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相传世界被妖魔所侵扰,天神克利斯纳(Lord Khrishna)下凡降魔。降魔后,天神与大地女神生下唯一儿子,取名那拉卡苏拉(Naraka Suran)。那拉卡苏拉被赋予神的力量与武器,但祂却滥用权势,以残忍的手段欺压人民,并由于祂个人畏惧光明、留恋黑暗,甚至禁止民众晚上点灯。
结果另一位天神向克利斯纳申诉,展开了正邪大战。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那拉卡苏拉被女神莎雅巴玛(Satyabama)所杀,闻讯的人民皆鼓舞欢呼,大肆庆祝,并燃起油灯将整个城市点亮,庆祝这一个光明重生的时刻,故被称为“屠妖节”(Deepavali),代表邪不能胜正的精神。
◎ 快乐学 认识传统的节庆
2018年11月2日,马六甲大爱幼儿园郭昫坊老师与全校小朋友分享屠妖节的由来。台下的小朋友听得入神,随着故事情节发展不时紧张地发出“啊”的惊讶声,当恶魔被除去时人民欢喜鼓舞,小朋友也感染到欢愉的气氛,兴奋地跟着欢呼。

紧接着,郭昫坊老师透过影片和照片向大家介绍屠妖节的习俗、庆典活动,以及传统服饰和食物,逐步带领孩子认识印度的传统节日。她说:“随着时代的演变,孩子们对于传统节日越来越不认识,即使华人新年习俗也不甚了解。所以从小就要引导和灌输,孩子们了解意义才会珍惜和重视。”
由于屠妖节相关的影片皆是印度语或英语配音,为了让小朋友容易吸收,郭昫坊老师特地
邀约父母亲和哥哥、弟弟们一起为影片配音,让孩子们能深入了解友族文化。此外,更将屠妖节的知识和庆祝活动设计成五个游戏关卡,透过游戏让孩子们开心玩、快乐学。
不管是华人新年、马来人开斋节或是印度的屠妖节等传统节日,大爱幼儿园每年都会举办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可以边玩边学习。
◎ 一系列 多元文化深体验
六岁的侯棜轩依稀还记得去年庆祝的场景:“我还记得五岁时也有庆祝屠妖节,我手上有画油灯图案的Hanna(印度彩绘),但没有跳印度舞,今天才有跳。”
听着口号和看着舞蹈老师符晓丽的示范,小朋友们姿势歪七扭八地,有些直接蹲坐于地上,有者身体摇摇晃晃,重心不稳,引来一阵阵的笑声。此时,小朋友直呼“好难喔!”、“脚很酸!”、“手很痛!”、“好好笑!”……

只见侯棜轩随着口号,脚站八字形,手的姿势比画着如小鸟嘴巴的形状,蹲下时上半身如如不动,只动双脚,让双脚中间形成六角形。她轻易就上手并开心不已地向身旁的同学炫耀着说:“我会跳印度舞了!回家我要跳给妈妈看。”
她并兴奋地表示,今日有画Hanna,有跳印度舞,有制作印度手炼,有吃印度食物,这样庆祝屠妖节真好玩!
◎ 品尝着 异国料理的美食
相较于侯棜轩,六岁的黄棋钇却不记得五岁时的庆祝活动,频频展示她手上画的大象图案,还自称第一次画上Hanna。经过同学的提醒,才勾起她的回忆,但却只记得美食,她不好意思地说:“以前大家一起用手吃Roti Canai(印度煎饼)还有辣辣的咖哩。太辣了,我一直喝水。”而今年的咖哩却让她赞不绝口,一再表示很香,很好吃!
她坦言,家中父母亲没有庆祝屠妖节,也未曾向她提起相关的资讯,因此她不太记得。但今天学校所教导,她将回家与母亲分享,并展示手上的彩绘,告诉他们这个彩绘就是Hanna,利用植物做成颜料。“我们六岁教室外种的凤仙花也可以作为颜料,刚刚昫坊老师有说。”黄棋钇有所获地说。

