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父爱重如山

穿上父亲西华用慈济补助开学费用所请购的新校服,孩子们皆雀跃不已,也期待着新学期的到来。 【摄影:覃平福】

“我宁愿自己肚子饿,也绝不去饿到我的八个孩子; 我就算经济不好,也不愿耽误他们的教育……”--西华古玛

 

“你看,这里有三包白米,我都选最便宜的,不用再担心孩子肚子饿了!” 四十四岁的西华古玛(Sivakumar A/L Raman)一边对志工说,一边用力地拍打着白米,脸上尽是笑容。原本捉襟见肘的生活,有了稍微喘气的空间。

2022年3月1日,在志工甫抵达西华古玛的屋外时,发现他的孩子们已经很开心地穿着美丽衣裳,迎迓志工的到来。西华古玛与太太虔诚地拈香膜拜后,他就迫不及待跟志工分享,在获得2月份的补助后,他马上买了三包白米回家。

西华古玛开心地说着:“我这个月拿到马币九百五十令吉,赶紧打去问Mr Lee(志工李勇甫),才知道原来补助金里面包含了三个孩子的开学费用,真的很感谢慈济。从银行领钱后,我就先去买米和干粮、孩子的校服和学校文具,剩下的存着以备不时之需。”

西华古玛很开心地将请购好的文具与课本摊在桌子上。 【摄影:覃平福】
看着新书包、新校服及各科的练习簿整齐排在长桌上,孩子们的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摄影:覃平福】

看着新书包、新校服及各科的练习簿整齐排在长桌上,孩子们的喜悦之情不言而喻。志工逗孩子说,为何笑得这么开心?西华的二女儿腼腆回复:“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穿新校服去上学了……”

志工看着小姐弟开心地翻看新书,欢喜在心里,因为一个简单的助心举动、一份开学补助,造就了孩子们期待就学的情景,也暂时安住了西华的心。

◎ 疫情之下 如何生存

西华古玛来自大家庭,总共有十个兄弟姐妹,从小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还得打工帮补家计,砍树、照顾牛只、清扫沟渠的工作他都做过。二十四岁,他开始在李水吉花园(Lee Chooi Kiat Garden)从事搭建帐篷的工作至今,二十年多年来都领日薪过生活。未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乱了他原本安宁的生活。

经学校提交表格,去年12月,志工初次到访西华的住处。那是一间由货柜搭建而成的木板屋,斑驳掉落的油漆诉说过往二十余年岁月的痕迹,破旧的木板仍努力地撑起这个家。步入客厅,只见两张大小不一的餐桌上,搁着家里唯一的奢侈品──一台老旧的电视机。客厅一角的铁架上搁着简陋的木板,成为了家中神台。

每天早上,西华和太太都会虔诚祈祷。神台上的竹筒,是西华的次子八年前获得新芽补助金时所领取的。尽管简陋,但这里却是西华古玛与太太为孩子打造出的温馨家园。

清晨虔诚膜拜祈祷,启开西华古玛的新一天。 【摄影:覃平福】
“K1K2.0守望相助”纾困计划下的受惠者西华古玛,与家人住在由货柜箱改造而成的木板屋里,虽然简陋却不失温情。 【摄影:覃平福】

当时,西华从腰包掏出十二月的工作记录簿。 “这是我12月的工作记录,工作不到十天,五百块钱都不到啊!”西华古玛脸上满满的无奈。盖因疫情前工作稳定的他,每个月可领到马币两千多的薪水,如今他的薪水锐减,看着八个如梯级般的孩子等他抚养,西华古玛郁结的心情可想而知。

“2020年,老板的生意最惨淡,我不知道那年我是怎样走过来的了,有几个月是零薪水的,幸好这里是老板提供的宿舍,无需还租金以及水电费,不然都不知道要怎样了……”逼于无奈之下,西华曾经向高利贷借贷度日,后来经济逐渐开放,只要他一领到薪水,就马上偿还。生活虽苦,但他绝不以此为借口而拖欠债务。

 “我常常跟孩子说读多一点书,有了知识,至少可以去超市打工,有稳定的收入,不要像我这样辛苦,日晒雨淋的。如果他们肯读,我做牛做马都愿意……”穷困人家的心声,在这个繁华城市的背后,显得如此渺小。

西华古玛工作日薪马币五十令吉,生活拮据不已,他感恩有“K1K2.0守望相助”纾困计划,让他有喘息的空间。 【摄影:许(音包)玲】
家中没有多余的家具,西华古玛的孩子们从小就习惯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享受他们的晚餐。 【摄影:许(音包)玲】

