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一双鼓掌的手 一生无量护大地

慈济环保志业1990年从台湾起步,逐步扎根海外,1995年推广至马六甲,2021年迈入第二十六年。 一个心念,一双鼓掌的手,从“弯腰做环保到挺身说环保”逐渐由一生出千万双环保的手,开启守护大地的信愿行。
慈济每个月的环保日,大德们都会纷纷将家中可回收的资源,带到环保点,资源回收。【摄影:郭淑萍】

回顾1995年,当时民众的环保知识尚不普及,马六甲慈济志工响应证严上人的呼吁“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身体力行实践在生活中,并且走入社区向大众宣导,却因大众普遍缺乏保护自然和减少资源使用等环保意识,志工面对许多人事物的挑战,经常收到民众送来臭酸发霉的瓶罐、尿片及食物残渣等,垃圾混杂在回收物中,让回收整理步步维艰,也因回收物“肮脏恶臭”的既定印象,多数人更是不愿动手做。

志工不畏脏臭,坚持至今迈入第二十六年;从草创期设立在马六甲慈济园区的环保站,再推广至社区、学校、企业等,教育大众惜福爱物,共同爱护地球环境,逐渐扎根慈济环保志业在马六甲。

◎ 社区环保站 一步一脚印

1998年,慈济志工刘木兰(慈霈)便开始从生活中落实环保,在家做好资源分类,随身携带环保餐具打包食物,每个星期载送邻居们前往慈济环保站做资源分类等。 2010年搬离旧居,当地志工接力载送与带动环保,她则在新社区持续发挥个人影响力。

新居在畔江园的刘木兰主动向居民协会建议在社区内设立环保回收点。由于态度积极,与愿意承担的心态,隔年成功在社区内成立一个小型的环保点。透过环保宣传单,与居民协会成员、志工们,携手挨家挨户宣导。她说:“设立社区环保点的用意是让环保生活扎根社区;除了教育推广,也协助社区收集各类回收物,不让资源进入垃圾场。”

志工刘木兰(右二)积极的态度与热忱,获得居民协会支持成立环保站,逐步带动居民做环保。图为居民沈春桂(左一)拿回收物来环保站回收。【摄影:颜玉珠】

然而初期效果不彰,回收数量不多,志工们每月处理一次资源,其中不乏夹杂着垃圾的情况,住在此社区十多年,居民协会理事员之一的沈春桂先生回忆:“当年自己跟其他居民一样,家里全部不要的东西都当垃圾丢到垃圾桶,不懂什么是环保?为什么要环保?即使知道一些东西可以回收,但是没有人会想要多花时间、收集家中回收物送到某个地点去。”

沈春桂坦言,这些年来他看见刘木兰积极地推广与带动,还有社区里住着约十位慈济志工身体力行实践与承担,他感受到志工们对环保的“热情”与承担的“意愿”,与居民们逐渐建立起环保观念,将资源分类落实在家中。邻近社区的居民也陆续受到刘木兰和志工的邀约,将家里的环保物拿到此处,每个星期也定期前来协助做分类。

随着回收量增加,刘木兰与居民协会协商,征得其中一位善心理事主动出钱,扩建长宽各二十尺的环保空间。畔江园社区从一个月一次做分类的小型环保点,增加到每星期都有一群人前来分类资源,促成了畔江园社区环保站在2014年正式成立。区里的居民曾静华(惟庆)与张玉心(虑幸)夫妻俩也是环保志工,日日早晚前来巡视和整理环保物,维持环境整洁,也随时动手做分类。

沈春桂感恩地说:“协会与居民愿意在社区内成立环保站,主要是对于慈济的信赖,了解志工做事的诚意与态度。我们这里是慈济村,感恩社区志工们的付出。”

住在畔江园社区的居民也是志工曾静华(右一)与张玉心(右后二),夫妻俩每日早晚前来巡视和整理环保物,维护环保站整洁。【摄影:颜玉珠】

目前,畔江园两百四十五户,每个月的回收量约三大卡车,由社区居民发心派出自家卡车和一些员工协助,定期载送到峇株安南慈济环保教育站做进一步处理。

社区只要有客人来访,路过警卫室都会好奇地指着一旁的环保站问:“这地方是什么?”居民都会向众人说明,访客们纷纷表示他们的社区未有如此好的设施。沈春桂自豪地说:“环保站设立在社区内真的只有畔江园才有!”近一年多来,沈春桂也开始于慈济每个月的环保日,前往峇株安南慈济环保教育站做环保,为地球尽一分力。

