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时代青年 修习佛法

证严法师以“静思法脉勤行道,慈济宗门人间路”开启宗门,致力推动“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劝勉弟子们要入人群、身体力行,把佛法实践于生活中,亦叮咛慈青孩子们把善知识带入校园,成为校园里的一股清流。

2019年3月15日至17日,来自雪隆区三十间大专院校共一百一十九位大专生前来参与“追根溯源传法脉,力担使命弘宗门”慈青干部研习营,让慈青们透过简单易懂的佛法深入经藏,了解慈济的根,透过经文让大家了解佛法的真实义,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

◎ 生活中 守戒保护自己

生活需要从戒律开始,慈青透过影片聆听德宣师父分享的“慈济十戒” <注1>

慈济十戒的前五戒为佛教五大根本戒,后五戒则是证严上人为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特殊形态所提出的生活要求。有人问证严上人,“佛教只有五戒,为什么慈济有十戒?”。证严上人回应说:“佛法是跟着时代的脉动,要有正知、正见、正思惟。”就如静思精舍常住师父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的生活态度。

德宣师父最后补充:“不让心偏差,唯有把戒守好,守好是福,不守则是业。”

慈济十戒,是证严上人要培养弟子们的清净心。防止心迷,就要时刻消除杂念,因此心要定下来,才不会起躁动心而造业。德宣师父说道:“不守戒会很自由,但守戒会很自在。”

来自马来西亚十五碑亚洲学院(Brickfields Asia College)的徐可馨,从小就在慈济的环境中长大,因远赴国外求学而“离开”了慈济,感觉上少了束缚,却多了自由。当时因课业压力大,朋友们都会相约去喝酒,希望藉由酒精来麻醉自己,把压力蒸发掉。虽然身边都有一群朋友陪伴,不愁寂寞的可馨,内心却很空虚。

回国后,在慈诚懿德会<注2>志工和毕业慈青的热情邀约下,可馨重新“回到”慈济的大家庭。在一个因缘际会下,她参与了《法譬如水》经藏演绎。在演绎〈忏悔业障.至诚发愿〉曲目时,一次次唱诵经文“愿了悟贪爱如桎梏,厌离五欲不受缚”及“愿已造恶业悉永断,未造恶业令不生”,洗涤了她心中的杂念,让她得以静下心来规划自己未来的方向。

回到慈济大家庭后,让可馨找到从付出中所得到的快乐。透过薰法香<注3>和参与慈济活动,可馨渐渐地找回自己的初心及一个可以随时都可以回来的家!

可馨补充说:“感恩《法譬如水》经藏演绎,经文让我知道佛法可以如此地生活化……”。在外兜兜转转了一阵子方才明白——守戒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一念心。走在慈济的路上,心也变得更踏实,更自在。

慈青徐可馨藉由《法譬如水》经藏演绎的因缘,体悟佛法可以如此地生活化,走在慈济的路上,心也变得更踏实、更自在。 【摄影:陈志豪】

◎ 科技时代 媒体净化人心

“看书和看脸书,哪一个的内容具有真实意义?”

由慈青、慈济志工到慈济雪隆分会人文发展室主任的张传溢(诚谥),在“时代青年传法脉”环节中以两种不同的“书”作为开场白,请大家去探讨看书和看脸书内容的真实意义。现今社会科技发达,网络上人人都可以分享,由于讯息流通快速,在“一人吐虚,万人传实”的情况下,讯息将会传播满天下,张传溢劝勉大家要警惕,学会辨认真假,不盲目跟随。

“媒体对现在的孩子影响很大,每十个孩子便有七位曾有自杀的念头,而七位中则有三位尝试过自杀……”张传溢在分享时说。

在资讯爆炸的年代,人人都可以是讯息传播者,而各种影片内容都会影响观看者的心理,现今媒体的资讯传播已超乎了想像,无法控制内容的传播,就得先过滤讯息来源,做好心理建设,不受媒体影响。

张传溢分享:“媒体的力量,应该是求真、求善、求美,留住人性之美;跨越种族的无限大爱与人类付出的精神,是一篇付出无所求的大藏经。能把善的东西传播出去,才能留住传播内容的价值,才能影响别人,净化人心。

透过媒体科技传善法,证严上人创造人文志业,让爱与善的循环可以绕全球,通过媒体资讯让心灵净化作活水,为祥和社会作砥柱的使命。将善法用在对的地方,可以发挥一生无量、空中现妙有的功能。

