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存乎一心》新马巡回 海外弘法利群生

《存乎一心》新书发表会于9月28日在亚庇支会举办,这也是第一梯次的最后一场。【摄影:王康榤】

 2025年在台湾圆满三十二场新书发表会之后,慈济基金会副执行长刘济雨在同年9月展开新加坡、马来西亚第一梯次巡回演讲,拥有三十多年志工经验的网“弘”刘济雨,仿佛上人五十分之分身之一,分秒必争,海外弘法报师恩。

为何书名叫《存乎一心》呢? “三藏十二部经,经文内容都不一样,但最后所讲都是同一个字— '心' 。因万法为心,一切唯心造。 ”

◎新马诚与情 为慈济留历史

2025年9月20日,恰逢新加坡慈济四合一干部精进营,刘济雨以“福到用时方恨少”为主题,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在课程中与五百三十八位学员及志工分享慈济的心路历程,并一一为每位学员签书,亦送上祝福。

9月21日《存乎一心》新书发表会的海外第一场在马来西亚柔佛新山慈济静思堂举办,大爱电视台品牌长林天来、主持人陈竹琪纷纷为新书站台;志工及会众来自麻坡、乌鲁地南、居銮、古来、笨珍、马六甲,现场近两百人共襄盛举。当地企业家谭国明、邓燕媚夫妇特别为此次新、马活动结缘六百本新书,弘法利生,万众一心。

9月22日发表会在新加坡慈济人文青年中心举办,近四百人欢聚一堂;虽然不是周末,大多数的“粉丝”都是下班后赶过来;演讲现场掌声、笑声此起彼伏。

刘济雨表示,这本书的用法很弹性;且说大家做慈济事,莫过于“诚与情” ,其中热情是很重要, “哀莫大于心死,若做事得过且过、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做慈济,真的困难了,因为情跟诚不具足,要成功很难,情就是热情。 ”

◎东马延续爱 谱写新篇章

9月24日《存乎一心》新书发表会开启东马之旅,首站古晋(俗称“猫城” ) ,全球排名前列、最干净的城市之一。 

古晋南市现任市长非常认同慈济,这次活动免费提供市政局礼堂给活动使用。本地慈济志工就像办岁末祝福般,身着庄严慈济制服,庄严肃穆、喜气洋洋,大家用心布置现场及场外书轩展位。志工们利用前一段的公共假期排练手语〈让爱传出去〉 ,演绎时全场鸦雀无声,人人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当天签书时刻大排长龙,近三百人列队参加了活动。

拥有二十多万人,纯朴民风的民都鲁,于9月25日举办了《存乎一心》新书发表会。民都鲁议员潘隆铭特播出时间来参加签书会。当天出席人数约 一百五十余人,其中有三位志工特别从诗巫,舟车劳顿四小时才抵达会场。

新书发表会活动办得有声有色,现场气氛不输其他大场,很多人是下班后赶过来,证明“谦卑学习”跟“用心投入”就是专业。而且,小城镇的生活步调比较慢,人心更是单纯,能跟单纯的人一起,感觉是非常舒服跟喜悦,也提醒大家“勿轻慢初学” ;学佛所追求的返朴归真,他们早就具足了。刘济雨呼吁别区的志工要向他们学习,因为后生可畏。

26日上午,慈济志工一行来到民都鲁一个医疗站,参加简短的捐赠仪式。刚好随行志工车内剩下两本《存乎一心》的书,济雨师兄把握因缘说慈济,并为Sg Asap诊所负责人蔡欣泽医生、民都鲁卫生局官员黄欣怡医生签书。

旅途艰辛、难行能行。刘济雨及随行志工于9月26日辗转搭乘两次小飞机抵达美里,举办《存乎一心》新书发表会美里的场次,大德及会众占多数。当晚约两百三十多人参加了签书会,其中三十多位实业家前来共襄盛举。

