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绿色行动展具 时尚寓教于乐

刘文得夫妻自7月初便开始忙于展具制作,却异口同声地说:“虽然身累但心不累。” 【摄影:何维美】

绿色行动体验展将于2025年8月24日开幕,展期至2026年2月28日,为期半年,是慈济雪隆环保三十周年的项目之一。梳邦再也社区的环保团队负责制作“绿色行动”展区的展具,他们突破性地创造了三位“无生命志工”,分别取名“塑胶天王”、“废铁金刚”和“莲花仙纸”,寓教于乐,为展览增添亮点。

绿色行动体验展设有八个主题展区,包括:鲸鱼的呼唤、欲望深无底、四大不调、气候时钟、环保5R、环保素食、十指口诀、以及结合爱心双手卡与藏宝箱的绿色行动。

进入绿色行动体验展区后,参观者逐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在过程中引发反思。来到最后一站的“绿色行动”时,大家可以为地球许愿并送上祝福,把象征蔚蓝海洋的“爱心双手卡”挂在红色、象征发烧的地球模型上,表达对环境的关爱。

接着,在志工的引导下,参观者可旋转幸运轮盘,再到对应此活动的“藏宝箱”抽取环保小礼物,为这趟绿色之旅画下有意义的句点。

冀望“无生命志工”不仅成为大家的打卡热点,更是以“身”说环保的“使者”,提醒大众省思:爱护地球是你、我、他共同的责任。【摄影:刘文得提供】

◎突破性创意 无生命志工

2025年8月3日中午,来到志工刘文得(惟捷)的住家,走进屋前的停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用塑胶回收物打造的巨型机器人,造型独特,格外吸睛。大家无不好奇这是如何制作而成的?此外,地上也堆满了许多塑胶回收物。一向注重整洁的刘文得说:“我很爱干净,为了制作展具,真的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前阵子我屋子里里外外都堆满了回收物。”

刘文得负责协调“绿色行动”展具的制作。原本制作几个“藏宝箱”是很简单的任务,但总协调黄时常(惟志)认为单纯摆放几个箱子太单调,希望团队跳脱思维框架,以突破性创意的方式呈现。因此刘文得与团队集思广益,尤其是他的太太叶丽华具有出色的艺术才华,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点子,是这次制作的主要灵魂人物。

最终,团队决定以转动幸运轮盘的方式,让参观者更有趣味地抽取小礼物。不仅如此,他们也创造了“无生命志工”并搭配以相同材质制作的“藏宝箱”,更生动地传达环保讯息。

刘文得讲解“无生命志工”的概念。“我们的制作共有三个主题,分别是用塑胶类及金属类回收物制作的机器人大模型,以及穿着硬纸皮衣服的人体模型。我们还为它们取了美丽的名字:塑胶类制成的叫'塑胶天王'、金属类打造的叫'废铁金刚'、穿纸衣的则叫'莲花仙纸'。”

这些看似没有生命的展示品,其实默默传递着环保5R讯息——许多原本准备回收(Recycle)的物品,其实可以尝试再利用(Reuse),进而提醒大家从源头减量(Reduce)。

团队创造了“无生命志工”并搭配以相同材质制作的“藏宝箱”,更生动地传达环保讯息。【摄影:何维美】
团队以幸运轮盘的方式增添趣味,参观者转动轮盘后,再到对应此活动的“藏宝箱”抽取环保小礼物。【摄影:刘文得提供】

◎巧手亲制作 佳作渐成型

叶丽华自小喜爱艺术,曾经营彩妆学院,是三个孩子的妈妈,目前专心在家相夫教子。她表示一开始的设计想法很简单,希望创造一个小朋友喜欢的作品,那就是机器人。

由于毫无经验,叶丽华无法一开始就绘制完整的设计蓝图,只能凭着丰富的想像力边做边调整。她几乎全程亲力亲为,从收集塑胶瓶、剪裁成所需的形状,到用电钻打孔,再以电缆扎带将构件一一串联。她先做出展示品的身躯,然后制作四肢,最后塑造出头部和面部表情,让'塑胶天王'一步步成型。刘文得坦言:“最初版本并不理想,需要经过多次修改,才呈现出如今的作品。”