慈青学长张传溢在“时代青年传法脉”环节中劝勉大家在转发信息之前要学会辨认真假,不要盲目跟随。 【摄影:陈美萍】

◎ 竹筒岁月 汇聚爱心

“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毕业慈青李安铧结合科技,除了让学员以网络互动观看影片及回答问题,亦透过游戏让大家了解竹筒岁月的缘起。影片中,缅甸以“米扑满”来救济贫穷的人,秉持一心想助人的善念,逐步改写了缅甸人的人生剧本。

“竹筒岁月”背后克勤、克俭、克难的精神,每人一日一善,只有了解当初竹筒岁月缘起的精神,才能一直坚持下去。毕业慈青梁浩强(诚浩)劝勉慈青们也要有这样的愿力,启动每一个人的悲心,实现净化人心的目标。

来自伯乐大学学院(KDU University College)的慈青胡再法(Huzaifa Iqbal)坦言:“我有两支竹筒,一支给慈济,一支给自己的宗教团体;因为自己家境有能力,所以愿意舍出金钱投竹筒,帮助有需要的人。”

胡再法把竹筒岁月的精神融入自己的宗教精神里,每天坚持把零钱分别存到两个竹筒,他每日一善,很快就将装满的竹筒带回来给慈济,发挥大用。

胡再法把竹筒岁月的精神融入自己的宗教精神里,每天坚持把零钱分别存到两支竹筒。 【摄影:陈志豪】

◎ 生活品质 从修心开始

慈青林凯薇是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医学系四年级的学生,虽然课业繁忙,但依然不错过可以参与营队的机会,因为旧法可以新知,时刻提醒自己把佛法实践在生活中。

身为慈青干部的凯薇,在承担的过程中偶尔也会起烦恼。凯薇坦言,不仅是需要对外有承担的愿力,内化、自修也很重要。

因此在营队中的经藏演绎启动,林凯薇期许自己可以成为演绎的一份子,藉由经藏演绎净化内心,也希望毕业后可以成为陪伴慈青的角色。

来自博特拉大学(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医学系二年纪的慈青黄绮雯表示,此次营队最深刻及感动的课程是毕业慈青刘颖凡(懿昕)主持的《无量义经》经藏专案说明。

黄绮雯说:“学姊的分享很激励人心,我一度感动落泪,也开始思考自己是否有好好付出,演绎经藏的慈济志工以头发半白的师姑、师伯居多,慈青们在哪里?”

颖凡分享回台时的感触,其中提到师公上人<注4>在开示时的声音微弱得听不见,让她感慨来不及,她劝勉慈青们必须趁早跟上师公上人的脚步,不要脱队了。

毕业慈青刘颖凡分享回台时的感触,她劝勉慈青们必须趁早跟上师公上人的脚步。 【摄影:苏炜杰】

黄琦雯觉得师公上人所说的佛法很适合调和身心,随行大队辅茹明辉(济硹)叮咛的四神汤(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及四物汤(合心、和气、互爱、协力)亦能好好运用在生活上。她感恩能在慈济大家庭感受到爱,期许未来也能把这份爱传出去。

这次的干训营藉由启动《无量义经》入经藏专案,带领慈青们迈向菩萨大招生、人材养成以及斋戒茹素的一大事因缘。冀望各大专院校的慈青们透过经藏导读及演绎,让得闻佛法的人年轻化、菩萨招生人间化,慈济宗门得以弘扬,静思法脉得以永续相传。


<注>:
1. 慈济十戒 :证严上人要求每位慈济人都必须遵守的十项生活日常规矩。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抽烟、不吸毒、不嚼槟榔,(七)不赌博、不投机取巧,(八)孝顺父母、调和声色,(九)遵守交通规则,(十)不参与政治活动、示威游行。

2. 慈诚懿德会:1989年慈济护专创校后,证严上人本着道德重整、人格升华的理念,特遴选德智兼备的慈济委员,于同年10月25日组成“懿德母姊会”。 1999年,慈济护专改制为慈济技术学院,因应男同学的加入而增加慈诚志工的投入,也因此改名为慈诚懿德会,简称“慈懿会”。

3. 薰法香:全马慈济各地的社区道场每日清晨五点二十分,与台湾花莲静思精舍同步连线,由证严上人开示《妙法莲华经》,让大众有机会天天闻法,慧命增长。

4. 师公上人:慈青对证严上人的尊称。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