姊姊林乐璿、弟弟林康乐从小就参与亲子班,父母是慈济人,姊弟俩四岁开始参与,至今分别已有十六年及十八年, “令人雀跃,有很多慈济家庭及慈二代一起来参加了这一场心灵飨宴。 ”看到有序传承、后继有人,慈济基金会副执行长刘济雨欣喜溢于言表,所有的旅途疲劳一扫而空。

9月27日《存乎一心》新书发表会即将前往红毛猩猩的原产地——打根。刘济雨把握在亚庇过境的三小时,分秒不空过,为隔日的亚庇发表会签书。

东马的山打根,这里有慈济正在协助无国籍人士推动“黑区变亮区”的教育计划。无国籍人士的命运比尼泊尔、印度的移民更悲惨。无国籍人士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没有工作权、也没有医疗保险,甚至连生活也被限制在特定的区域里。为提升无国籍孩童的教育水平,慈济开办“慈济学习中心”,解决从小失学孩童的教育问题。

慈济在东马的亚庇、斗湖与山打根,这三个据点都有设立无国籍孩童的学习中心。其中以山打根的人数最多。原本命运非常悲惨的这些无国籍的孩子,在慈济的学习中心的教导与薰陶下,变得非常可爱、活泼充满朝气。

“真是功不唐捐、功德无量。 ”刘济雨代表东马三所学习中心致谢,感恩澳洲黄金海岸的师兄姊,两年多来为这些无国籍的孩子筹募教育经费,协助东马这三个慈济据点。

新书发表会前播放无国籍人士的影片给会众们观赏。刘济雨师兄充满信心:“等一下我上台分享时,要请他们都加入会员,来当慈济的后盾。”近两百人参加了当晚的活动,欢笑声、掌声响彻整个联络处,每一场签书时刻,都是相似的大排长龙,当晚拿到济雨师兄签名的志工们个个法喜充盈。

终于,《存乎一心》新书发表会于9月28日在亚庇支会举办,这也是第一梯次的最后一场。亚庇团队郑婉琪、吴明慧等志工用心设计现场布置的图腾,志工将新书《存乎一心》拼成一滴(法)水的形状,表达新书《存乎一心》就好比甘露,期盼读到这一本书的每个人,都能够透过这一本书,领受到上人的甘露法水。

同时,亚庇志工也想借此图腾,来表达对刘济雨、简慈露这一对菩萨伴侣送上诚挚的感恩,济雨师兄与慈露师姊好似这一滴“雨露” ,多年地带动及耕耘,让东马从无到有,四大志业落地深耕,有序传承。

亚庇团队郑婉琪(左二)、吴明慧(中)等志工用心设计现场布置的图腾。他们将新书《存乎一心》拼成一滴(法)水的形状,表达新书《存乎一心》就好比甘露法水。【摄影:谭志雄】

一则短片《小丑》算是刘济雨师兄的开场白吧!那是刘济雨师兄改编的歌词,演唱者也是刘师兄本尊。

济雨师兄认为:“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戏演久了就像人生,人生久了也只不过是一出戏。每个人都要像舞台上的小丑,无论顺境、逆境都要有随时转念、转境的功能,演好当下。游戏人间就是无争随缘,掌握佛法的精神。随境而安,随缘自在的工夫,这就是小丑的精神。”

济雨师兄讲到精彩处,突然电流中断,佛堂黑暗一片,寂静无声……两、三分钟过后,麦克风恢复正常,在场的工作人员拿来照明灯,灯光虽微弱,但还可以见到主讲者的风采。会场气氛温馨依旧,流程照跑,济雨说词浅白,妙语如珠,许多生活上的实例,真挚故事,让大家见证了佛法的道理。讲到巧妙处,会众频频微笑点头、鼓掌回应,就连小朋友也听懂,这场心灵对话,打开了大家的心门,温暖人心,一切都是好因缘。

