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放心放手 让慈少来当家

今天,慈少来当家!从十三岁初绽的慈少,到九十三岁晚晴的长者,跨越八十载光阴,却无碍于彼此的亲近与融洽。
小队辅陪伴长者玩游戏,气氛融洽又欢乐。【摄影:罗家萱】

“我组别的阿嬷还邀我跟她回家,当她的孙子呢!”十三岁的小队辅笑着分享,眼里闪烁着感动的光。
“我主持的时候,老人家都不太听我的话。”小主持人无奈地说,逗得大家忍不住莞尔。
“太有趣了!明年我也要请外婆来参加长者课程!”小队辅满心欢喜地说。

过去,慈济麻坡的“长者快乐学堂”与“慈少人文课程”虽同日在静思堂举行,却分隔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进行——仿佛一边是长者在随着音乐舞动双手,另一边则是慈少在教室里专心上课。两个世代偶尔在走廊擦肩而过,鲜少有交流与互动。

直到2025年8月10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融合——两个课程首度合而为一,慈少们更第一次全面承担“长者快乐学堂”的运作重任,从策划到执行,由青少年全程掌舵。

从十三岁的年轻慈少,到九十三岁的年迈长者,跨越八十年的年龄差距,却无碍于彼此的亲近与融洽。当日,五十五位慈少与四十三位长者齐聚一堂。慈少们化身服务志工,承担起课务团队、司仪、队辅、人文真善美、音控、生活组、报到组,甚至专业的医疗与体健服务。

长者们一抵达,就先到医疗站测量血压、血糖;进入课堂,在慈少的带领下唱歌、玩乐器、做手工、动动身体、参与游戏。青少年们不只是带动课程,更细心照顾每位长者——有人搀扶着行动缓慢的长者入座,有人陪伴聊天,有人随时关心他们的需要。长者则以微笑与掌声回应,笑声与歌声此起彼落,关怀的眼神、真诚的笑容,如温暖的阳光,照亮彼此的心田。

连同默默守护的幕后团队,七十八位志工携手,共同编织出一幅跨世代的温馨画卷——今天,不只是慈少当家,更是两个世代心贴心的第一次深度相遇。

◎ 放手 慈少勇于承担

长者快乐学堂的工作团队,事前用心规划、耐心指导,活动当天更选择大胆放手,让青少年们真正走上岗位,从课程设计到现场带领,亲自完成每一个细节,在实践中体会筹划和执行的艰辛与喜悦。

课务刘懿芸(懿桓)回想合作起点时笑着说:“一开始,我们只是希望青少年和长者能有互动。但慈少只是坐着参与,就无法真正理解筹办活动的辛苦。”

于是,团队决定将承担的机会交给慈少,全程由他们负责。志工们驻守一旁,适时关怀与协助,这既是传承的时刻,也是彼此信任的展现。

刘懿芸感受到,慈少们在承担过程中,不仅获得成就感,更从中建立自信与喜悦。【摄影:罗家萱】

她观察到,起初慈少们有些安静拘谨,但随着熟悉度提升,开始主动请教、积极回应。承担司仪的慈少甚至会问:“师姑,我这样讲对吗?”她便示范一次,让他们参考。“他们的学习很快,只要说过一次,几乎就能掌握。”

准备期中,慈少们透过视讯讨论、反覆练习,逐步熟悉流程;活动当天,每个环节都接得稳当流畅。刘懿芸欣慰地说:“今天,我们是真的放手,让慈少来当家!不要小看这些孩子,他们不仅能带动气氛,还能让大家很开心。”

她深深感受到,慈少们在承担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成就感,更从中建立自信与喜悦。这一天的圆满,不只是课程的成功,更是慈少与长者之间的相互滋养与成长。

“慈少们,加油!你们真的可以当家。相信自己,就能做得更好。”

◎ 信任 从承担到成长

慈少们的角色转换,承担也随之而来;当他们真正承担、理解并感受其中,责任感便在心中扎根。从懵懂到成熟,从犹豫到自信,他们用行动证明:青少年,也能担当。

“真的要花很多心思,不仅要制作PPT、核对流程,还要把每个细节安排得清楚到位,让大家一看就明白。”

虽然辛苦,慈少杜昀宇却带着笑容,表现出快乐和淡定。她谈起一次线上会议主持的经历,因为与妈妈时间配合不当,匆忙赶回家,几乎没时间喘息,但仍然有条不紊、落落大方地完成主持,让人刮目相看。

“第一次主持会议,难免不足,但过程中学到很多,下次一定能更好。”她表示,担任课务协调的角色不轻松,要把每一个环节扣好。

她特别感受到志工们的用心关怀:“他们会不断来确认进度,遇到问题也一起想办法解决,尤其是懿芸师姑,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

杜昀宇(右)担任课务协调,体会志工们的细心陪伴。左一为刘懿芸。【摄影:罗家萱】
“你们放手敢敢做吧!”慈少承担音控,志工在旁陪伴及指导。【摄影:倪文正】

现场,她坦言一开始很紧张,担心小失误会影响流程,但看到慈少伙伴分工合作、临场应变,“即使有问题,也能马上找到解决方法。”

她兼顾美术环节,看到每一组的伙伴们都用心指导长者完成作品,让她很有成就感。“今天是很新奇的经验,既能上台带动,又能锻炼勇气和自信,这对我来说非常宝贵。”

◎ 陪伴 与长者动起来

王苡洁与三位慈少伙伴一起负责体健课,站在台上带动并讲解动作,让长者们动动手、动动脚;看似简单,却是经过无数次摸索与练习的成果。

即使工作繁忙,以往负责体健课的物理治疗师颜斐婷,仍特地建立WhatsApp 群组,分享示范影片供慈少们参考,让他们挑选歌曲、设计动作,并提供意见与指导;同时也在线上会议中,分配好每位慈少负责的部分。当天一早,节目开始前,大家更聚在一起反覆练习。

