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食物银行 迈向系统化

慈济马六甲分会推动食物银行计划近一年,从摸索到整合、标准化、资讯化,为食物捐赠与发放逐渐打下稳固基础,并能扩大受惠人数。
2022年9月24日起试办食物银行,11月正式启动,每月一次物资发放,至2023年8月共举办十三场,受惠人数达到三千三百七十二人。【摄影:黄玉花】

“物资不够,需要再去募。”、“老人家不会用手机,怎么用网路报名?”、“物资需人手重新包装。”、“外坡要捐物资,但需自费安排交通载送,可以吗?”、“即期食品收或不收?”、“报名人数额满,可以再增加吗?”、“现场领取动线有点乱,需要调整。”……

志工团队面对各式各样问题,需要随时应对与做出决策,还得兼顾最经济,最省钱的有效方式,以及各功能岗位的志工,与领取者的心情,无不是挑战执行志工团队的极限。

过去三年,新冠疫情造成失业,加上供应链失调,各国都承受巨大的通膨压力,对许多弱势家庭的生计造成冲击。慈济马六甲分会成立食物银行,秉持汇聚企业爱心,扶助弱势度过短暂困境之目的,自2022年9月24日起试办三次,11月19日正式启动,每月一次物资发放,至2023年8月共举办十三场,受惠人数达到三千三百七十二人,背后是许多志工努力的汗水与泪水交织而成,如今志工团队愈做愈顺畅,受惠者也感受到志工们的用心。

◎ 物尽其用 行动与创新

秉持资源不浪费,整合食品制造商、公会和公司行号,甚至个人捐赠的爱心粮食,进行妥善整理分类后,提供到最需要的人们手中,发挥食物银行直接、重点援助的效力,让大马B40(注)低收入家庭能得到帮助。

慈济马六甲分会初次成立食物银行,没有前例可循,志工团队摸索中有时会迷失方向与目标,缺乏整合能力,需要有人适时提出意见、需要有人愿意倾听、需要有人愿意配合、需要有人主动扛起责任……如此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志工秉持证严上人教导的慈悲喜舍的大爱精神,做利益众生之事,逐一克服。

初期,第一步为了让申请者上网登记就面临许多挑战。有些志工先入为主观念“老人家不会上网”,“没有登记,直接来现场还是要发放物资给他们才对。”等等迷思,志工刘渼娇(慈茹)试着说服团队,唯有系统化,才能掌握物资和发放人数,确保物资不缺乏,确保大家不会你争我抢,以及如需进一步慈善介入关怀家庭,有资料可循……

另一方面,民众不习惯上网登记,十二点开放物资领取,早上八点多便在太阳底下排队,深怕领不到物资,久等之下,情绪难免高涨。

协调志工刘渼娇(中)坚持食物银行朝向“整合、 SOP 、资讯化”之系统作业迈进。【摄影:黄玉花】
初期,志工持续向大众宣导,鼓励善用科技,教导与示范上网报名程序,同时也接受现场报名者,并柔性劝导。【摄影:黄玉花】

试办阶段,志工柔性劝导鼓励善用科技,教导与示范上网报名程序,同时也接受现场报名者。经过七个多月的宣导,双方逐渐达成默契,民众意识到只要上网登记成功一定拿得到物资,不再争先恐后。因缘俱足下,2023年4月全面实施上网预先登记,不再开放现场报名。

诚信与食安是食物银行的根本,将受赠食物电脑化、系统化、标准化、整体作业、安全配送、资料回溯,将有限资源做最理想的分配。后期负责行政处理的志工陈联喜(惟勤)表示,改善线上登记系统(JDY简道云系统),调整全场动线,从报到、爱洒区与领取物资区,每一区流程能更顺畅,预期达到百分八十的行政作业系统化、标准化与简单化。

发放组组长李淑清(慈讯)最有感,感恩团队用心持续地调整作业模式,初期发放区人潮拥挤,大家手忙脚乱地发放物资,志工想要尽速疏通人潮,压力颇大也导致忙中有错。持续调整作业,再加上人流控管分梯次,才逐渐找到各区配合的步伐,降低发放的错误率。此外,厂家以大包装捐赠物资,每样物品都要重新包装,每一品项就需使用三百至四百多的塑胶袋,一场发放有众多品项,无形中制造环境的污染。最终志工找到以裸装的方式,例如利用盘盛装,以一盘一份方式,置入领取者自备的环保袋里,不但环保,也节省重新包装的人力。

◎ 从乱到序 流程标准化

计程车司机余大江每个月前来慈济食物银行领取物资近一年,慈济食物银行减轻他经济的重担,而志工所做也尽入眼里。他频频道感恩说:“疫情期间,慈济帮助我孩子就学,慈济又到计程车公会关心受到疫情影响的计程车司机们的收入,我也收到慈济援助金。之后慈济又开办食物银行给予生活物资,看到志工们很用心在做,真的谢谢大家!”