飘洋过海来到沙巴谋生的大德张伟健,多次参与慈济的大型活动,如浴佛典礼等等。聆听济雨师兄的分享后,他仿佛在生活中吸取了一杯智慧法水,深受启发。他希望凭借此智慧,逐渐改掉之前的习气,并以身作则把爱传播出去。在现实生活中,良好的沟通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不仅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复杂的问题,也能在多元种族与文化交融的国家中,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尽管生活忙碌,伟健也使劲在工作与付出之间寻找平衡。

大德张伟健表示,聆听济雨师兄的分享后,他仿佛在生活中吸取了一杯智慧法水,深受启发。【摄影:谢昌辰】

来自寂静禅林的护法会的谢夙觉得付出很重要。她很欣慰可以参加签书会,虽然半途停电,然而她还是能够很静心的聆听。谢夙说: “我一点都不会感觉到热,坦白说,我觉得很温暖,很开心的一直在听。”

大德张秋怡抱着一个好奇的心态参与新书发表会。她表示,济雨师兄讲的内容很容易明白,他总能化繁为简,将听众自然而然地引入情境,让大家明白很多的道理。秋怡说:“ '福要用时方恨少',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从一些小事开始做起,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我觉得是应该的。 ”

大德张秋怡抱着一个好奇的心态参与签书发表会,她表示,济雨师兄讲的内容很容易明白,他总能化繁为简,将听众自然而然地引入情境,让大家明白很多道理。【摄影:吴勇樻】
佛友谢夙(右二)觉得付出很重要。她很欣慰可以参加签书会,虽然半途停电,然而她还是能够很静心的聆听。【摄影:吴勇樻】

今年9月,台湾东部与沙巴西海岸严重水灾,大家双手合十,虔诚祈祷,愿受灾地区早日渡过难关,家园得以重建。

活动结束大合照时,在司仪有序的带动下,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打开灯光,那一刻,如黑暗中点点闪烁的萤火虫,有情众生,凝聚成河,坚定前行。

“心门打开,让光照进来。亚庇,这里就是人间净土,天气这样热、没有电,却没有人离开,求法若渴,坚持与法相会。”刘济雨深情的鼓励并赞叹在场的每一位,全场掌声经久不息。第一梯次巡回讲座的最后一场新书发表会,缓缓落下帷幕。

亚庇新书发表会活动结束大合照时,在司仪的带动下,大家纷纷打开手机灯光,那一刻,黑暗中点点微光宛如萤火虫闪烁,有情众生汇聚成光的河流,照亮前行的方向。【摄影:谢念祥】

◎人文真善美 为时代做见证

此次海外《存乎一心》新马第一梯次巡回讲座,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澳洲的真善美志工共同参与,真正意义上完成了跨国的爱的接力。

“十位古晋的人文真善美志工,他们用心又专业。可见古晋支会不只法脉传承,连经验也传承得非常好。 ”刘济雨连连给予鼓励和肯定。

慈济民都鲁联络处虽为小据点,活动经验不如其他据点来得丰富,然而这几天他们一直在观摩前几场的活动纪录,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从前被慈济照顾,现在反转手心回馈慈济,学习做真善美就是为了回馈。 ”志工陈玉娟坐了四个多小时车程,从诗巫来支援民都鲁的真善美活动记录。

今年二十四岁的民都鲁志工黄守源,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拿相机,耳濡目染,十岁起就跟着妈妈做慈济; 2024年返台参加真善美营队,边学习、边努力承担。

“虽然有时候因为上班无法到场,但只要一到就马上投入,这样才能把团队的心结合起来,也才能拍出更好的照片,收集到更感人的故事。”民都鲁真善美志工纪锦莲只会马来文,进了慈济从头开始学中文,一字一句,困难重重。 “民都鲁是一个小协力,志工人数也不多,但大家都很用心、很和气。每次活动过后需要做简报,我都会开口邀请帮忙,也总会有一组师兄师姊马上答应一起付出,真的很感恩。”一遍一遍,一次又一次,帮忙修正简报和记录的文字。古晋真善美团队长期的用心带动并陪伴,让民都鲁的纪锦莲更是感念在心,她发愿要继续传承下去。

