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人参与朝山,不仅为自我修行,更为法脉传承与弘法利生。这些志工的身教,以及新一代慈济家庭的接棒,让人看见行菩萨道的坚定与延续。
2025年4月18日清晨五时许,两百一十五人聚集在慈济古晋支会,列队整齐,收摄身心。随着佛号响起,众人三步一拜,朝山正式开始,为迎接慈济五十九週年庆揭开序幕。放眼望去,长长的队伍中,多是身穿慈济制服的志工,蓝天白云与灰衣白领交织其中,点缀着素雅或鲜明的衣着,如一幅静谧却充满力量的画卷,在晨曦中缓缓展开。

◎一念心诚 无路不可走
慈济志工王秀娟(虑钊)虽身有不适,却依然坚定地参与朝山,只因心中始终挂念着“传承”。她认为,唯有以身作则,才能带动更多人一起来参与。
因背部曾受伤,手臂也常有麻痛,朝山当日,她曾怀疑自己能否跪拜?然而心念一转:“只要虔诚,我相信自己做得到,也相信佛陀,相信上人。”她毅然投入跪拜队伍中,圆满朝山心愿。
她说:“上人靠着他的心力, 带病说法,我们也应该承担这分心力,尽自己的本分,做得欢喜、法喜,他人看了才愿意一起走这条路。”
每一拜,她都反观自我、忏悔往昔。尽管气喘,但看到身旁有许多人同愿同行,她便感觉力量倍增,佛号声也唱得更加洪亮,法喜充满。
她深信:“五浊恶世,就是要更多虔诚的力量。”她用行动告诉大家——只要一念心诚,信愿坚定,就没有走不到的路;正如这条菩萨道,只要方向正确并勤于行道,便是一生无悔的依归。

◎三代同行 法脉绵延
在朝山中承担维那悦众中“悦众”一职的黄信荣(惟拓),从年少时便走在慈济路上,一路与慈济相伴成长。母亲与妻子皆为慈济志工,后来育有两名儿子,也一同参与慈济活动。三代人,在这片充满善念的园地中互相陪伴、共同学习,让慈济成为一家人生命中的共同语言。
今年朝山,一家五口早早就来到这个无比熟悉的“家”;唯一不同的是,两个儿子首次进入跪拜队伍。
大儿子黄敬德在活动开始前,意气风发地说:“我今年要跪拜!”弟弟也随哥哥一起,两兄弟说到就做到。尽管事后直言“手脚好酸痛”,但他们咬紧牙关撑到最后,完成对自己的挑战。黄敬德开心地分享:“感觉其实还不错。”
身为爸爸的黄信荣则感慨地说:“孩子长大了,多给他们机会体验,培养他们的佛心与信心。”他也分享,两个孩子即将在浴佛典礼上演绎〈跪羊图〉他笑言:“以前还没有孩子时,是我站上舞台表演,现在换他们接棒了。”
朝山一结束,身为浴佛典礼协调的黄信荣便马不停蹄地前往浴佛会场勘察场地;之后,又赶紧送孩子回到会所参加〈跪羊图〉的彩排。妻子则先载送妈妈回家,准备赶在当天下午搭机,前往民都鲁支援当地的祈福感恩会……
岁月流转,在这个慈济家庭中,不变的是对慈济志业的守护与传承,代代相传的不只是信念,更是爱与使命的延续。


◎燃烧的蜡烛 照亮的初心

慈济古晋支会负责人温美丽(慈洋)在朝山活动中,看到从长辈到年轻面孔、甚至还有初来乍到的新朋友,令她深有感触地说:“很感动,也很开心,尤其是看到年轻人,慈二代、慈三代都出来了!”
尽管因为年龄和健康的关係,温美丽无法再加入跪拜队伍,但她仍不愿错过每一次的因缘。“我们就像燃烧的蜡烛,不知何时会熄灭,所以要把握机会,能走就走,不能带走的,就放下,让更多人看到才会愿意一起来。”
每一拜,她都默念上人的三愿——祈愿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朝山对她而言,不仅是为天下祈福,更是在学习降伏我慢:“拜就是要弯腰,就像人生,不能凡事逞强。正如上人教我们的——要说‘他、你、我’,要把‘我’放在最后。”
她续称,加入慈济改写了她的人生剧本:“感觉到我的人生没有走错,这个方向是对的。”放下身段、敞开心胸,就能在点滴中体会不一样的感动与力量。
●
朝山,是心的旅程,更是家的方向。这些故事,拼凑出一幅幅慈济大家庭里动人的景象,让人看到——爱与善的信念,一直在路上。
注: “维那”与“悦众”是佛教进行法会仪式中,执掌法器的两位执事,维那立于右方,执掌的法器名为“引磬”,唱诵梵呗时,起腔引领大众唱诵,悦众立于左方,执掌的法器名为“木鱼”,与维那皆担负梵呗节拍调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