◎ 校园说环保 师生落力推

慈济推动环保,不局限于个人层面,也结合学校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观。 2005年慈济大爱妈妈团队走入培二小学带动静思语教学,隔年将环保带入校园内。当时任教于此的胡有凤老师因认同慈济教育和环保志业,课余时间也投入其中,因此当大爱妈妈团队与她沟通,她全力支持。双方开始在校内齐力推动环保,请孩子每星期将家中环保物带来校园,透过亲手做分类加强孩子环保观念,也落实在家中。

当年,志工同样面临许多挑战,例如家长嫌麻烦又肮脏,不愿意让孩子在家收集资源;有些家长骑乘摩托车载送孩子,不方便随身携带资源;有些觉得赚钱养家已经很累,不愿意动手做……之后即使升迁为副校长、到校长,调派任职于数所学校,胡有凤坚持将环保教育推广至各任职的学校,包含举办讲座、影片观赏、校园美化、成立环保小尖兵、环保物集点换奖品等。

胡有凤校长积极与慈济志工合作,将环保观念教导给师生。【摄影:黄玉花】

这十年多来,胡有凤校长坦言,一路走来不易;有时校方不了解环保,不愿意响应;有时老师环保认知有限,无法持续带动;一些郊区微型学校,人力、资源等种种因素限制,即使无法在校园落实环保,她必将环保观念传递给师生。她说:“如果没有其他人力愿意配合,真的很辛苦!做环保没有心,绝对撑不下去。那就是一个信念──非做不可!”

2017年2月胡校长调任到郊区的益智小学服务,发现学校师生对环保并不活跃,于是邀约大爱妈妈团队定期进入校园办环保讲座、带动孩子动手学习做分类、结合师生成立“环保组”承担环保活动等。胡校长感恩只要提出需求,志工都会协助解决与提供方法,助她一臂之力,加上师生的自动自发,让她能顺利并逐步将环保计划推展在学校。

尤其是校园内的“零”垃圾活动,以及善用废弃轮胎等其他回收物来美化校园环境等,让胡校长开心分享:“这些成果让走入学校的官员、家长、贵宾们都称赞学校很干净、很美呢!”她强调,校园环保回收量多寡非最终目的,而是从小灌输孩子的环保观,循序渐进落实环保生活化,必能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2019年11月8日,马六甲州六十五所华文小学校长、老师,受马六甲州教育局华文科督学赖水和之邀,齐来参访爱极乐慈济环保教育站,胡校长欢喜与会。 13日她再度率领益智小学的师生参访与学习,胡校长坦承,环保知识要与时并进,全校师生,包括自己都要多吸收新知。

益智华小成立“环保组”由师生承担环保活动。图为华巫印不同种族的同学,一起投入环保。【照片:益智华小提供】

这一路来换了好几间学校服务,但不变的是她一直沿用志工与她合作带动环保的妙法,延伸到各学校。她深信,唯有学生深入了解并养成环保好习惯,就能带动和影响家长。不管大人或小孩,只要养成习惯,自然能将环保落实在生活中。

2021年3月疫情后学校逐步复课,胡校长对于校园环保在防疫规范下仍持续性推动,胡校长说:“因为遇见慈济而了解环保的重要,自己做环保做到很开心,让我坚持推广至今,环保之路不能停!”

◎ 发挥影响力 尽社会责任

环保扎根校园,也深入工厂。慈济推动环保也结合公司领导层的力量,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已故志工陈炳煌(济御)2006年积极推动环保志业,从学校到企业、政府部门分享环保救地球的课题。 2007年,慈济受生力塑胶薄膜公司(San Miguel Plastic Films Sdn Bhd)之邀前往宣导环保,当时公司邀来姐妹工厂耐慕志公司(Daibochi)、供应商、客户、附近工厂等前来共襄盛举,耐慕志公司生产部总经理赖敬雄与陈炳煌是旧识,看见他为环保的付出深受感动地说:“看见陈炳煌积极投入志工,到处去宣导环保,真的很感动;一个人可以如此放下自己的事业,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努力,真难得!”

