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那一年 他们的生命故事

那一年,无常示现,人生跌至谷底,彷徨无助之际,庆幸有人伸出援手,度过了难关;再回首,苦尽甘来,恩情难忘。回眸来时路,始发觉,当别人的贵人,并不是因为行有余力,而是由于每个人都怀有一颗慈悲的心。
慈善分享会中,从慈济照顾户的现身说法,引领大家走入他们的生命故事。 【摄影:饶于莉】

2019年5月12日慈济马六甲分会浴佛典礼现场,人人在佛号声中虔诚礼敬,瞻仰佛德,感念佛恩、父母恩、众生恩,期盼透过浴佛,启发心中善念,知恩、报恩、利益群生。

同时,在多功能教室的慈善分享会,从三个慈济照顾户的现身说法中,引领大家走入他们的生命故事,感受他们曾经承受之苦,也体认人间有爱的美好。每一次遇到困境,身边有人扶持,心安了;每一次变好,有嘉许的眼神伴随,更踏实。人生跌宕起伏,却锻炼出坚强的毅力,更勇敢面对未知的人生。

◎ 妈妈心 伴成长

二十一岁的吴莉莉和十七岁的吴美丽,见到熟悉的慈济志工,热情地趋前开心拥抱,撒娇一番,犹如家人般亲昵;而志工眼中,总是流露出疼惜怜爱。她们打从心底把这群志工当作“师姑妈妈”,“因为她们就好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很疼爱、关心我们……”纯真、活泼的吴美丽说道。

志工罗绣甄(左二)在吴美丽(左三)就读的小学任教,获知她家的困境,与其他志工走入这个家庭,提供援助。【摄影:杨秀丽】

回想起八年前,她们因家庭发生变故,与志工有了交集。妈妈黄玉莲在先生交通意外往生后,与两个女儿相依为命,当时获得新山慈济补助生活费。 2009年,黄玉莲找到工作,有能力负担家庭开销,慈济停止补助。无奈在2011年2月,她因为糖尿病、高血压影响视力,加上脚肿,无法继续工作;生病之余,举目无亲,搬回马六甲定居。亲友无法长期济助,唯有向慈济马六甲求助。

当时,志工罗绣甄(慈瑞)在吴美丽就读的小学任教,获知她家的困境,与其他志工走入这个家庭,提供援助,补助生活费和孩子们的奖助学金、辅导孩子们的课业、引导她们正面的人生观、倾听心事化解心结、带动母女走出家门做环保……

每天以泪洗脸的母亲,脸上泛起了笑容;郁郁寡欢、成绩不理想的吴美丽,变得开朗活泼,学习也跟上进度;原本无所适从而逃避责任的吴莉莉,也学习扮演好大姐的角色。

2014年初,黄玉莲再度中风,身体更虚弱,无法照顾自己和女儿,志工与家属商讨,安排妈妈入住安养中心,并协助张罗孩子们的三餐。 9月,黄玉莲不敌病魔往生,志工与家属达成共识,将这对姊妹花托付在释迦院喜心之家(佛教慈善机构创办的儿童收留所)。

虽然已经结案,但这几年间,只要志工有空,都会去探访姊妹俩,彼此间没有生分的感觉。吴美丽回忆刚住进喜心之家时的感受,“当时还不适应新环境,有时候晚上会躲起来哭,担心没有人再关怀我们了……还好师姑(志工)常来探望,没有忘记我们。”

一路看着姐妹俩长大成人的罗绣甄(左二)欣慰她们现今生活安定,懂得向上向善。 【摄影:黄福泰】

现今,姐姐吴莉莉已经出来社会工作;妹妹吴美丽就读中五,并希望能升上大学,将来当一名护士。姐妹俩心里都有一个心愿:将来自己有能力时,也要帮助别人。乖巧的她们很笃定,要做一个好人、多做好事,不辜负疼惜她们的人;因为曾经接受很多人的帮助,更希望把这分爱延续下去。

一路看着姐妹俩长大成人的罗绣甄欣慰她们现今生活安定,懂得向上向善。投入慈济二十余年,罗绣甄回溯心路历程,坚信慈善志业是最直接能够帮助一个家庭。而在别人生命的低潮,为对方带来一线曙光,助他度过难关,将来有能力还能回馈社会,带动爱的循环。

“做慈善可以让做慈济的心不会停下来,见苦知福,就不会有太多的计较和比较;而且是祛除贪嗔痴慢疑五毒的最好方法。”罗绣甄不认为自己是别人生命中的贵人,而是很感恩过程中与对方结了一分好缘。

◎ 长相守 爱扶持

在志工黄秀萍(慈凯)眼中,现年十七岁的桑卡丽(Sankary A/P Muniandy)是一位勇敢的小当家。打从她小学六年级,志工就走入这个家庭,多年来用心陪伴,扶持他们面对生活的困境。

爸爸慕尼安迪(Muniandy A/L Kannan)2014年开始洗肾且患有糖尿病,妻子不辞而别,他逐步卖掉店屋、老家、汽车等,和三个孩子投靠姑姑维嘉雅蕾珠米(Vijayaletchumi A/P Kannan)。当时桑卡丽才小学六年级,必须退学,担起照顾爸爸和两个弟弟的责任。志工帮助解决父亲洗肾和生活费用,也周旋奔波为桑卡丽找寻学校,补助教育费,劝她回校上课。

