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真心为孩子 我愿意学习

要开始设计2019年教案了,慈济马六甲分会亲子班、慈少、慈青、教联会和大爱妈妈课务队辅团队, 先举办一场教育工作坊,敞开心胸、相互取经、自我充实,一起为明年亲子班、慈少课程教案作准备!

 

开始设计2019年亲子班和慈少班教案前,慈济马六甲分会教育团队举办工作坊,学员自我学习,思考问题和对策。【摄影:罗秀莲】

上课了!学生最怕老师讲课闷、瞌睡虫来袭;这一次教育工作坊,讲师们抛开单向互动、长时间讲课、给予的方式,反让学员进入小组、互相讨论、学习,发现问题,思考对策,完全把学习主导权交还给参与者。

在破冰环节,每一个人都需先想切身想要提问的问题,再分别饰演学生和老师角色,由学生来“请问老师”,老师需给予三项对策,两个回合后再互换角色。过程中,有“老师”专注聆听问题;有年轻“老师”面对年长的学生,收敛起活泼变稳重;也有像好姊妹的师生,把握机会倾谈心事……

“学生”问:“请问老师,现在的学生都很没礼貌,怎么办?”“老师”回答:“先以身作则,自己对学生要有礼貌,学生对大人才会有礼貌。”

没有批判,只有真诚对话,带动环节的主持人吕嘉嘉(慈曦)透露,许多选择自我了结生命的人,常因困扰却不懂得或不选择透露,造成无可弥补的伤痛。她说:“不要把问题当儿戏,身边人有困难,我们可以给方法,我们也可能是别人的老师,做他人生命中的贵人。”

慈少课务余瑞芳(慈锽)分享体会:“遇到问题时,不要害怕,也许我们无法马上得到解答,只要勇敢提出询问,我们身边处处是贵人。”

大爱妈妈林慧玲赞同说:“每三个答案当中,总有一个自己意想不到的答案,只要打开心胸,诚恳对待,即使是小孩,都可以成为善知识。”

马六甲教育团队分成四组,进行脑力激荡,提出问题、进行归类,再寻思对策。【摄影:罗秀莲】

◎ 柳暗花明又一策  

对一项活动投入越深,越发现有问题,问题有哪些?披露以后,又有何思考对策?

出席工作坊的马六甲教育团队,分别有来自亲子班、慈少、慈青、教联会和大爱妈妈成员,大伙儿拆散分成四组,进行脑力激荡,为教育团队提出问题、进行归类,再建议对策。

限时内,各组学员洋洋洒洒写了一堆问题;把重复、同样类型的问题作归纳;大众再一起投票,将最能马上处理的关键问题取出,一起思考对策。

当各人陷入脑力苦战中时,主持人再把学员分成两组,进行两回合对谈。第一回合是“Problem Talk”,第二回合是“Solution Talk”。

“Problem Talk”针对学员面对的问题提问为什么?谁造成这个问题?谁该背负责任?还有什么其他因素等等,将困难点无限放大。“Solution Talk”也不容易回答,因为学员要针对自己的现况评分,为期待达到的成效设想落实方案,估计会面临什么问题,如何克服及下手处理等等。

“Problem Talk”一直思考“why”会让我们框在问题内不停打转,行动变得迟钝;相反的,“Solution Talk”帮助我们系统性地整理问题,一直思考“How”让我们比较容易采取行动。“这也是20/80黄金法则——我们应该花百分之二十时间探讨问题,百分之八十时间想解决方案。”主持人强调。

柳暗花明又一“策”,四组学员再坐下来,重新探讨对策,用更正向、务实的方式,试着将“为什么会这样?”改成“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寻找资源、避免错误,让方案执行得更顺利。

硕士生程嘉乐数年前尚是大专生时,得到慈青学长的关爱呵护,稳住了慧命幼苗;今回来带动慈青,把同样的关怀带给年轻学子。今天的脑力激荡环节,她说,这样的互动方式很好,集合教育组各人的想法,所思考出来的问题与对策都是大家的心血结晶,而且是大家认同的。“所以我想,一个人愿意执行与否,关键在于对方是否了解情况及参与规划,促使执行意愿更强。”

程嘉乐(右)认为脑力激荡环节,集合教育组各人的想法,间接加强执行力。【摄影:罗秀莲】

◎ 阅读深动力

年轻或年幼时,我们是否很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想要做一件事,却遭到反对而期望落空?

