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七天考验 告别四十九年老友

本以为是无法做到的事,因一念心转,终于将四十九年的陋习,在七天内戒除,六十九岁的刘仁生不后悔所做的决定,只因他选择的是“追求梦想、永不放弃”的快乐晚年。

凌晨四点多,武来岸新村(Broga)安详、静谧,家家户户尚未亮起灯火、街道上也不闻车声、狗吠声;刘仁生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盥洗一番后,把割胶刀和两包香菸放在摩托车前的篮子里,然后跨上车,奔往熟悉的胶园去。

仁生在胶园里,十分熟练地挥舞割胶刀,割了两行左右的胶树,他习惯性的停顿了下来,并从口袋里掏出香菸,点燃了,放在嘴上抽吸,微微的菸雾暂时驱走了眼前飞舞的蚊子。但身体多处还是免不了被“叮”上。

仁生每割几行胶就抽一支菸,两个多小时后,胶已割完,天也已全亮,带来的香菸也抽了将近一包。对他而言,香菸宛如“老友”,若没有香菸陪伴,他也提不起精神割胶。

仁生曾经试过在割胶时,发现忘记带香菸,他马上骑摩托车回家拿或到市区里的商店购买,结果,被太太知道了,招来一顿埋怨和责怪。

◎ 菸酒不离的生活

在武来岸土生土长的仁生,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为人淳朴,具有刻苦耐劳的精神。回首往事,他犹记得在读完小学五年级后就辍学。在辍学后,他便开始学习割胶。直到十七、八岁,他为了寻找更好的出路,遂到距离家乡约一小时车程的吉隆坡做烧焊工友。在那里,仁生认识了一群只爱吃喝玩乐的朋友,在他们的耳目渲染下,仁生学会了喝酒和抽菸。一段时日过去,仁生渐渐发现他所交的朋友都是不爱工作、只喜欢寻求玩乐,与热爱劳动的他没有共同的话题。在异乡无知己的环境下,仁生决定舍弃工作,回到老家重操割胶的旧业。

回到家乡后的仁生,虽然远离了那群只爱玩乐的朋友,但二十岁的他却已染上了喝酒抽菸的恶习。后来即使成家了,育有三个孩子,他还是菸酒不离。随后,他再次来到吉隆坡谋生,在一间板厂担任工友。在吉隆坡工作了几年后,仁生飞往沙巴工作,在那里待了三年后,他发现还是吉隆坡的工作比较适合自己,遂重回吉隆坡的板厂工作,一直做到五十多岁才退休。

退休后,仁生在家乡找到一份路灯柱装置的工作。由于看见身兼二职的太太凌晨摸黑出门到胶园割胶,割完胶后又要拎着一包包的水果去武来岸旅游景区兜售,仁生心生不舍。为体恤太太的辛劳,仁生遂自愿要代替她去胶园割胶,让太太可以在家多休息一、二个小时。在割胶工作完毕后,即是上午七、八点,太太才去收取胶汁,而他则回家换上工作服到公司上班。

在武来岸新村土生土长的刘仁生从小就学会割胶的技巧。疼惜太太的他,每天早上到胶园帮忙太太割胶。 【摄影:杨文辉】

由于周末只需工作半天,在下午一、二点下班后,仁生会换上预先准备的干净衣服,到距离武来岸三十分钟车程的加影(Kajang)或二十分钟车程的士毛月(Semenyih)的茶室或卡拉OK和友人喝酒、抽菸、唱歌。寻欢作乐的时间特别快过,仁生也常常因此乐而忘返。到了傍晚时刻,太太见他还未回家,便叫朋友载她到处寻找。每次找到他时,太太都会摆出不悦的脸色,他则识趣地骑摩托车回家。回到家后,仁生和太太总避免不了一番争吵。

有时,喝得太醉,无法骑摩托车回去,他就坐太太朋友的车,让太太骑摩托车回家。抵达家门后,醉醺醺的他没有力气与太太争吵,索性回房睡觉,可是一躺下去,马上反胃呕吐……

呕吐伴随着头痛,让仁生无法安眠。隔天清醒,回想起太太的责言,仁生方才感到理亏,也忏悔自己没有把周末留给家人、陪伴家人。但是,一到周末,他还是不由自主的要去喝酒。

◎ 找到戒酒的妙方

“很奇怪,一喝酒就会想到抽菸,菸瘾也越来越重,一天抽两包已经是很平常的了。那时候的生活就是这样过的,每次想到周末放工后也没什么事情做,不喝酒就变得很无聊。可是,喝酒就会和太太吵架,心情也不好。”

尽管如此,仁生没有因此减少喝酒,有时还认为只有在周末喝酒无法解瘾,遂在平日下班后也邀约朋友去喝酒。喝酒的次数增加,也让仁生与太太的吵架变得频密机会变多,日复一日的如此生活,仁生的心情也变得烦躁不安。

2011年,当慈济在武来岸成立环保站时,仁生曾经去帮忙资源分类,但当朋友邀约他去喝酒,他就会选择喝酒去了。遇到志工再次请他来帮忙时,他又到环保站付出。

直到有一天,仁生途经环保站,只见当地志工余光娇(明穗)、辜宝莉、吴香妹及周丽芬忙着做分类。当时,大家看见他,便招呼他说:“有很多资源还没去载,帮忙来载资源啦!”

