路(Jalan Goh Hock Huat)进行勘灾及造册,触目所及皆让她有所感触。

“这是第一次看到灾情这么严重的风灾,无常来的时候,我们怎样也挡不住,所以当我们有这个福气去为人家服务的时候,真的要去付出……”不忍他人受灾苦,勘灾所接触的一切让夏丽珠哽咽。

居民的无奈与无助看在丽珠心里着实难受,她抱着尽力帮忙的心态走入灾区肤慰灾民,她忍着眼泪补充说道:“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肤慰和拥抱,他们也会感觉到很安慰,看看他们,再看回我们自己,我们真的是很幸运,也很幸福。”

参与勘灾的志工们,或踩在泥泞上,或穿越沼泽地,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走访,于下午一时回到环保站,享用简单的午餐后即投入填写表格及分组进行讨论。同仁万丽仪整理了统筹回来的表格后说道:“造册表大概有五十张左右,就是五十个家庭需要我们去补助和关怀。后来也得知有一、两户人家因为这次的风灾受伤,因此也会安排志工进行后续的关怀。”

◎ 跨越宗教 守护灾民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当协调志工苏福明在群组告知,安顿于巴生拿督阿末拉扎立多功能礼堂(Dewan Serbaguna Dato Ahmad Razali)的灾民需要衣物时,志工们立刻动员到巴生中路环保教育站及百家利环保站(Taman Berkeley Recycling Centre)收集和整理衣物。

10月3日,十二位志工拿着已经分门别类的衣物到收容所,得到巴生双溪槟榔二支(Sungai Pinang Batu 2)村长韩旦 (Hamdan Bin Haji Yusof)的迎迓。他告知收容所里住着十一户人家共四十九人,大多数都是住在巴生加埔路海鸥大厦后面的住宅区。

“我真的要对你们致以万二分的感谢,不只带来了衣物,也带来了床褥,这些都是灾民现在最需要的,因为他们的日常用品都被雨水淋湿了,无法使用。”村长韩旦真挚地说着。

暂住在收容所的十一岁小女孩法莎很开心地选衣物,因为她身上的衣物已经两天没有替换了,所以志工提供的衣物就如及时雨,让她欣喜不已。 【摄影:许(音包)玲】

发放物品之前,志工黎玉梅代表向灾民们道明来意以及慈济基金会的由来,更是著重说明慈济是一个没有宗教与种族之分的佛教团体,让灾民们安心。参与衣物及床褥发放的志工们更是胆大心细,在经过灾民的许可后方将短裤摆出来让他们选择。

十一岁的小女孩法莎(Fasya Fazreena Binti Farzrill)高兴地挑选适合自己的衣物,她腼腆表示,身上的裤子已经穿了两天,因此急需替换。

“风灾发生时我在家,我根本没有时间害怕,因为忙着帮父亲塞着们缝防止水渗透进来,最终还是失败了……”法莎无奈说着,但看到手上的衣物,不禁露出天真的笑容。

◎ 诚情相伴 友爱相随

10月6日,午后的巴生中路环保教育站迎来了约四十位三大种族的风灾灾民。灾民们都在志工的引领下到即将分发祝福金的多功能空间。二时十分,志工黎玉梅以华巫双语开场白掀开发放的序幕。

简单不失隆重的祝福金发放典礼,从介绍环保、讲解赈灾毛毯、恭敬诵读慰问信到发放都触动着在场与会者的心;有灾民因为《人间菩提》影片里的内容而感触落泪,有灾民也因为《一家人》的手语拉近了与志工们的距离。

巫裔灾民娜姬娃(Najwa Binti Zulkiply)的住家在风灾时也遭到一定的破坏,回想起虽然还是觉得无奈,但她始终乐观面对。

“我家的屋顶遭掀起,东西也都无法再使用了。饲养的鸡只、栽种的香蕉都面临损失。能怎样呢?只能把这一切当作是上天给我们的考验了,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啊!”住家靠近河边的她不讳言下雨打雷是平常事,但却是头一遭遇到狂风暴雨,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化为乌有。

娜姬娃的心情从遇到灾害时的无助,到志工走进去肤慰时的欣慰,她感恩地说道:“这里的环境让我觉得没有隔阂,因为没有种族、国籍和宗教之分,竹筒我会天天投,再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我真的很喜欢证严上人,她帮人的心就是这么简单……”

风灾后暂居弟弟家的杨贵珍满怀感恩心,感谢慈济给予的关怀及祝福金。时隔几天,说起风灾当天的情况,贵珍依然觉得害怕。她说道:“风来的时候,我真的吓到六神无主,亲眼看着狂风将屋顶给吹走。今天你们的发放,我真的很感恩、很感动,谢谢你们。”

蒂拉卡(R.Thilagavathy A/P Rajandren)与家人也出席了祝福金发放的活动,住家遭三棵树压毁的她心有余悸地说道:“这不是普通的天气,那个风的呼啸声太可怕了。大树倒下,我哪里也去不了,根本出不去,丈夫又刚好到外坡公干,女儿知道后也提早放工赶回来,我只能默默祈求不要再有更糟糕的事发生了。 ”

志工及时给予的关怀让她感受到人间有情,她感激地说道:“你们的鼓励及打气让我有走下去的动力,你们让我觉得我并不孤单,真的很谢谢你们。”

风灾祝福金发放典礼在全体与会者双手合十虔诚祈祷后,感动落幕;有形的是发放,无形的是不分彼此,心连心、共度患难的精神。期许灾民们皆能尽快送走阴霾,大步走向风和日丽的明天。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