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蒲种社区浴佛 感恩与传承的交响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家都在寻找内心的净土,心中有佛就能看到世间的美好。主图【摄影:庄贵贺】

在信息万变的时代,社会需要一股祥和之气,而浴佛仪式洽好让大家通过净手、合掌、礼敬诸佛,放下心中的执念,洗涤自性佛。它不是宗教的束缚,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境界。

雪隆慈济社区志工于5月18日,在吉隆坡慈济静思堂举办一场浴佛仪式,逾一千位蒲种社区志工、民众和大德共襄盛举。大家皆在浴佛仪式中礼敬诸佛、洗涤心灵,以及感念佛陀的教义如同明灯,指引着众生走向慈悲与智慧的道路。

蒲种和气组长杨文杰表示,佛诞节是佛教徒重大日子,慈济传扬正信佛法,希望借着佛诞节,广邀社区民众来静思堂,参访慈济人的家,同时了解慈济人如何将佛法广传社区。除了浴佛仪式,还有孝亲浴足、社教体验课、静思人文展和故事屋等,希望让更多民众体验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

志工与大德皆在浴佛仪式中礼敬诸佛、洗涤心灵以及感念佛陀的教义如同明灯,指引着众生走向慈悲与智慧的道路。【摄影:黄莉燕】

◎感恩的力量 连接心灵的桥梁

大会特别增设了一个孝亲奉茶和浴足环节。这个环节不仅让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也赋予了浴佛更深层的意义。在孝亲浴足区,子女们跪在父母面前,双手轻柔地替父母洗脚。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无尽的感恩。水的温暖传递着子女们对父母的爱意;而父母微笑的感动,则反映了他们对孩子们的欣慰与关爱。

三十一岁的室内设计师王伟业,在等候浴足仪式开始的当儿,双手轻柔地按摩着母亲的肩膀。他一头金发配搭花衬衫的外型风格与柔情的举动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十五年前,伟业参加慈少班,首次因缘替母亲浴足;十五年后,当再次抚摸母亲的双脚时,回忆顷刻之间浮上心头:“小时候,无论情感或物质上的要求,妈妈都会尽量满足我,那段日子真的很美好,觉得特别幸福。”

伟业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过多的关注与忧虑,无形中成为了伟业心理的负担。平日的唠叨觉得很烦心,纵使伟业有亲近母亲的想法,也难以行动去表达,对待母亲的声色固然不好。

浴佛结束,母子拥抱后相视而笑,场面温馨感人,伟业莞尔: “今天的浴佛仪式,让我觉得很平静,我能以行动表达对妈妈的关爱,是我一直想做,却做不出的事,所以我内心是很感动的。母亲常念我吃素,我决定从卫塞节(5月22日)开始持素三个月,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一旁的母亲听了,欣喜流露于脸庞上。

在孝亲浴足区,子女们跪在父母面前,双手轻柔地替父母洗脚。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无尽的感恩。【摄影:吴崇民】
王伟业: “今天我能以行动表达对妈妈的关爱,是我一直想做,却做不出的事,所以我内心是很感动的。” 【摄影:黄莉燕】

十七岁林原颉是慈济国际学校Y11 (十一年级)的学生,首次担任巴士车长,带领社区民众出席活动。当得悉有三位妇女没有孩子陪同出席,于是他自动请缨为她们奉茶。尊老敬贤的举动令三位妇女都赞叹不已,笑得合不拢嘴,并且感谢慈济的孩子,让她们欢度温馨时刻。

原颉有感:“我觉得天下的母亲都需要被尊重。当她们生下孩子那一刻,已承受很大的压力和痛苦。在我心目中,天下所有的妈妈都是最伟大的人,所以对待所有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敬爱。”

原颉年纪轻轻,却体现出超越亲情的大爱精神。只有心怀感恩与敬爱,才能建立起更加和谐、温情的社会关系。

林原颉(中)敬爱天下妈妈如亲妈。年纪轻轻,却体现出超越亲情的大爱精神。【摄影:吴崇民】

◎孝道文化 传承与发扬

由二十位慈少和慈青呈现的〈跪羊图〉手语,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与敬爱。手语演绎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深情的敬意,让亲子们感受到了孝道的深远意义。手语演绎的无声之美,不仅对父母们,也是对社会的呼唤。通过他们的演绎,让大家看见了孝道文化在新一代人中传承与发扬。感恩与爱,不需要华丽的辞藻,而在于真诚的表达内心的感动。

