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跨越语言与文化 你我都是一家人

两校学生亲自制作独一无二的竹筒,养成每日一善的好习惯。可爱熊猫的造型在学生巧手下栩栩如生。 【摄影:黄莉燕】

五千四百多公里的距离有多远?语言的隔阂有多厚?不远也不厚,只要有足够的热情与眞诚,距离与隔阂都能在一瞬间消融。远在五千四百多公里外的日本横滨市立港综合高等学校,一行十七人、包括两位老师与十五位学生,再度莅临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展开为期三天的文化交流与友谊之旅。

2023年,缘起于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师生曾远赴日本横滨,开启与该校的交流。2024年,横滨市立港综合高中的铃木晶老师首次带领十三位高中生到访马来西亚,获得热烈回响。今年他再次率领十五位学生来马,其中两位更是连续第二年参与交流活动。

2025年7月23日下午五时,日本横滨市立港综合高等学校师生准时抵达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慈济学校的学伴与寄宿家庭已经准备就绪,以简单却隆重的欢迎仪式和精致茶点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欢迎队伍唱着欢迎歌,将交流生引入多功能礼堂;早在两周前已展开缐上交流的学伴与交流生,很快就认出彼此。

远在五千四百多公里外的日本横滨市立港综合高等学校一行十七人,再度莅临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展开为期三天的文化交流与友谊之旅。【摄影:郑婉华】

在轻松的破冰游戏后,大家一同观赏了由十年级包容班符净菲同学所制作的欢迎动画影片、以可爱幽默的风格迎接来宾,展现慈济学伴对本次交流的满满期待。

联课与体育部协调伍业和主管安排擅长制作动画的符净菲制作相见欢的开场动画。这次她用一个全新的软体来制作,因此她必须花更长的时间,一边学习运用软体,一边发挥创意制作动画,在面对时间的安排是她最大的挑战。

十年级的符净菲(右)和叶洳妤(左)分别承担制作可爱的动漫与设计,幷制作象征两国文化的吉祥物钥匙圈。【摄影:黄莉燕】

◎学生各展所长 多元参与与输出

日文学会派出三位同学表演日本单人相声(kobanashi),其中包括九年级包容班的梁韶洳。

梁韶洳从小热爱日本动漫,今年初加入日文学会开始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虽然学日语的时间不长,可是她却毅然承担相见欢的日本单人相声表演:“最大的挑战是一人分饰二角。”梁韶洳非常感恩日语老师给予的指导,让她在发音,语调和脸部表情上能更精准到位。

热爱日本文化,也喜欢交朋友的十年级感恩班叶洳妤一直希望有机会参与交流活动,今年终于如愿以偿。除了接待日本交流生,叶洳妤也承担设计幷制作了象征两国文化的吉祥物钥匙圈。 “设计中融合了两国国花、传统服饰等元素。”她坦言,一开始对老师不断提出修改感到烦恼,但后来也学会如何沟通与表达,最终作品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梁韶洳今年初加入日语联课。虽然学日语的时间不长,可是她却毅然承担相见欢的日本单人相声表演。【摄影:庄贵贺】
叶洳妤(左)设计幷制作的吉祥物钥匙圈,融合了两国国花、传统服饰等元素,作品深获师生一致好评。【摄影:庄贵贺】

◎静思堂导览 环保实践

第二天,日本交流团参访吉隆坡静思堂。十年级毅力班的彭愉乔是静思堂导览员的学伴之一。为了更了解慈济故事与静思堂导览馆,早在两个星期前,伍业和主任带着三位主要导览员率先到静思堂了解做功课。

彭愉乔去年抱着结交外国朋友与学习语言文化的心态参与了第一次的交流团:“旣然我已经有一年的经验了,因此可以继续承担静思堂导览的岗位,希望能学习到不一样的体验,让我更了解慈济的宗旨与故事。”

她非常感恩校方主办这样的交流团,让她能在这么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成长。

为了更了解慈济故事与静思堂导览馆,早在两个星期前,伍业和老师(右)带着三位主要导览员率先到静思堂了解做功课。【摄影:侯佳惠】
彭愉乔(左)去年参与了第一次的交流团,有了一次的经验。 “我觉得我可以承担静思堂导览的岗位,希望学习到不一样的体验。这次的承担让我更了解慈济的宗旨与故事。”【摄影:黄莉燕】

导览完毕,慈济志工邹晓玲(慈诠)跟大家分享慈济缘起,静思堂的功能和慈济的核心思想。

慈济缘起于证严上人与三十位家庭妇女,每天攒下五毛买菜钱的竹筒岁月,每日一善的竹筒文化还延续至今。慈济学校联课美术老师骆金茵特别规划了一场竹筒制作活动。让两校学生亲自制作独一无二的竹筒,养成每日一善的好习惯。可爱的熊猫竹筒在学生的巧手下栩栩如生,深受大家的喜爱。

在竹筒上,他们写下慈济静思语──“八分饱,二分助人好” ;日本学生也写上日文翻译: “食事は腹八分にし、残りの二分を人助けに回すのが良い。 ”这句话不仅提醒人们惜福,也种下了助人的大爱种子。

愿这一份善念,从孩子们手中的小竹筒开始,在未来的人生中发芽、生根、茁壮──成为他们温柔却坚定地回应世界的方式。

在政府极力推广与人民的积极响应下,日本的环保落实享誉全球,马来西亚的环保意识也在近年开始醒觉。慈济学校常年在学校推广环保运动,学生对环保运动也不陌生。为了让两校学生在环保议题中进一步交流,一行人浩浩荡荡到帝沙城环保站参访。