他目睹这群婆婆妈妈级的志工那么积极做环保,便不忍心拒绝,答应用摩托车去载资源,结果这一载,不但改变了他的生活,也让他的人生有了不一样的风景。

刘仁生欢喜地于武来岸慈济环保站与几位婆婆妈妈级的女众志工余光娇(右起)、周丽芬、辜宝莉及吴香妹合照留影。 【摄影:杨文辉】

光娇回想当初在武来岸成立环保站,鉴于村民们多是割胶、耕种及做些小买卖,早早就要出门,回来要忙家务顾孩子,也没有多少人能来环保站做分类,为了灌输大家的环保意识,光娇和几位志工便向村民们宣导,将可回收的资源收集起来,志工可以上门去载。

村民们也乐于配合,把资源收集到一定的数量后,再请志工上门来载。而仁生在当地长大,对村里每条巷道、每户人家都十分熟悉,他四处去载资源,和村民谈笑风生,也成了他生活中的乐趣和习惯。仁生是环保站的唯一男众,凡是需要使力的工作,他皆当仁不让的来帮忙。

做环保是刘仁生最开心的时刻,回收资源、载资源去环保站也成了他的习惯。 【摄影:杨文辉】

2014年,仁生积极地投入于环保,也成为了慈济的环保志工,也才真正的要来了解慈济。由于武来岸的志工只有五、六个,也还没有共修处,大家要共修、参与活动,则要去加影共修处或双溪龙(Sungai Long)共修处,而大型活动或志工培训课程就要到吉隆坡甲洞的慈济静思堂。

仁生开始参与慈济活动,不管是到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残智障院关怀无法动弹、毫无知觉的重度残智障者、或是走进贫困家庭、目睹病苦的人生、挨饿的老幼等,都令他时时生起怜悯心,深感自己是幸福及富足的。

◎ 是做决定的时候

在环保站积极投入的仁生,不仅在接到电话后上门载资源,还要到环保站协助处理资源,时间变得不敷使用,喝酒的次数也在不知不觉中减少。参加志工成长班时恭读慈济十戒〈注1〉,深知“不抽菸、不喝酒、不嚼槟榔”是慈济人必须遵守的戒律,于是,他思前想后,觉得应该是做“决定”的时候了。

“那是三年前,我觉得自己喝酒已几十年,每次酒醉醒来就感到又辛苦又受累又花钱,又要和太太吵架,真的很傻。所以,我决定先戒酒。从少喝到完全不喝,彻底的断除酒瘾。”

原来,要戒酒不难,只要忙于做环保就没时间想要喝酒了,因为不喝酒,太太也不和他吵架了,家庭气氛顿时变得和谐,这让仁生欣慰不已。

原本,仁生也想在2018年成为见习志工后就戒菸,然而,菸瘾发作时,他依然无法忍受。他不敢在志工面前抽菸,每逢去共修处上课或参与活动,只要一结束,他迫不及待的离开及找个偏僻地方,赶紧掏菸出来点燃……

有次在抽菸时,不小心被一位师姊看见,对方好意劝他:“师兄,抽菸对身体不好,不要抽啦。”他顿时尴尬不已,只好敷衍地点点头。他知道抽菸会影响健康,可是,难戒呀!

2019年,仁生决定报名慈诚培训,更有意愿受证成为慈诚志工,然而,在直属志工吴健源(济镇)的带动与关怀下,他不想隐瞒还有抽菸的陋习,他很感恩健源没有责怪他,只是温和地劝导他远离陋习才能有健康身体来做慈济。

要戒除四十九年的抽菸习惯,对仁生来说是这一辈子最难的抉择。整整十天,仁生每天放工回家,就躲在房里细细思量,他回想这几年来,做环保很开心,不但身体力行爱护地球,而且和光娇等一起做慈济,参与访视、读书会、薰法香等,日子过得很充实,心灵也很快乐。

仁生想到上人的《静思语》<注2>有云:“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没有做不到的事”;他也回想起在静思堂上课时,听志工分享如何戒除毒瘾、戒除赌博而找回有意义的人生,念及那些改变的志工都能做到,为何自己连一支菸都不舍得戒除?

“做慈济能让我用健康的身体去帮助别人,如果我没有健康身体,我还能去帮助别人吗?我还能做环保吗?”