“感恩古晋真善美团队诚与情的陪伴,东马的真善美志工个个心宽念纯。 ”随行的澳洲真善美志工张虑静深受感动,新书发表会,一站又一站,大家纷纷表达要勇敢承担,携手共进,为时代做见证、为慈济留历史。

美里的慈青们在志工林青萤的带动下,也是日渐蓬勃,真善美志工们青春洋溢;山打根真善美志工更是朴素无华,找到对的方法,互相学习、彼此温暖,做中学,学中觉。亚庇真善美志工虽不多,活动却频繁;吴勇樻师兄与谢念祥师姊恒持一念初发心,坚守阵地,难行能行。

新加坡文发处十五位同仁将新加坡真善美志工带得非常好,人才济济、有序传承且专业;马来西亚柔佛新山的真善美志工亦是踏实稳重、有条不紊。澳洲雪梨真善美志工吴如玉、黄金海岸李嘉慧,毫不犹豫在云端幕后支援,共同成就这一场大型传法活动。

十天八场《存乎一心》新书发表会新马巡回,新加坡、马来西亚、澳洲的各据点,大约六十多位真善美志工合作共同纪录,借此因缘转法轮,互相学习,彼此助缘,再一次的凝聚了真善美的力量。

◎为上人分身 接力大护法

行程结束后,慈济基金会副执行长刘济雨返回台湾便重感冒了,但他充满法喜:“每一个地方的讲座都办得非常用心。不同据点的支会联络处甚至共修处,令人既雀跃又庆幸的是,每个据点都有很多年轻人投入,包括社会青年,师兄师姊的儿子、孙子等等来参与,一片欣欣向荣,让人看到希望。”

“这种行事历,必需心力加体力,还要毅力与耐力,其中一项若不继,绝对没力跑下去! ”新书巡回讲座会比一般的讲课更辛苦,必需提前一个钟头到场,并延后一个小时离开,因为要签书。刘济雨分享:“上台动口,下台动手;来拿书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一尊未来佛,每一本都要虔诚签书,这样就是在'礼敬诸佛' ;结缘的每一本书都要签,因为来拿书的人每一个人都是未来佛,要'礼敬诸佛' 。 ”第一梯次八场讲座共有两千两百八十多位人士参与,刘济雨师兄为两千八百本书逐一签名。

上人每天都睡不到五个小时,六十年来始终如一地“为佛教,为众生” , 难道不会累吗?上人也曾经开示说: “当然也会累呀……晚上休息一下,隔天精神百倍。”刘济雨深深体会到:做喜欢、高兴的事就不累。

习惯台湾精舍生活的刘济雨,通常晚上九点半之前一定休息,但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活动都晚间八点才开始,活动结束时已十点多了,就寝时间往往推至十一点多,对体力是很大的挑战,必须调整每一天都要展现充沛的精神。幸好平时自己有运动的习惯,把身体照顾的很好。

“很庆幸很多据点资深的志工都没有离开,甚至把自己的孩子、孙子慈二代、三代带来慈济里面,看到东马慈济会务推动的希望。”刘济雨回首三十多年前,跟慈露师姊自西马马六甲或者是吉隆玻飞到东马推动会务,当初东马这块土地没有任何慈济委员或会员,一切从零开始。三十年后,东马这里已有九个慈济据点,遍及砂拉越与沙巴,每一个据点都蓬勃发展,法脉传承得非常好,这次在东马看到的五个据点,看到法脉传承的非常精准。

10月24日,海外第二梯巡回演讲即将起航,弘法利生,传承法脉,一直在路上… 。


( 资料来源:张红、陈运英、谢昌辰、谢念祥)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