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疫情重创经济 互助送暖安定力

随着世界卫生组织把新冠肺炎定调为全球大流行,经济、产业、社会冲击如今一一浮现。全球面临一波又一波的无薪假、裁员、失业潮的冲击,根据马来西亚8月最新民调显示,当地民众疫情期间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失业”,尤其低收入群体“手停口停”,往往积蓄只能维持一个星期以内的生活。
首次得到慈济补助,薇妮丝花丽感觉不好意思,志工劝说,终于让她感恩接下纾困金。 【摄影:罗秀莲】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3月初蔓延后,马来西亚政府从2020年3月18日实施行动管制令,大部分行业都无法运行,导致4月失业率攀升至百分之五,5月进一步恶化至百分之五点三,更写下三十年来最高纪录。

由于进入锁国政策,旅游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等几乎停摆,间接迫使许多企业在4月关闭,和前途茫然下裁员,导致失业人数飙升。 6月进入复原式行动管制令(RMCO),但疫情已影响各经济层面,马来西亚社会保险机构(SOCSO)指出,受疫情影响,马国今年新增的失业人数将近九万人,平均每个月有约一万人饭碗不保。

“目前有约一百万人需要就业机会。”该机构主席莫哈末阿兹曼(Mohamed Azman Aziz Mohammed)指出,从今年3月至10月22日,有八万九千多人被裁员而向大马社会保险机构登记失业。其中一百万名失业人数中,包括五十万名失业的青年及三十五万名毕业生;同时,约二十万在国外工作的大马人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而回国。

◎ 疫情 全家陷困境

马六甲慈济志工在5月行管令稍微解松后,开始走入各社区邻里关怀,提供需要的援助。 7月规划和推出为期两个月的“慈善纾困计划”,10月因疫情严峻,随着许多州属开始恢复实施有条件行管令,工业活动需按照严格标准作业程序运行,许多行业仍持续受行管令冲击,失业率维持在百分之四点七,居高不下。因应整体经济环境之所需,慈济将该计划延续并改善提升为“慈善纾困计划2.0”,持续关怀因疫情影响生计之家庭。

慈济推动“慈善纾困计划2.0”,走入人群,持续关怀因疫情影响生计之家庭。图为慈济志工在武吉波浪夜市前摆设摊位作宣导。【摄影:戴秉汶】

志工走入各社区向民众说明和宣导,四个多月来陆续援助三百六十二人,期待透过有形的金钱援助,与无形的关怀,陪伴受困家庭度过短暂的难关。其中,10月底志工在武吉波浪社区摆摊宣传慈善纾困计划,一位民众请志工务必等他回来。志工陈德祥(济祥)回忆说:“当时等了很久,最后看见他热心地带着因疫情生活陷入困境的两位朋友来提报。”

初略了解情况,11月2日志工上门一一拜访,以便深入了解每个家庭的状况。其中一位陈诗裕先生,获悉六十三岁的他原本受雇于旅游区的水果摊贩,专门贩卖水果特产给游客,每月收入约一千五百令吉,生活无忧。无奈因疫情3月政府实施行管令(MCO),雇主暂停营业,之后游客大减,进而失业。疫情导致骨牌效应,在吉隆坡某娱乐中心当行政人员的大女儿,3月也失业,即便拥有大学文凭,但景气不好,八个多月来还是无法找到工作。二女儿在新加坡百货公司工作,因疫情减薪。二十一岁的小儿子,疫情前在餐厅当服务员,同样面临失业,目前打临工,孩子们皆无能力协助家里的经济。

“失业后,朋友介绍我去美食小贩中心打散工,省吃俭用日子还可以过。怎知9月不幸中风,右手无力,视力模糊,无法再工作赚钱,顿时收入为零。”陈诗裕诉说生活的无奈。

陈诗裕(中)一家受疫情影响失业或减薪,他又遭逢中风无法打零工,因而向慈济求援。 【摄影:颜玉珠】

全家老少受疫情影响而失业或减薪,生活已不易,此时身体健康又出现问题,家计全靠失业或减薪的孩子,每月五十和一百令吉等微薄和不固定的家用,生活陷入困境。志工杨媄茱不忍地表示,妻子时常往返娘家照顾生病的母亲,为了节省开销,陈诗裕拖着身体日日烹煮三餐。

◎ 关怀 安定的力量

经评估,慈济给予这个家庭为期三个月、每月五百令吉的纾困金。 11月24日,志工带着纾困金上门,陈诗裕非常感动和高兴,眼中流露出感激的表情不断地道感恩说:“你们真的很好,谢谢慈济!”生活因为慈济纾困援助而暂时松一口气,陈德祥进一步关心他的身体状况,并鼓励他多活动筋骨,但也要防范再度中风的风险,更主动邀约载送他到慈济义诊中心看诊治疗。

言谈中获知陈诗裕将慈济的援助与子女分享,志工感受到居住在外地的子女放下担忧的心,也减缓他们经济的压力。当12月志工再度来访,看见陈诗裕右手可以完全往上举起,又听闻大女儿找到工作,儿子因应年关将近开始贩卖一些年货增加收入,志工一行人无不感到欣慰。

陈德祥表示,慈济纾困计划不仅仅是救急,同时协助一家逐步安生活、安身、安心。杨媄茱也开心地附和说:“纾困援助计划目的就是舒缓家庭的经济压力,持续给予家人安定的力量,进而能安心地寻找新生机,帮助一家度过疫情的艰难时刻。”

