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环保十指口诀展具 匠心巧手

“环保十指口诀” 展具从工程到美工、从设计到组装,每一位志工都像是不可或缺的拼图,缺一不可。大家运用各自的长才,把废物化为教育资源,把理想化为真实展具。【摄影:严桂珠】

如何将“环保十指口诀”化为启发大众的教育展品?蒲种环保志工号召专业人士与家庭主妇合力投入,设计出一座互动展具,让参访者在体验资源分类回收时,将触发展具机关——垃圾山裂开,绿地与海洋缓缓升起。寓意人人做环保,才能转化污染,重现清新美丽的地球。

时光悠悠,慈济雪隆分会环保耕耘已迈入三十年。来临的2025年8月24日,吉隆坡慈济静思堂将迎来一场别具意义的“绿色行动体验展”,为期半年,期望透过生动展具与互动体验,提醒大众正视气候紧急,共同实践绿色生活,节能减碳。

雪隆多个社区分别领养不同展项,而蒲种社区志工则借用KS机械设备公司为制作场地,承担“环保十指口诀”的展览设计与制作。

环保十指口诀即:瓶(塑胶瓶)、瓶(玻璃瓶)、罐(铝罐)、罐(铁罐)、纸(纸类)、电(电池)、一(衣服)、三( 3C )、五(五金)、七(其他)

蒲种社区环保干事郭修成(诚杰)接下任务后,立即召集专业退休人士与家庭主妇志工,组成团队, 。经历数次会议和模型讨论,最终定案以“垃圾山—绿地—海洋”三层互动展具呈现。参访者在体验资源分类回收时,将触发展具机关——垃圾山裂开,绿地与海洋缓缓升起。寓意人人做环保,才能转化污染,重现清新美丽的地球。

他感恩在社区多年建立善缘,很快便找来具备专业背景的志工共同投入。六位核心团队成员分别是郭修成、弟弟郭修圣,两位见习志工张晋坤、谢涛禧,大德李炳南以及何彩凤(明泽)。

“环保十指口诀” 展具以“垃圾山—绿地—海洋”三层互动展具呈现。参访者在体验资源分类回收时,将触发展具机关:垃圾山裂开,绿地与海洋缓缓升起。寓意人人做环保,才能转化污染,重现清新美丽的地球。【摄影:严桂珠】
“地球、垃圾山、绿地、海洋”展具由大爱妈妈志工收集宝特瓶、蛋托、水果套、废CD与粘土,经过两周时间,手捏模型共同完成。【摄影:严桂珠】

◎专业转化 发挥良能

“环保十指口诀”展具制作挑战层出不穷,从重量安全、结构弹性、马达设计、到成本控制,每一环节都需要专业与耐心。团队中不乏退休的专业人士,他们把过往的职场经验转化为社会教育的力量。

大德李炳南,退休前是一名工程师,因志工朋友引介而接触慈济,这次应邀加入展具制作团队。展具构思经过多次讨论才定案,为了让团员能更清楚掌握设计理念,他特地自学AutoCAD 3D绘图技术,并在短短四天内完成立体图纸,为团队提供了清晰的蓝图。虽然时程紧迫,他仍全力以赴;他感动地分享,最令人难忘的是慈济的动员力,当有需要时,总有人愿意无私付出,挺身而出。

“环保十指口诀”展具制作挑战层出不穷,从重量安全、结构弹性、马达设计、到成本控制,每一环节都需要专业与耐心。【摄影:严桂珠】
大德李炳南(右)为了让团员能更清楚掌握设计理念,他特地自学AutoCAD 3D绘图技术,并在短短四天内完成立体图纸,为团队提供了清晰的蓝图。【摄影:郭怡每】

团队中的见习志工张晋坤年逾七十,退休前是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安全主管,熟悉工程与机械。他坦言,设计与实作总有落差,常遇到预料之外的挑战,但也正因如此,才激发改良与创新。 “我们希望这个展具不只是模型,而是能启发大众的意识,带动更多人行动。”他有感制作环保展具,使他从中找回那份“被需要”的价值感。

见习志工谢涛禧专长于家具制造,负责马达机械的修改。他将展具原本塑胶齿轮换成耐用铁齿轮,不仅延长寿命,也降低能耗。他语气坚定地说:“为了年轻一代,环保是义不容辞的事。”而大德郭修圣则专注于展具架构设计,确保承重与升降稳定。

不同专业因缘际会地汇聚,彼此互补不足,成为展具最坚实的后盾。他们的付出证明,退休不代表停下脚步,而是把累积的经验转化为社会的力量,凝聚成推动善行的暖流。

见习志工张晋坤(中)退休前是石油与天然气公司的安全主管,熟悉工程与机械。他坦言,设计与实作总有落差,常遇到预料之外的挑战,但也正因如此,才激发改良与创新。【摄影:严桂珠】
见习志工谢涛禧(左二)专长于家具模型制造,负责马达机械的修改。他将原本塑胶齿轮换成耐用铁齿轮,不仅延长寿命,也降低能耗。【摄影:严桂珠】

◎家庭主妇 妙手生花

除了机械结构的设计,如何呈现清晰、生动的场景视觉效果,也是一大重点。

由何彩凤(明泽)带领的手工小组,便肩负起场景模型制作的任务。她与刘秀桃(明殷)、郑颂雅(懿奕) 、陈慧湘(懿旻)四人齐心,动员大爱妈妈志工收集宝特瓶、蛋托、水果套、废CD与粘土,经过两周时间,完成“地球、垃圾场、绿色社区与海底世界”四大模型。鱼群、蝴蝶、蜜蜂、花朵与小人物栩栩如生,让展具更具教育效果与感染力。

刘秀桃承担“海洋”部分。她平日要兼顾事业与家庭,但仍视此任务为使命。她的女儿心疼母亲夜以继日,特地陪伴一起捏制鱼群与生物,丈夫也协助喷漆上色。全家合心,让作品在爱与法喜中诞生。她分享:“当被邀请去做,就像一个使命,好比法轮不停在转。”这份心念,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家人。

何彩凤(明泽)带领的手工小组,肩负起场景模型制作的任务,完成“地球、垃圾场、绿色社区与海底世界”四大模型。鱼群、蝴蝶、蜜蜂、花朵与小人物栩栩如生,让展具更具教育效果与感染力。【摄影:郭怡每】
刘秀桃承担“海洋”部分。女儿心疼母亲夜以继日,特地陪伴一起捏制鱼群与生物,丈夫也协助喷漆上色;全家合心,让作品在爱与法喜中诞生。【摄影:郭怡每】

● 

回顾这段过程,郭修成深深感受到“合和互协”的力量。从工程到美工、从设计到组装,每一位志工都像是不可或缺的拼图,缺一不可。大家运用各自的长才,把废物化为教育资源,把理想化为真实展具。

“做好事不能少你一个人,孤单一人做不起大事。我们要用鼓掌的手做环保,让世界亮起来!”这是郭修成的心声,也是整个团队共同的心愿。展览开幕之日,当垃圾山裂开、绿地与海洋升起,不仅是展具机关的运作,更是全民共修环保的象征。志工们相信,这份心力将在参访者心中播下种子,化为守护地球的行动。

 

“做好事不能少你一个人,孤单一人做不起大事。我们要用鼓掌的手做环保,让世界亮起来!”这是郭修成的心声,也是整个团队共同的心愿。【摄影:郭怡每】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