为了一家十口的生计,西华古玛很努力找工作,如果得知隔天没有搭建帐篷的工作,他就到处打听哪里需要散工,获取日薪马币三十令吉至五十令吉不等的薪酬。就算没有获得兄弟姐妹的支援,他都毫无怨言,因为疫情下的每个人都不容易,他将现今面对的这一切视为上天给他的考验,因此他坦言宁愿自己饿肚子,也绝不饿到妻儿们。

“有米大家一起吃,米不够,我可以不吃,我饿肚子没关系,但妻儿们不能。有工作了,早餐买印度煎饼给孩子们吃,手头再松一点的时候,我会去华人大排档买炒面、炒米粉、炒饭给孩子当晚餐,那是他们最期待的了,虽然这种快乐只能一个月甚或两个月才出现一次,但无妨,最重要是我履行了孩子吃‘大餐’的许诺。”西华古玛微笑着说道。

生活或许清苦,但西华古玛从不抱怨,反而庆幸孩子们都健康,能在他眼皮底下成长。十八岁的长子目前是一名跟车员,和父亲西华一样过着领日薪的生活。他对长子语重心长地说着:“我不奢求什么,只希望你们都能交到对的朋友,而不是抽烟酗酒的酒肉朋友……你走对路,前途就光明的,如果走歪路,前途就没了,不是吗?”

◎ 四处打工 换妻儿温饱

西华用以代步的摩多车,经不起十年来的奔波,已经出现故障问题,得花好几百令吉修理,对他来说,这又是一笔额外开销。因此,他积极地找兼职赚外快,以修好他唯一的代步工具。

适逢志工高泉艺(济刚)需要工人协助安装铁架,西华古玛即刻答应去上班。虽然安装铁架不是他的专业,但经过讲解后,他随即收拾心情投入工作中。

西华古玛用以代步的摩多车,经不起十年来的奔波而出现故障,因此他积极地找兼职赚外快,以修好他唯一的代步工具。 【摄影:覃平福】
当搭帐篷的正职没有工作时,西华古玛会积极地寻找兼职赚取额外的收入,确保妻儿温饱。 【摄影:覃平福】

“我以为是搭帐篷,哈哈。但不用紧,就当做是学多一门手艺。我搭的帐篷有时比这个铁架还高的,所以应该没问题。刚刚装铁架的速度,换作平时,我已经可以搭起两个帐篷了!”西华古玛打趣地说着。他跟着老板和工人的步伐,一心只想着今天有工作,有收入,就可以把钱存起来,有需要用到时,不必向老板和朋友借钱。

2月份,西华说,只工作了十一天,一天的工资五十令吉,所以仅有五百五十令吉收入。朋友们知道他收入不稳定,只要有工作机会,就会叫他一起开工。 “坐在家里不工作,谁来给我钱呢?孩子们还小,万一生病了怎么办?家里东西坏了,也需要钱来修理……”西华无时无刻都牵挂着妻儿的温饱,这一份精神,让志工为之动容。

负责西华古玛个案的小组长李勇甫(本吉),为人夫也为人父,在看到西华古玛如此疼惜孩子,为孩子付出时,心里无不感触满满。

“见到西华一家人住在货仓橱柜改成的铁皮屋时,我真的无法想象。这样的屋子如果出现在八十年代,并不出奇。但在廿一世纪的今天来看,对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李勇甫对于西华一家的处境,即同情,又显得难以置信。

看到他们一家十口人的简单晚餐,李勇甫心理冲击不在话下。清炒青菜、咖喱汁及咖喱鸡肉分别装在铁碗里,西华古玛的太太一一将菜肴放进盘里,再由大女儿分给已经坐在地上的弟妹们。家中没有多余的家具,孩子们从小就习惯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享受他们的晚餐。

志工为西华古玛拍下弥足珍贵的全家福。 【摄影:覃平福】
看着全家福照片,西华古玛的孩子们开心不已。 【摄影:许(音包)玲】

“坦白说,我真的很难想象,不论是住处或是这么众多的孩子。我也是一个父亲,本身有四个孩子,觉得养四个孩子都不简单,更何况西华古玛要养八个孩子,但在跟他互动时,发现他疼惜孩子的心,不论是吃或者教育,就算生活很辛苦,还是会给孩子温饱。这些他都很努力去完成,我很钦佩他。”李勇甫说道。

3月18日,志工在第二次家访时,送上洗好框好的全家福照片,大人小孩皆露出开心的笑容,尤其是排行最小的儿子,更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照片,喜形于色,这一幕让决定将照片洗出来送给西华当礼物的志工许(音包)玲很是感动,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圆了西华想要的“全家福”心愿。

父爱重如山,志工深受西华的精神所感动,在他无助时,即时伸出援手,释出关怀与爱,让西华古玛与家人感受到了慈济志工真挚的情谊。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