每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耐慕志公司会举办为期一周的员工安全与健康活动,2008年起开始加入环保课题,邀请志工进入公司,举办一系列的环保活动,由慈济提供环保文宣看板及相关课题的讲座,如环保生活化、素食、地球危机等主题,陈炳煌也多次参与其中,从环保理念到日常生活落实环保的方式分享,期待大家不只是在厂内做环保,也能落实在家庭及宿舍。

耐慕志公司邀约慈济志工进入公司,举办一系列的环保活动。图为2012年耐慕志公司的环保活动中,志工与赖敬雄总经理(中)解说资源种类。【摄影:黄玉花】

赖敬雄总经理表示,公司从事塑胶业,普遍上被认为破坏环境最多,因此公司自此加入抗暖化的行列,落实企业责任,尽力为环境贡献一分力;公司也邀请邻近工厂前来共襄盛举,希望发挥影响力,带动其他工厂落实环保行动。

推动环保后,赖敬雄总经理见证公司与员工的改变:“工厂环境改善了。员工一改过往随处丢垃圾的习惯,将垃圾集中在指定的角落,也懂得将回收物分类放好。以前当废弃物丢掉,以及公司的一些纸类原本自己回收变卖,但自从与慈济结缘,转而将回收资源给慈济,达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之外,也是做好事回馈社会。”

然而并非一路顺遂,初期耐慕志公司成立“全球暖化醒觉小组”,他们透过在垃圾桶、回收桶里拍照宣导,持续纠正和灌输员工环保观,才逐渐看见成效。负责人黄瑞满经理说:“慈济环保的推广触动上层管理者,因为公司的认同,员工愿意配合,才能在公司落实环保。现在公司连不能回收的货物栈板,都想办法送给其他公司再循环使用,让每个月约四百个栈板不进入垃圾场。”黄瑞满经理坦言,做环保后,每一样物品丢之前都会思考如何循环再使用,环保观也从公司延伸落实在家中。

赖敬雄总经理表示,环保教育必须长期灌输,公司带动员工最终目的是期待人人对环保有所醒悟,了解身为地球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也让员工了解废弃物可以发挥救人的功能。每个人一点一滴的力量,加起来形成一股善力量。

公司也不断思考将废料减量的方式,将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再制成其他塑胶产品,同时研发新的包装产品,让成份更单纯,做到全部包装塑胶材料都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减少对于环境的冲击。此外,公司内也是宝丽龙的“禁区”,员工餐厅更不提供一次性餐具和吸管,彻底落实减塑行动。

志工李文迁从一个月一次,慢慢增加次数,现在则是天天来耐慕志公司载回收物,每次平均一趟载走约两百公斤的资源。【摄影:颜玉珠】

从一个月一次,慢慢增加次数,负责运载环保物的志工李文迁(济中)称赞:“工厂很用心,现在我天天来载回收物,每次平均一趟载走约两百公斤的资源。早期资源混杂垃圾或是一些不可回收物,我向管理者反映,不久员工彻底执行,公司环保分类愈做愈好!”近两年公司产生大量纸皮回收物,管理层发现李文迁辛勤地往返载送资源到环保站,志工还需费心思处理;因此采取折衷方式,请回收商将纸皮回收集中桶放置在公司最多资源处,直接请回收商载回,变卖的钱捐给慈济,公司其他两处回收处则持续请志工协助运载。

赖敬雄总经理和黄瑞满经理肯定慈济长期在环保的推动,慈济环保品牌已深植人心。赖敬雄总经理感恩地说:“慈济这二十年来在马六甲带动环保的用心和决心,努力付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志工们的坚持,大众才逐渐有环保观念的建立与落实,也开启公司为地球献一分心力之因缘。如没有慈济,现在环境肯定更糟糕!”

看到工厂和员工历年来的改变,给予志工们莫大的鼓舞,也未曾缺席耐慕志公司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的邀约,以行动来支持企业为地球环境付出的决心。

目前慈济马六甲分会共设立七十个环保点,九个环保站,配合居民的作息也陆续成立十五个夜间环保回收点。从1995年至2020年的总回收资源量达到三千六百多万公斤,约投入一万四千人次,每天在各角落齐力守护大地。

从第一双鼓掌的双手,牵起千万双环保的手,启动善的循环,志工们默默地做着伟大的小事。志工们相信坚持的力量,只要多一个人觉醒,多一分行动,一棒传一棒,就能发挥爱的影响力。如同证严上人说:“救世要先救心;想影响天地,则先影响心地。”唯有人人用心照护大地与心地,共知、共识、共行才能平安与地球共生息。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