疫情冲击,全家五口全靠余大江开计程车维生,幸好慈济协助他挺过艰困的时期,如今生活逐渐步上轨道,外界爱心资源几乎都已断绝,但是计程车生意大不如前,他只求全家能温饱。“生活省省过得去,每个月来领取一次物资,米、面条、蔬菜、干粮都是家庭必需品,节省一些家里开销。此时,慈济有食物银行真的协助我减轻经济重担。”

受惠者余大江见证,如今没有看见你推我抢,大家都遵守上网登记,现场依照志工指示,发放流程愈来愈顺畅。【摄影:黄玉花】

初期食物银行发放现场,余大江目睹民众抢着领取物资,有些人未事先上网登记一早便来现场等待,又担心拿不到,大家挤成一堆,一些人甚至发脾气,场面一度混乱。看见志工向众解释说明,缓解大家的情绪,以及每个月领取的流程一直在调整改善。如今,没有看见你推我抢,大家都遵守上网登记,现场依照志工指示,安静地坐着等待,流程顺畅,双方配合自然缩短领取时间。

余大江分享:“刚开始每个月来,流程都不同,有时在那边等,有时在这里拿号码牌,有点乱。近几个月流程才固定,场面也很有秩序。例如领取期间,我接到顾客叫车,其实很快就轮到我领物资,我可以马上再外出做生意。”

等待空档,爱洒区的志工与众分享慈济故事,余大江在行善竹筒前投下爱心助人的钱,感恩受助也希望能发挥行善助人的力量。

等待空档,爱洒区的志工与众分享慈济美善故事。【摄影:罗秀娟】

◎ 上网登记 免你争我抢

一旁,八十三岁的杨燕兴也开心地投下爱心钱。“老实说,以前发竹筒(扑满)给我们拿回家去投,不如直接在现场设置爱心竹筒比较好,大家马上可以做好事回馈,这样做很好!”设置爱心竹筒区,让弱势者不只是单纯的接受物资,也能为他人付出。

不仅如此,他强调,以前来领取物资时,大家争来争去,有民众控制不了情绪而谩骂,志工出面协调。现在现场都排了椅子,每个人依序坐好等待。他也曾经没有上网登记,而无法领到物资,志工友善地向他解释,并教导他如何登记。
 
杨燕兴是位基督徒,感恩慈济不分宗教援助,自己未婚,七十多岁从油漆工退休后只能依靠存款过活,省吃俭用担心生活支出。近一年来,食物银行每次领取的米,足够让他一人三餐自煮度过一个月。“简单煮一锅饭配上一些酱料和蔬菜就是一餐。生活很简单!”

负责行政处理的志工陈联喜(左二)预期达到百分八十的行政作业系统化、标准化与简单化。【摄影:黄玉花】
食物银行发放兼具环保,物资以裸装方式,请领取者自备环保袋盛装。图为受惠者杨燕兴(左三)自备购物袋。【摄影:黄玉花】

拥有四名孩子的家长玛丽亚(Maria Md Ali)全家靠先生打零工维生,身为家庭主妇的她,为了省钱三餐都自己烹煮,仍入不敷出。志工走入校园向校长介绍食物银行,她赶紧前来领取。

“不要小看每个月那一点点的物质,累积起来是很多的,对我家很大的帮助。这里志工服务真周到,从一踏入慈济,就有志工指引,入口、报到、领取等,沿路也都有志工友善地招呼,且流程每个月都一样,不会乱。”

◎ 食食陪伴 让餐餐有爱

扎卡里亚(Zakharia Hasnit)在2018年因工作意外丧失一只脚,太太在幼儿园当清洁工,微薄的薪资无法支撑一家六口的生活,穷途末路之际,慈济给予生活援助约一年时间,直到他申请到政府补助,慈济才结束关怀。之后,两个孩子上小学都曾获取慈济奖助学金鼓励,减轻家里开学的负担。

多年前,扎卡里亚(左一)生活陷入困境,慈济给予援助,如今因疫情经济拮据,慈济举办食物银行,再度援助家庭经济。【摄影:黄玉花】

扎卡里亚说:“我在家做些糕点贩卖,但受疫情影响,且每样东西都涨价,生活不易。家里水、电、食物样样都需控制预算,连购买日常用品都得小心翼翼,才能维持收支平衡。谢谢慈济这时候举办食物银行,每个月领到的物资可以减轻一百多令吉家庭开销,真的帮助很大。”

互动间,志工传递人与人间彼此尊重和互助之情,扎卡里亚深有所感,唯有爱才能化解世间一切苦难。扎卡里亚夫妻俩自知无能力以金钱帮助他人,因而发心每每将家里的瓶、罐、纸类等可回收的资源收集起来,送到慈济环保站,将资源化做爱心帮助其他弱势,夫妻俩欢喜与志工分享喜悦。

带着两个孩子出席的辜椿嬑女士,同样从孩子学校获知慈济食物银行讯息。夫妻俩一位是铁工,一位是书记,撑起一家五口生活,随着物价持续高涨,生活不易,近四个月申请食物银行物资援助。

“每个月领到的物资,为家中省下一笔钱。不要小看这笔钱,没钱时,即使是小钱也是救命钱。”此外,慈济食物银行采取事前上网登记,辜椿嬑不必抢着提早到现场,也不必担心领不到物资,对于周末必须照顾孩子的她,提供很大的便利。

近年来,慈济马六甲分会食物银行努力朝向“整合、SOP、资讯化”迈进,为食物捐赠与发放打下稳固的基础,用行动传递温暖。最终目标是建立共享资源的机制,发展完备物资与受惠者整合系统,将有限资源做最理想的分配,援助需要者度过短暂困境。

慈济食物银行秉持资源不浪费,整合食品制造商、公会和公司行号,甚至个人捐赠的爱心粮食,送给低收入家庭,帮助他们减轻生活重担。【摄影:黄玉花】

【备注】B40:在马来西亚家庭收入中,最低的40%群体。

Pin It
Tags: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