慈济志工带着大家参访环保站旁的菜园和回收分类区,分享环保心得与环保的重要性。大家都收获满满。

慈济志工带着大家参访环保站旁的菜园和回收分类区,分享环保心得与环保的重要性,大家都收获满满。【摄影:陈仪华】

◎文化碰撞 语言学习

第一次接待日本交流团的符净菲觉得这个过程很好玩,为了突破彼此的语言隔阂,手语、谷歌翻译都派上用场。唯一遗憾的是时间太短了,没机会让对方体验更多的马来西亚食物和生活:“我们只去了双峰塔和独立广场,吃了马来西亚特色水果山竹和人心果。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带她去逛马来西亚夜市。”

自学简单日语的叶洳妤与交流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找到了共同的爱好与话题。她们运用语言学习软件,学习彼此的语言。虽然只有短短三天的面对面交流,可是彼此越来越有默契:“刚才上英语课的时候,我们进行传话游戏时默契十足,马上就明白她要表达的意思。”

第一次接待陪伴日本交流生的符净菲(左)遗憾时间太短了,没机会让对方体验更多的马来西亚食物和生活。 【摄影:刘治美】

继去年参与交流团后,日本交流生尾关亚衣子一直与去年的交流生保持联络。去年的学伴和接待家庭让她感觉温暖:“我的英语不太流利,可是他们都愿意帮助我。我觉得我的英语特别是发音进步了。”热爱学习英语的她在这里有很多接触英语的机会,因此今年她再次争取报名参加交流团。

十七岁的宇野帆南第一次参与马来西亚交流团,她表示大家都对她很友善,人人脸上挂着笑容,就连在购物商场都有人用日文跟她打招呼,这让她很惊喜,表示在这里有更多的平台让她学习英语。

日本交流生尾关亚衣子(中)分享“我的英语不太流利,可是大家都愿意帮助我。我觉得我的英语发音进步了。”热爱学习英语的她在这里有很多接触英语的机会,因此今年她再次报名参加交流团。【摄影:陈仪华】

◎勇于承担 加速成长

十年级勇气班的余佳纹继去年接待第一批日本交流生后,对交流活动有了经验,今年毅然承担接待团主席的岗位:“今年与去年最大的不同是学伴们除了要接待交流生外,还必须承担起筹备的工作。”余佳纹表示,身为主席,她必须协调学伴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共识。

同时活跃于学校其它活动的余佳纹坦言,这次的承担让她的时间管理更严谨。她必须很好的规划自己有限的时间,把承担的岗位做好。承担越大责任越大可是成长也越大:“感恩老师给予我这个机会,让我面对不一样的挑战。”

“去年交流生的热情、友善与眞诚,让我决心今年要做得更好。”余佳纹因此用心准备,热情眞挚的招待今年的交流生。离别前,日本交流生给余佳纹与家人写了感恩信,还给每一位在马来西亚交的朋友写了信。这眞挚的行动让余佳纹深深的感动:“虽然付出了很多,可是我得到的更多。”

余佳纹眞诚的鼓励身边的朋友与学弟学妹们,踏出舒适圈,把握机会参与交流团,学习承担。

十年级勇气班的余佳纹今年毅然承担接待团主席的岗位:身为主席的她必须协调各个学伴与老师的沟通和共识。【摄影:黄莉燕】

联课与体育部协调伍业和表示: “今年我们特别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从纪念品设计、影片拍摄、静思堂导览、主持司仪,到回忆录剪辑、海报设计等,几乎所有工作岗位都由学生亲自策划与执行。他们态度积极,乐于接受指导与反馈,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展现出慈济学子追求卓越的精神。 ”

去年曾参与日本教育游学团的六位学生,虽然今年并未成为接待家庭,但他们仍主动表示愿意承担7月23日“相见欢”活动的筹备与执行工作。他们说,这份跨越国界的情谊早已深植心中,成为他们再次投身交流的动力。

“这正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教育成果──孩子们在活动中勇于承担、乐于付出,在做中学、学中觉。他们不仅习得技能,更学会了责任与成长,这份由内而外散发的人文光芒,才是真正的收获。”伍业和欣慰地表示。

第三天,日本交流生融入学伴的校园生活。他们一起上英文课。英语老师在教学中融入游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也让学习的氛围更有趣。

日本交流团也参与了中学周会,慈济学校以二十四节令鼓和三大民族舞蹈热情欢迎,日本交流团也不遑多让,她们以影片介绍自己的学校,也带出两支舞蹈。两校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展示所属国家的文化以达成交流的目的。

日本交流团以影片介绍自己学校之后,也带出两支舞蹈。两校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输出所属国家的文化,以达成交流的目的。【摄影:刘治美】

时间如梭,短暂的交流即将结束,临别依依,大家不分你我融入手语〈一家人〉当中,场面温馨感动。虽然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眞挚的情感与融洽的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彼此依依不舍地道别。在圆缘仪式上,大家互相交换亲手制作的纪念品。

虽然三天的交流已结束,但只要持续联系,这份情谊仍能绵延下去,跨越时空,延续感动。

在圆缘仪式上,大家互相交换纪念品,不分你我一起融入手语〈一家人〉当中,场面温馨。【摄影:黄莉燕】
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眞挚的情感与融洽的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彼此依依不舍地道别。 【摄影:郑婉华】


备注:人心果Sapodilla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