王苡洁(左二)与伙伴在台上示范体健动作,带动长者一同参与【摄影:罗家萱】
慈少与长者一同运动,并协助调整动作。【摄影:罗家萱】

 

“看到老人家开心地笑,一起动起来,这样的安排很有意义;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王苡洁家中也有一位婆婆,特别有感触。“老人家应该多运动,这样才会健康。”

这次虽然只是负责一个小环节,却花了很多时间练习,让她体会到设计课程并不简单,需要考虑到长者的配合度与安全性。

“以后会更珍惜上慈少课的时光,也要谢谢指导的老师和所有工作人员。”

◎ 专业 化作温暖守护

医疗柜台前,三位专业护理人员陪伴着六位慈少,细心教导如何测量血糖与血压。慈少们聚精会神地听,不一会儿便上场为长者服务——没有退缩、没有犹豫,更没有害怕,只有认真与尽责;医护人员则全程守在一旁,适时给予指导。

这次承担医疗工作的杜睿施,主要负责为长者量血压、血糖。以往的课程多半只是坐着听讲,今天却能亲自动手操作,还是相当专业的内容,让她觉得新鲜又有挑战。虽然有朋友协助,她仍全神贯注地学习,深怕量错数值;专业人员的耐心指导,让她收获良多,也获得不少肯定,但她笑说自己还能再进步。

“阿嬷,您今天血压有点高哦。”她关心地提醒。
“今天太兴奋了,所以血压高了。”长者的幽默回应,让大家忍不住莞尔。

杜睿施(左一)承担医疗工作,一点也不怯场,与长者互动甚欢。【摄影:苏秀莲】

由于活动结束后需要简单的数据报告,杜睿施早在前一晚便先完成简报(PPT)的架构。当天测量结束后,她与医护人员一同整理血压与血糖数据,观察指数是否过高或过低,并将结果即时加入简报中,完成当日的数据分析。

她深刻体悟,一场活动背后需要众人的努力,不仅是医疗组,还包括事前准备与事后收尾,样样都不容易。虽然有部分长者的血压偏高需要留意,但整体状况不错。

活动结束后,医护人员笑著称赞:“我们组的成员都很棒,学习速度惊人,实际操作也很稳,继续加油!”

◎ 舞台 青春绽放光彩

今天,叶可萱首次担任小队辅,带领长者参与活动。以往静坐听课,这次主动投入服务,既新鲜又特别,也让她学会关心与照顾,体会爱心与耐心的可贵。

活动中,她温声细语地陪伴长者。一位阿嬷在制作手工花时,因觉得自己做得不好而有些失落,她便细心协助、耐心鼓励,直到阿嬷露出笑容。她发现,作为队辅,要照顾的不只是某一位,而是整组长者——从解说游戏规则、聊天互动,到递上食物、关心需求,每一刻都需要用心倾听与陪伴。

“今天不只是服务长者,更是在服务中收获满满的温暖与学习。”她笑着说。

叶可萱担任小队辅,细心协助长者完成手工花。【摄影:倪文正】

另一位负责音乐的陈施君也度过意义非凡的一天。

当课务询问谁会弹琴时,陈施君立刻举手自荐,并在与团队讨论后,决定负责音乐课的钢琴演奏。为了弹好〈童年〉,她特地向老师请教,回家后反覆练习,力求演奏时流畅动听。

琴声响起,熟悉的旋律让长者轻轻摇晃身子,有的跟着哼唱。陈施君望着他们开心的笑容,感到无比幸福。她表示,这次任务让她体会到青少年与长者可以完美融合,也明白活动背后需要许多细致而辛苦的筹备——正是这分用心,让每个人都能在笑声与音乐中度过美好时光。

◎ 空间 启发无限潜能

担任慈少队辅兼课务的庄慧蓉,对这次课程早已满怀期待。原以为课程安排好后,自己只要坐在一旁悠闲欣赏,轻松看着孩子们上场。没想到,真正投入与慈少一同互动时,她发现参与感比当观众更温暖、更有收获。

“今天真的很不一样,慈少们很认真,也很主动。你叫他们做什么,他们马上就去做。”

她笑着说,即使是年仅十三岁的小队员,也能细心照顾长者,留意他们是否有参与、开不开心,这分贴心让她既惊喜又感动。

她表示,一开始担心孩子的年龄与经验,但事实证明,只要放手让他们去尝试,他们会自己学起来,甚至展现出领导力。“游戏还没开始,有一组慈少担心人手不足,立刻想办法调整,完全不需要大人操心。”

“人有无限的可能,只要敢放手,孩子就会给我们惊喜。”

她坦言,这堂课真正落实了“由慈少主导”的精神——从课程设计到活动带领,慈少们都扛起责任,志工只是适时给予支援。她笑言,有时候,志工该学着当一点“懒惰”的队辅,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成长,因为唯有如此,才会培养出勤劳、有能力、充满爱心的慈少。

五十五位慈少与四十三位长者齐聚一堂,欢笑满溢。【摄影:陈松基】

活动在笑声与音乐中圆满落幕。慈少们在服务中全力以赴,也在尝试与挑战中学会承担,让爱在世代间流转。

对长者而言,这是一次真心陪伴的温暖时光;对慈少来说,这是一堂没有课本却影响一生的人生课。最后的掌声响起,空气中满是跨越年龄的理解与疼惜,这分温暖,也会在更多心田传开。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