有学员说,小时候居住的环境,就像电影《七十二家房客》般吵闹混杂,小小空间多重使用。这种情况让小时候“学钢琴”的梦想彷若天方夜谭,但是她学习心念很强,长大工作有能力后,自己找老师上课。

也有学员分享,年幼时一回想要跟着妈妈外出,但是妈妈脚踏车上已经载满物,推开不让她跟随,不明所以的她哭着在后头跟了一段好长的路途才悻然走回家,长大后回溯才明白原因。

也有学员说,小时候从来没有自己的鞋子,促使长大后一直买鞋……走入生命探索内在,感受深刻,大伙儿更有共鸣。接着主持人分享《心教》书籍中〈躁动的青春也有宁静〉篇,讲述阿健老师在孩子向家长要求三百元买书不得要领,因此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及与妹妹为了电脑而大打出手,也认为妈妈比较疼爱妹妹,过程中,引导孩子了解“期待”与“爱”不一样,家长不给予三百元或许有其他原因,但是“期待落空”了,并不代表他们“不爱”自己。

以上是《阅读深动力》书本中讲述“萨提尔模式的体验性引导”,推荐给课务组在设计明年教案时,在静思语五段式教学,还可“融入体验与多元观点的说故事法”加深印象。所谓“体验性引导”,就是进入每个人的生命体验,在阅读前,先举例听听大家说说自己的故事,让大家在轻松情况下,进行人生观念和经验对话。接着在说故事悬念处结束,引发兴趣,阅读文本。

有年轻人表示:“我现在不看书了,看Youtube比较快。”要引发孩子兴趣,是直接把书交给孩子,还是花时间做铺陈比较吸引?其重点不在导读书本,而是让学员回顾自己的生命,感受自己的感受。而且,举例的问题和故事,必须和生命有关系、有链接,才能加深大家的印象。

带动慈青的郑帏仑(惟仑)到课程尾声依然记得三百元的故事。他说,记得2015年他在台湾慈济医院接受治疗,台湾志工担心他饿着了,晚上还另外打包餐食,令他感动不已。但是志工提醒他,父母每一天为自己准备餐食,你有没有感恩对方?“我们常常被外人偶然的付出而感动,却对身边最亲近人的付出感到理所当然;志工的话让我铭记于心。”

慈少队辅赖淑玲(左二)从课程中学习到不少和孩子互动的方法,希望可以改善亲子关系。【摄影:罗秀莲】

◎ 教案课程设计需知

教育工作坊除了以上课程,也设有“当我们童在一起”环节,每一组在限时十五分钟内设想出“谨言慎行”、“天地告急”、“鸡同鸭讲”和“缩小游戏”的游戏与规则,激发潜力,让人看见种种可能,也为明年教案设计做准备。

接受英语教育的慈少队辅赖淑玲透露,课程令她反观自己是否真正了解孩子?不曾与孩子有过深谈的机会,甚至有些问题,是她没想过、也不曾向孩子提问的。因此,她学习到不少和孩子互动的方法,希望可以改善亲子关系。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面向,有些在脑力激荡环节、有些是导读环节,也有是游戏环节,每一个人摄心的部分不同,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做出调整,一种方式走遍,让人容易失去新鲜感;但我们的挑战是,怎样响应时下需求,又能融入佛法和教育?”同仁黄婉琦(懿琦)在课程总结时,作出以上提问。

未来的年轻人,必须具备四大能力:会思考、表达、自主学习及面对未知变局。当每一个人都能上网学习,老师不再扮演教导而是教练角色,甚至学校的学习也做出了改变,灌输知识之余,启发孩子更多潜能。 

因此,这次课程设计尝试以工作坊形式进行,初步引领学员取回学习自主权,一起思考问题,也思考对策。

清楚自己的定位,教育的定位和使命,真心陪伴孩子,让孩子在竞争强烈的环境中保有一席立足之地;为此,在场的课务和队辅都愿意继续学习。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