而四岁的小朋友第一次与大家在学校庆祝屠妖节,虽然对于屠妖节的意义和习俗还无法清楚地表达,但对于食物的美味,则异口同声地表示,好吃!
其中罗善杰吃得津津有味,一口接着一口享用印度煎饼。当林秋丽(懿绚)老师协助小朋友将印度煎饼剪成一小片,方便拿取食用,但罗善杰却发出抗议声“我的不要剪!”原来,他喜欢用手撕成一小块、一小块地食用,他认为这样吃才美味!
今天幼儿园的午餐和点心全部采用印度食物和糕点,让平时不常享用印度食物风味的罗善杰说出期待的心声:“我希望每天在学校都吃Roti Canai、Doughnut (印度圈饼Wadai ),太好吃!”
◎ 同欢庆 留下美丽的记忆
六岁的叶净行则表示,学习印度人用手吃饭需要用右手,这是吃饭的礼仪,跟马来人一样。小小年纪的他,还记得今年6月幼儿园庆祝马来人开斋节所教导食的礼仪。
除了食物之外,今天也看见他每一关都玩得不亦乐乎。“我喜爱拍照那关,可以到城堡里面,地上有漂亮的画和写着Happy Deepavali,一起拍照。”叶净行分享说。
老师们在地面上利用纸张仿效印度的彩米图(Kolam)图案,并点上几盏蜡烛,在图的两侧有两间立体的城堡,孩子们可以钻到里面玩耍。当老师一一为孩子们留下纪念的照片时,只见叶净行于城堡里手比着YA,露出灿烂的笑容。他表示,皮纸做的城堡超厉害,回家要请爸爸做看看。
另一边,由于印度人穿戴传统服装之外也喜爱戴上许多首饰,因而老师们也设计一关“DIY手炼”体验活动,让孩子学习串搭颜色和珠子,自制手炼。只见孩子低着头忙着串珠子,口中念念有词“Big bean, small bean, big bean, small bean……”跟着何暖凤老师教导的口号串珠子。
而珠子有时不受控制,一个不小心从小手中散落一地,有的则稍不专心,将两个一样尺寸的珠子串在一起,得重新拆开再串过。完成时,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想要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成品。最后,师生一起开心地留下美丽的身影。
◎ 行不行 习俗礼仪大考验
来到问答考验关卡,透过提问考一考小朋友对于刚才郭昫坊老师的说明,以及前三个星期周会时所教导的屠妖节相关习俗,包含食、衣、庆典、礼仪、文化等。
“为什么要点油灯?”老师提问。
“屠妖节要点油灯。”五岁的陈嘉乐抢着回答说。
“为什么要点油灯呢?”老师再次强调。
“要庆祝屠妖节!”陈嘉乐解释说道。
“为什么庆祝屠妖节要点油灯?”老师再仔细说明问题。
“要给不好的东西走掉。”陈嘉乐开心地说。
陈嘉乐不管会不会,总是先举手再说,每一个提问,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甚至答非所问,逗得老师笑嘻嘻地频频向她解释。当老师请大家看图片,选出哪一间是兴都庙时,陈嘉乐童言童语地说:“第二个,是我拜拜的庙。”其他孩子也附和地表示,“对!拜拜的庙。”、“我去过。”、“我也有去拜拜。”……
老师笑言解释,除了华人拜拜的庙,大家看第一张图片是兴都庙,每一个兴都庙有一个高高的门,门上有许多的雕刻,而马来人的回教堂,则是有半圆形的屋顶和四个高高的塔。紧接着,彩米图(Kolam),印度女生传统服装Sari,印度舞蹈的姿势图等,老师逐一考考小朋友的记忆。而孩子们也纷纷表示,此关是最难的一关。
●
今日,一系列的体验屠妖节的庆典和享用传统美食,孩子们身心皆有满满的收获。人人也小心呵护着手上的Hanna彩绘,连洗手都小心翼翼,为了就是能与家人分享美丽的图案,而色彩鲜艳的手炼,则是相互媲美的战利品,孩子口中也不时互道“Happy Deepavali"。
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模样,郭昫坊老师欣慰地说:“筹备过程虽然辛苦,当天也邀约父母亲和妹妹一起来协助画Hanna,但看到成果很开心。小朋友开心地学习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