近来此社区新成立每周一次夜间环保回收活动,陈德祥鼓励陈诗裕出门做环保,与大家聊天纾解心情也可以帮助身体做复健。陈诗裕开心允诺并频频道谢,慈济的爱与众人善心,安顿他们一家的身心灵。他也将爱心化为行动,每个月尽微薄的心力捐款帮助其他受困者。他说:“我生活省一点过得去,有能力可以帮一点就帮。”

陈德祥(左一)和杨媄茱(右一)与陈诗裕分享慈济证严上人,和竹筒岁月缘起故事。【摄影:颜玉珠】

陈德祥和杨媄茱听闻欢喜地与他分享慈济证严上人,以及竹筒岁月缘起故事,让陈诗裕更能体会点滴善心汇聚,形成一股助人的大力量。杨媄茱也勉励陈诗裕说:“布施不分贫穷贵贱,也不只是钱财上,期待他能运用身体一起做环保,守护大地,资源变卖也是助人的来源之一。”

◎ 半薪 沉重的家计

“MCO(行动管制令)之前,以当时的薪资,我想,即使父母不工作,我也能支付家庭的一切费用,但是一场疫情,一切都变了。”今年二十四岁,工资只有逾千令吉的卡莱瓦妮(Kalaivani A/P Velasamy)平时省吃俭用,除了一般开销,每月强制储蓄二、三百令吉,年轻女孩也会爱漂亮,但一件十多二十令吉的衣服也要考量许久是否购买。

六年前父亲遇上车祸,行动不便、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电单车也毁了;当时十八岁的卡莱瓦妮开始当家,在一间酒店做着轮班制的行政工作,每天步行十分钟去上班;母亲薇妮丝花丽(Vigneswari A/P KC Palanisamy)在一间律师楼做清扫,母女俩胼手胝足,日子还过得去。

今年,卡莱瓦妮原计划贷款买辆小车代步,不料元月律师楼开始慢慢减少母亲的工作次数;3月即传来政府实施行动管制令消息,母亲失业待家至今,卡莱瓦妮在家一个月后复工,也只能得半薪,不但车子的贷款申请无法通过,还必须动用每月储蓄,或做些杂工来帮补生计。

12月2日,志工刘木兰等人到访,女儿上班去了,薇妮丝花丽接待,与志工讲述他们一家与慈济的因缘。【摄影:罗秀莲】

“过去有母亲一起分担家计,但是现在只有我一人,家计少了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令我感觉负担很重。我要缴付租金、父亲的药费、保险费、弟弟上课的网络费用等等,我唯有在食物方面节省——多购买面粉、方便面、米粮等耐久的食物。”

即便如此,她也不向社会资源如慈济寻求援助;因为自己不是最辛苦的人,只是长时间的欠缺让情况加剧,周边还有更苦的人需要帮助。反倒是细心的慈济志工,在行管令期间到家家户户关怀时,敏锐察觉到她们一家的状况并记录在案,当慈善纾困计划2.0展开,志工再度上门关怀,得悉女儿半薪,立即为他们做出申请。
 
◎ 感恩 爱的善循环

12月2日,志工刘木兰(慈霈)等一行人将纾困金马币六百令吉送上,卡莱瓦妮工作去了,母亲薇妮丝花丽在家迎接。志工抬头看见墙上有观音竹、竹下是观音菩萨像,旁边有甘文烟炉,炉前供奉着慈济福慧红包。

原来薇妮丝花丽的丈夫为一慈济志工打工,因而认识慈济,每月夫妻俩骑电单车到慈济的一个环保点付出,或到慈济园区帮忙。福慧红包便是参与慈济岁末祝福活动所带回来的,因为珍惜及感觉神圣,被供奉在神台。

此外,她们家里也有小钱行大善的慈济竹筒扑满,一家四口曾经每月捐献马币四十令吉护持慈善。今疫情首次得到慈济补助,薇妮丝花丽感觉羞涩说:“好像是过去的付出,现在要拿回这样。”志工劝说,过去她捐献帮助贫困者,曾与许多人结下好缘;如今她陷入困难,大家回过头来伸援,这是一种互相帮助、善的循环,终于让她感恩地接下志工送上的纾困金。

12月26日,志工发放纾困金,并关怀薇妮丝花丽一家近况。【摄影:张福倚】

晚间从母亲手中接过纾困金,正在挣扎所得薪资、该先支付哪些款项的卡莱瓦妮感到非常惊讶。她问母亲说:“慈济怎么会知道我们的辛苦?我们没告诉慈济人,他们怎么察觉我们的困难?”母亲告诉她志工贴心和细心之举,并说:“这就是好心有好报,我们过去所做的好事,如今得到善的回报。这分善心,就像慈济的竹筒岁月,一毛、五毛一样,点滴付出,因此种得好福缘。”

“我想告诉慈济人说'Thank You Tzu Chi so much',我没想到多年前我们在护持慈济,现在是慈济回过头来帮助我们。”卡莱瓦妮感激这笔钱帮助她减轻许多生活重担,更感受到志工关怀,看见她们的辛苦,主动为她们申请补助,这分用心,足以让她们一家感念铭记。相信不抱怨、坦然接受现况的她们,一定能安然度过危机。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