2016年6月,慕尼安迪再次入院,看着已截肢的父亲无人照顾,桑卡丽再次向学校请假,直到8月4日父亲因病逝世后,才回到学校上课。面临两次休学危机,桑卡丽从来没有埋怨,为了挚爱的家人,就算牺牲也值得。志工对这个家庭不离不弃,提供生活补助、奖助学金,时刻关心姊弟们,为他们排忧解难。

2015年11月9日,志工黄秀萍(左二)与慕尼安迪(中)一家共度屠妖节。【照片:黄秀萍提供】

当黄秀萍在分享他们的故事时,荧幕上父亲的照片,勾起了桑卡丽思念父亲之情,忍不住掉下泪来。父亲生前的教诲依然言犹在耳:别人帮助我们,我们也要帮助别人;能够助人也是一种福报。因此,桑卡丽秉持着父亲的遗愿,至今持续投竹筒扑满捐献。

虽然桑卡丽年纪小,但对帮助她的姑姑和志工的恩情心怀感恩。每一张奖助学金奖状和月捐收据,她都收藏完好,这是她这段日子以来珍贵的回忆。当天也是母亲节,她告诉志工,把打零工的钱存下来,买了一份礼物要送给姑姑,聊表感恩之意。

已完成中学学业的她,因担心经济压力和成绩不甚理想,而决定投身职场。志工鼓励她工作之余继续修读自己感兴趣的烹饪课程,向成为厨师的梦想迈进。

用心经营个案的黄秀萍叙述自己加入慈济初始,就以慈善入门,个案带给她的震撼教育,促使她越做越投入。回首访贫路,她忆起志工王玉兰(慈均)的身教,对她影响甚大。 “庆幸我还有机会在玉兰师姊健在时,跟随在她身边做访视。看见她处理个案的用心,每一个个案都会事先熟读资料,深入了解后才出席会议,并提出其中不足之处。同时也会询问大家的意见,商讨最好的援助方案……”资深志工的经验传承,让黄秀萍在往后经营个案时更加细腻用心,希望提供适切的援助,而案主能够重新站起来,对她来说是最大的回馈。

◎ 真诚心 同理爱

五十八岁的祖葛菲礼(Zolkofili bin Hashim)是一名肾友,2012年获得慈济洗肾补助,2017年因经济有改善而结案,但志工的关怀没有停歇。

志工吴仪荣(惟端)与他分外投契,真诚的陪伴获得祖葛菲礼的信任,愿意与志工分享生活点滴。祖葛菲礼于2017年10月开始停止洗肾,他告知洗肾造成他有压力和恐惧感,又因疲惫带来的呕吐感觉,也造成无法工作。志工劝他听从医生建议,甚至陪跑拜访三间洗肾中心和到医院验血,还安排人医会医生上门往诊。

祖葛菲礼分享与慈济志工结缘的心路历程。【摄影:黄福泰】

在志工的劝导下,祖葛菲礼开始注意起饮食,转荤为素,身体状况逐渐改善,精神也越来越好。他不仅自己吃素,也劝导身边的朋友吃素。同时,慢慢减少饲养鸟儿,改善生活品质,也改善了身体状况。迄今案主的身体情况很好,尿毒素也下降了。

吴仪荣表示:“上人曾开示,要帮忙就要知道对方需要的是什么。帮助的方法不对,不但看不见成效,对方也感受不到我们的诚意。”因此,他常会假设自己是案主,会有何感受?需要什么?针对对方所需给予援助。

慈济慈善除了给予物资补助,也解决案主心灵的苦,志工深入了解案家所面对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协助,让他们自立自强,甚至能够为社会付出。

民众林晓慧从个案分享中,除了同情对方的遭遇,但更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看到精彩的一幕,她用手机拍下来,打算转发给亲友,告诉他们,平常捐的善款,帮助了这些人。她相信积少成多的力量,自己点滴的捐献,融入功德海,发挥了很大的助人力量。

而王丽清听了桑卡丽的分享,感动不已,还特地走向她,给予鼓励和称赞。 “我们的小孩都很幸福,无忧无虑,有机会求学,还能去补习,但她必须辍学、照顾爸爸……”因此,她一边听分享,一边随机教育孩子。她相信孩子们如果在善的薰陶下,培养慈悲心,导正人生方向,因此把孩子送来慈少班,亲子一同成长。

慈济在台湾成立五十三年了,在马六甲耕耘二十六年,上人期许大家,莫忘来时路,步步踏实,在菩萨道上继续精进。

回首当年慈善济贫之初心,彼此分享经营之用心,也让当年没有参与的人,能触动心中的爱与温暖,进而一起以行动实践佛法的道理。

王丽清听了桑卡丽的分享,感动不已,还特地走向她,给予鼓励和称赞。图中为关怀桑卡丽多年的慈济志工黄秀萍。【摄影:黄福泰】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