一对聋哑夫妇携带两个儿子出席活动。他们听不到〈跪羊图〉的歌曲,孩子在身旁比划手语,尝试让父母用眼睛“听”,场面令人感动。陪伴他们的三位志工也在一旁写字或比手语传递浴足的意义。

田妈妈颇有感触,由于自身障碍,与孩子的沟通特别没耐性,都认为是孩子不受教,所以常以凶怒的脸色对待孩子,今天亦然发现孩子能够专注聆听与学习,她喜极而泣。她才醒觉,孩子已渐渐长大懂事了,以后会好好的沟通和疼惜孩子。她感恩慈济创造因缘,让她能打破家庭沟通僵局,一家人相互理解,彼此的关系会更亲密与融洽,家和万事兴。

由二十位慈少和慈青呈现的〈跪羊图〉手语演绎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深情的敬意,让亲子们感受到了孝道的深远意义。【摄影:黄莉燕】
一对聋哑夫妇携带两个儿子出席活动。他们听不到〈跪羊图〉的歌曲,孩子在身旁比划手语,尝试让父母用眼睛“听”,场面令人感动。【摄影:胡冰冰】

曾经是慈少班的学员,现在已是慈青,周政信有四次演绎〈跪羊图〉的经验。这次承担领队,他感触:“我一直期待也愿意回来社区付出,尤其看着一群小弟妹,犹如自己过去的投影,就很想陪着他们长大。我觉得有因缘带领和陪伴他们成长,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陈智宏第二次演绎〈跪羊图〉手语,坦承开始时不是很乐意,因为须花很多时间练习。但是一遍遍反复练习,他渐渐地对歌词的意境有更深刻的领悟和理解。智宏感概地说:“以前觉得父母很烦,常与父母顶嘴。现在才慢慢体谅父母的苦心,他们是因为爱我才会关心我的一切,包括要我认真做功课和温习等。”

演绎〈跪羊图〉手语让他学习到宝贵的价值观,触动他要及时感恩:“孩子有义务孝顺父母,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周政信(右)有四次演绎〈跪羊图〉的经验。这次承担领队,他感触:“我一直期待回来社区付出。” 【摄影:欧丽珍】
陈智宏感概地说:“以前觉得父母很烦,常与父母顶嘴。练习了〈跪羊图〉手语,渐渐地对歌词的意境有更深刻的领悟和理解,才慢慢体谅父母的苦心。 ” 【摄影:吴崇民】

◎跨越宗教信仰 慈悲智慧传播

浴佛仪式和孝亲浴足活动,是一种让心灵洗涤和升华的过程。感恩与孝敬不应仅在特殊节日里体现,更应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

基督教信仰的苏能雪有先生和女儿陪伴,首次参加浴佛和浴足活动。在浴足进行中时,五岁的女儿看着《当你老了》影片,突然哗啦大哭而中断了浴足仪式。能雪安抚后得知,女儿幼稚的心灵,竟能领悟到父母有一天会老去和离开人世而不舍,使能雪感触地回忆起往生的父亲,“子欲养而亲不待”懊悔已无法对父母尽孝。通过这次美好的体验,让她们上了一堂宝贵且有意义的孝道教育课。

能雪有感浴佛仪式让她得以祈求原谅,忏悔自己的过错,心灵充满无边的寂静、平和及喜悦。活动让她了解,即使不是佛教徒,也可以拥有佛心。佛心是对万物的敬畏、对别人的包容以及对自己的宽容。它不是宗教的束缚,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境界。让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平静,与人相处时更加和善。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家都在寻找内心的净土,心中有佛就能看到世间的美好。能雪感悟:“我想这是我要追求的方向,并不是追求信仰的崇高,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善良。我相信只要保持一颗虔诚的心,无論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佛光的照耀。愿我们能在生活的每个细节,都体现出对世界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怀。 ”

基督教信仰的苏能雪全程参与浴佛仪式:“即使不是佛教徒,也可以拥有佛心。佛心是对万物的敬畏、对别人的包容以及对自己的宽容。 ” 【摄影:黄莉燕】
浴佛仪式活动不仅让志工和大德感念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更在社区中传播了爱与感恩的正念,彼此建立起了更加和谐与温暖的社会关系。【照片提供:社区志工】】

● 

浴佛仪式不仅让志工和大德感念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更在社区中传播了爱与感恩的正念,彼此建立起了更加和谐与温暖的社会关系!

(资料来源:林爱明、和纾妏、谢蕙仙、谢晓秋、江欣燕)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