仁生难忘曾和光娇等人去士毛月做访视,帮助一位中风的照顾户抹身、喂食、剪指甲和剪头发等,他看见照顾户身体多处腐烂和长褥疮,痛楚难当,他感到相当不舍。后来,这位照顾户往生了,但他的苦相一直留在脑海中。他不由念及若没有人来帮助这些苦难人,他们的处境岂不是更可怜。一念心转,他决定放弃自己的所爱,并想法子要戒菸。

刘仁生很感恩带动他的直属志工吴健源(左)的细心教导,让他对慈济能够深入了解,对佛法也有所体悟。 【摄影:翁书霖】

透过慈善访视活动,刘仁生(后排右二)不仅见苦知福,也让他决定远离伴随他四十九年的老朋友“香菸”。 【图片:梁佩玲提供】

◎ 追求梦想永不放弃

对仁生来说,戒菸不比戒酒容易。在下定决心戒菸后,仁生打算和这个陪伴他四十九年的“老友”来个郑重的告别。首先,他买了两包菸,一支支慢慢的抽,抽完两包菸后,他给自己七天时间,如果可以挨过七天不抽菸,或许就能戒除菸瘾。他买了一些糖果、话梅等零食放在自己的口袋,想抽菸时就含一粒糖果或话梅。

七天里仁生必须克服香菸的诱惑,更要面对菸瘾发作时所带来的种种不适如口干舌燥、全身难受等考验。仁生一直以“要珍惜生命、要拥有健康身体做慈济”的座右铭来警惕自己。此外,他也牢记上人的给予志工们的叮咛:“对的事,做就对了”。就这样,凭着一股坚持,仁生真的从此和香菸说拜拜。

过去,仁生每次回家,太太就嫌他一身酒臭味、菸臭味,并要仁生远离她。现在,再也听不到太太埋怨的语气,当他要出去做慈济,太太会笑笑说:“好呀!”即使他迟归,太太也不会吵闹,更不会到处去找他了。他曾听太太和志工说:“仁生去做慈济,我很高兴。”这句话,让仁生感动不已。

仁生虽然懂得佛法不多,但在健源耐心的引导下,他逐渐了解佛法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他也认真学习慈济应有的人文礼仪:不翘脚、穿制服要整齐、不喧哗、要轻声细语……

在学佛行仪的课程中,刘仁生认真学习,并期待自己在跪拜间,做到如规如仪。 【摄影:翁书霖】

仁生也学会用真心去关怀人。几个月前,有一位友人怀疑自己中了降头,觉得事事皆不如意,甚至忧虑到吃不下东西。他担心友人胡思乱想会得忧郁症,整整一个半月,他每天去找友人喝茶谈天。

除了用正念、正语来劝导友人,请友人凡事要客观看待、要往好的方面想,不要疑心生暗鬼,更勿沉迷妄想中。人生给予的陪伴和正能量,让友人的情绪渐渐好转,也从钻牛角尖中走了出来。为感谢仁生的陪伴与开导,友人欲请仁生吃烧鱼,已经茹素的仁生马上婉拒地说:“慈济人付出无所求。不如您做慈济会员更好,可以捐给慈济国际学校或捐作慈善基金去帮助人。”结果,友人在仁生的劝募下,欢喜地成了慈济会员。

坚守戒律很重要,仁生回想起最近在进行路灯柱装置的工作时,不小心掉了钱包,钱包里除了身份证和驾驶证件,还有刚刚拿到的七百令吉薪水。他连忙到处寻找,同行的工友也帮忙寻找,后来被一位外籍劳工寻获。仁生欢喜不已,惟让仁生难为的是对方不要他给予的酬劳,却要仁生请他喝酒。

仁生不想因此而破戒,也不想对方因喝酒而影响了健康。仁生把心中的困扰告诉光娇,光娇提议说:“外劳的生活都很苦,不如买点他需要的物资当酬劳,这样可以避免喝酒也可以帮助到对方。“一言惊醒梦中人,仁生很感恩身边的法亲,常会在他需要时成为他的善知识,一步步地引导他走向正确的人生大道。

武来岸除了设有一个慈济环保站,还有一个位于武来岸新村国民型华文小学停车场的环保点。每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环保日,仁生都会进去校园回收校方囤积的资源。仁生对学校墙壁上的两行字“追求梦想,永不放弃”特别的喜欢,这无疑也是他现在的人生写照。

“孩子们都大了,有自己的家庭或事业,我也有三个孙儿,可说是人生已经很美满了,我现在的梦想也很简单,不要糊里糊涂过日子、不要浑浑噩噩过一生。做慈济、做环保将是我永不放弃的梦想!”

耿直的仁生期待今年十月底到台湾受证时,在看见证严上人的那一刻,他要把握机会和上人说:“我已经戒酒戒菸了。我会好好做慈济、勤力做环保!请上人放心!”

〈注〉
1. 慈济十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抽菸、不吸毒、不嚼槟榔;七、不赌博、不投机取巧;八、孝顺父母、调和声色;九、遵守交通规则;十、不参与政治活动、示威游行。
2. 静思语:证严上人平时随机开示的谈话内容,由常随二众弟子日日记录整理而成的简短式语录。

Pin It
Tags: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