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视你如家人 陪你成长

完成修缮屋子后,陈婵娇(左一)及志工们与照顾户林素清(左三)、儿子许伟雄(左二)一起合照。 【摄影:卢俊辉】

人生路虽崎岖不平,慈济志工一路陪伴,如家人般的关爱与教导,安住照顾户的身心。从学习付出中,去扭转自己的业力,逆增上缘助成长。

“阿雄啊,拿一个塑料袋来装这些铁丝。”

“小心你的手,这些都是生锈的铁丝;你不可以用手这样按下去,万一铁丝断了,会割伤手的,下回要戴手套。”志工陈婵娇(慈曜)暖语叮咛。

屋顶上的天线杆被风刮倒,压破了厨房的屋瓦,逢雨必漏,房间的墙也破旧了,对住在屋里的林素清一家不但造成极大的不便,安全堪虞。

志工勘查其损坏程度,备妥材料,于2019年7月12日,到照顾户林素清的家协助修缮屋子。卸去天线杆,将损坏的屋瓦拆除,换上新的锌瓦、维修房里的板墙,打造一个安居的“窝”。虽然有些志工不是专业的工匠,但大家还是配合协助工作;有些在下面搬抬材料,有些则在屋顶上敲敲钉钉。

而陈婵娇则与林素清的儿子许伟雄(又称阿雄)一起收拾屋旁被拆下的铁丝,一边叮咛他要注意安全。她表示七十八岁的林素清年纪大了,靠助行器行动;而中风的许伟雄,行动也是一拐一拐地。所以,居家环境的安全不容忽视,志工协助修缮义不容辞。

2019年7月12日下午,志工到照顾户林素清的家协助修缮屋子。 【摄影:卢俊辉】
志工陈婵娇(右)与许伟雄(左)将生锈的铁丝装进回收袋里。 【摄影:江妙珍】

◎ 成长路上有大家

“爱要长期滋润,一点加一滴,长长久久地滋润着心地。”证严上人教众,要把慈善做得更扎实、更彻底,就如同点点滴滴持续灌溉,即使水量不大,也能让土壤湿润而有生机。

2009年,志工走入林素清的家庭,给予生活及物资补助。当年,她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肿及心脏衰弱,无法全职工作,两名孩子一时也失业在家,她只能偶尔靠帮人修补一些衣服,赚取微薄的生活费。

一年后,获得福利金的补助,林素清向志工表明,慈济可以停补,但眼看孩子没有朋友,时常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她希望志工给予关怀与陪伴,让孩子有个活动的空间可以与人有互动沟通。

林素清说:“我叨念他,他会不高兴的。”孩子也有不听话的时候。

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妈妈商请陈婵娇协助关心及教导孩子。因为有爱的存款,孩子会把志工的话听进耳。

“有志工帮我一起教导他,让他明白是非对错,我很放心。”林素清感动于志工把他们当成一家人,只要孩子的行为或态度稍有偏差,及时纠正及关怀。

◎ 百岁老母心挂儿

慈善与医疗结合,兼顾照顾户的身心灵健康。志工除了每月到案家拜访,也视他们的健康情况,协助载送照顾户来会所看诊。因此,每个月的义诊日,林素清与许伟雄母子俩都会来参与。这一天他们可以出外透透气,接触人群。

除了可以理发、看诊,母子俩还可以跟其他人见面聊天,彼此加油打气,时间很快就过去。林素清说:“来这里很热闹,有很多人可以讲话。”她为人知足,勤俭持家,尽管行动缓慢,不能久站,她依旧坐着煮饭给孩子吃,一家吃得健康又节省开销。

志工为照顾户林素清修剪头发。 【摄影:黄渼珍】

她辛苦劳碌了大半辈子,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无法帮到孩子们,加上年纪大了,健康又不好,心有千千结;志工时常开导与鼓励她,凡事往好的方面想。

义诊日,阿雄来理发、做物理治疗,林素清悄悄地告诉志工,义诊的前一两天,阿雄都会较少抽菸,因为他担心志工闻到身上的菸味。

平时有在做资源回收的阿雄当了会员,每个月头,都会主动将功德款交给志工。陈婵娇表示这些年来,虽然他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但都不曾忘记助人的事,哪怕金额不多,但可贵的是,他有这颗善心。

每逢义诊日,志工卢俊辉(右一)与陈婵娇(右二)都会协助载送照顾户林素清(右三)与许伟雄(左)到会所。 【摄影:江妙珍】

◎ 推他一把的力量

长达近十年的岁月,志工不离不弃犹如家人般的陪伴。陈婵娇说:“阿雄个性比较被动,需要在后面推他一把。”她视阿雄如弟弟般,盼他能成长及改变。

每次看到他有进步,志工都深感欢喜与安慰;虽然进度是渐进地,但都是一种鼓舞。

阿雄非常感激志工这些年来对他的关怀。他说:“陈婵娇师姊总是叮咛我要乖、对母亲要尊重、不可以抽菸、要照顾身体……”虽然他常常觉得有些唠叨,却很受用,努力去改变,更能体会志工的用心及善意。。

而陈婵娇的同修卢俊辉(济曦)每个月都会载着母子俩前往会所义诊义剪,他把握在车程的时间,除了关怀许伟雄的生活起居及健康,也积极鼓励他做环保。

卢俊辉带动他到环保点做环保,让他对环保产生了兴趣,2017年开始,行动不便的阿雄开始走出户外,在散步之际,沿路把住家附近能回收的资源一一捡起来,再加以整理及分类,然后放在屋后的一个角落,变卖了也有一些零钱可用。

因为担心,以及顾虑安全的问题,刚开始林素清反对他去捡资源,经志工加以劝说及开导,表明让孩子生活有个寄托,不会浪费时间,又可以当作运动来锻炼身体,这才让老人家放心。

当知道麻坡要建静思堂,他把资源全数捐给慈济;他觉得虽然不多钱,如果自己用也很快就会用完,可是捐出来,可以让更多人受惠,更有意义。 2018年的岁末发放,许伟雄上台分享,鼓励大家一起来做环保,除了可以爱地球帮助他人,更可以运动当复健。

不要只看绝望,而要看到希望。志工持续地关怀与鼓舞,照顾户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情,卢俊辉与陈婵娇这对菩萨道侣,为黑暗的角落提灯照亮他人;夫妻俩自度度人,付出不求收获,终将看见陪伴的力量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