为了剪出理想的形状,叶丽华不惜把手伸进狭窄的塑胶瓶里,手部多次被塑胶边缘刮伤。值得一提的是,未曾使用过电钻的她也乐意卷起衣袖亲自钻孔。这段日子,她几乎把所有心思都投入在制作展具上。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制作时遇到的挑战竟然延续到梦中,她笑称:“我当时正烦恼如何打造手的部分,没想到竟然在梦里找到灵感,并且在梦里完成了……”

制作“废铁金刚”同样不轻松,因为许多金属类的材料可遇不可求。刘文得坦言,自从接下任务后,几乎无时无刻都在留意身边是否有适用的回收物。“除了在环保站找材料,每当走在街上或开车时,我们都会不自觉地东张西望,一旦发现适合的回收物就会捡回去当材料。”在叶丽华的巧思与设计下,别出心裁的“废铁金刚”终于诞生。

叶丽华几乎全程亲力亲为,从回收塑胶瓶瓶、剪裁所需形状,到电钻打孔、电缆扎带串联零件,逐步完成身躯、四肢与头部表情,让“塑胶天王”成型。【摄影:刘文得提供】
许多金属类的材料可遇不可求,但在叶丽华的巧思与设计下,别出心裁的“废铁金刚”终于诞生。【摄影:刘文得提供】

谈及“莲花仙纸”的制作,虽然是三个主题中最容易完成的作品,但也让他们面对不少的挑战,考验大家的耐性。刘文得回忆:“我们回收到的人体模型没有架子,无法站立,而且也缺少了双手。后来虽然找到了一双手,却偏偏是两只左手……”

刘文得表示,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他连用餐时都在绞尽脑汁思考,到底要如何将它立起来?铁支要到哪里找呢?他开心地说:“可能有愿就有力,隔天环保站就出现了一些铁支。”

至于双手问题,他们也想到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将其中一只手的手掌切下,让右手摆出叉腰的姿势,遮掩了缺陷,成功化腐朽为神奇。

人体模型身上的创意礼服由叶丽华精心制作。她运用硬纸板剪成叶片状,以层叠的方式排列,从上至下逐渐展开,形成裙摆般的形状,整体设计别致、富有立体感与美感。

人体模型身上的创意礼服由叶丽华精心制作。她运用硬纸板剪成叶片状,以层叠的方式排列,从上至下逐渐展开,形成裙摆般的形状,整体设计别致、富有立体感与美感。【摄影:刘文得提供】
团队为人体模型找到了双手,却偏偏是两只左手。后来,他们想到了巧妙的解决方案:将其中一只手的手掌切下,让右手摆出叉腰的姿势,遮掩了缺陷,成功化腐朽为神奇。【摄影:何维美】

◎夫妻互成就 身累心不累

为了这个项目,叶丽华愿意暂停她喜爱的匹克球运动,刘文得则主动协助接送孩子上学,好让太太专心制作展具。夫妻俩彼此成就,展现了付出无所求、使命必达的精神。叶丽华欣慰地称赞先生:“最近他的情绪控制得很好,也愿意分担家事。”刘文得则说:“我对她刮目相看,她真的很有创意。”

夫妻俩自7月初便开始忙于展具制作,却异口同声地说:“虽然身累但心不累。”叶丽华笑着补充:“有时累得连刷牙都不想刷就直接上床睡觉了,可是我做得很开心,心从来没有累过。”

冀望“无生命志工”不仅成为大家的打卡热点,更是以“身”说环保的“使者”,提醒大众省思:爱护地球是你、我、他共同的责任。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