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舞台上的演绎 舞台下的人生

剧里的锺志维在失去双亲后、愧疚不已的他声声呐喊,但已唤不回双亲。【摄影:林佳谋】

“之前,我不想把内心世界像书本一样摊开;然而,站在舞台上,随着角色的演绎,我再也无法伪装;我要释放自己,我要与自己和解……”
——锺志维

锺志维(惟晟)在舞台上,一会扮演为儿子撑伞的父亲;一转头又换身份、饰演叛逆的儿子,最后则是扮演愧疚的儿子,对着已失去父母身影的空荡荡椅子,撕心裂肺的哭喊也唤不回父母……

◎ 埋藏在心灵深处的伤痛

2025年5月17日,八打灵再也(Petaling Jaya)及白沙罗(Damansara)两个大社区(简称北二)志工于Menara KEN TTDI举办浴佛典礼,除了让会众恭敬浴佛外,也将经典《父母恩重难报经》中之〈子过〉及〈终曲〉配上两首歌曲〈跪羊图〉及〈最美的笑容〉,略作改编后并以《浩瀚父母恩》经藏演绎之名,搬上舞台。

一幕幕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心声,透过歌曲与演绎,重现孝道的精神,唤醒人人“行善、行孝不能等”的觉悟。

一曲〈跪羊图〉配上手语,拉开了《浩瀚父母恩》经藏演绎的序幕,让经藏里的孝道精神再次出现在观众眼前。【摄影:蔡梦萍】
一幕幕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心声,透过歌曲与演绎,重现孝道的精神。【摄影:林佳谋】

身为剧中三个角色,锺志维(惟晟)虽肩负吃重的演出。然而,他坦言,当一接到这部舞台剧的编导张琛如(懿洸)的邀约时,他本能地想拒绝,他觉得自己无法掌握为人父和为人子的角色。但在得知演员难找的情况下,他无法狠心拒绝,便答应试试看。

在开始彩排时,他发现剧中角色与自己的背景很贴切,这对他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因为要把内心最不想被挖掘的伤心事重现舞台上,那分压力让他无法喘息。为了逃避,他向编导表明:“我真的不想演了;我不想再面对过往经历的一幕幕,对我来说,太残忍了。”

尤其是剧末,他站在台上,望着失去父母身影的空椅子,大声哭喊着。那一刻,他几乎无法承受内心翻涌的悲痛,埋藏心底的伤疤也再次被掀开,往事更是历历在目。

那是他十五岁那年,目睹父亲在他面前不断呕吐。当父亲被送去医院,医生证实是爆血管,还来不及治疗,第二天父亲就往生了。

他无法忘记当初的无助、害怕和伤心。然而,年少的他把所有的悲痛深藏心底,他觉得身为儿子的自己必须坚强,不许掉泪和难过。他表现得很冷静。母亲对此不理解,觉得他没有感情,是铁石心肠的人。他也不解释,独自默默承受所有的误解。

“其实,在缺乏父爱的成长岁月里,我是非常自责的,当年看到父亲呕吐,我怪自己不懂急救措施,如果懂得急救,父亲也许就不会往生。”这分内疚和伤痛藏在心中年复一年。

如今,四十八岁、单身的他,心中始终有道跨不过的坎。所以站在舞台上,无法抑制往事赤裸裸地涌上心头,令他难以面对而想弃演。

饰演不孝子的锺志维(左二)与妻子同享富贵,抛弃白发苍苍的双亲。图示彩排阶段,演艺人员都在酝酿情绪,尽情投入角色。【摄影:林佳谋】

◎ 放下 是善待和放过自己

锺志维很感恩所有演员和编导在他情绪不稳时给予包容,也在他想放弃时给予鼓励,更重要的是,在彩排当儿,一幕幕剧情、一声声唱诵,似乎在一遍遍洗涤他的心灵,最终令他心念一转,有了一个决定:

“父亲往生已经三十三年了,我何不趁此演绎的机会,把往事像书本一样摊开来,藉此好好释放自己,并和以往的内心世界做告别。”

他不再抗拒往事涌现,他学习用佛法来开导自己:“父亲的往生是父子缘尽了,各人业障各人了。”这么一想,心中的愧疚仿佛一点一滴的减轻。

对锺志维而言,佛法真的能洗涤心中苦,他难忘自己三十岁那年,因一位慈济志工的邀约,走入慈济,成为志工,也在那年首次参加“三节合一”的浴佛典礼。

典礼上,他随大众在唱诵《祈祷》歌时,双手举高地呼喊:“佛陀呀!……”的那刻,眼泪突然滑落脸颊,藏在心深处的委屈、伤心和无助,如决堤般倾泻而出。

“那时,我才发现自己仍有悲心,并非铁石心肠。我也问自己,为什么要压抑情感,为什么要苛责自己?”

为了寻求心灵上的平静,他常常聆听上人开示。在开示中,上人教导要有慈悲心、感恩心、包容心,要相信因缘果报、要用父母给予的健康身体做好事,不要糊里糊涂过完此生等等。他都聼进去了。而上人阐述孝道的真谛,也让他体会到母亲的心。

他坦言,自己脾气不好,与母亲发生口角时,可以一整年不与母亲讲话。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赋閑在家的他学会煮饭,虽然初初下厨,煮的不好吃,但母亲却对他说:“你已经长大了,会照顾自己了。”那一刻,他才恍然,母亲在担忧他不会照顾自己,看到他会煮饭竟感到欣慰。他感受到母亲是深爱自己的。

因此,当他站在舞台上,凝望大腹便便的“妈妈”和小心呵护的“爸爸”,听着〈终曲〉里一句句:“……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不问自己问儿健,这样的恩情难舍也难断……”让他想起母亲,不由流下忏悔的泪水。

“从父亲往生那时起,我就不应该伪装自己,这样反而让母亲担忧。我现在学会要善待自己,也要勇敢的对母亲说声对不起。”

他深深感恩母亲不但关心他,也会鼓励他:“不要担心我,我会好好照顾自己,你去做慈济、去做好事吧!”。

虽然说人生如戏,然而,对锺志维而言,台上的演绎与台下的人生互相交织,是一场释放自己、走出阴影、积极面对未来的心灵洗涤。

锺志维(左)在剧里失去双亲后,回忆起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父亲养育的恩情,不由痛哭流涕,情难自禁。【摄影:蔡梦萍】

◎ 爱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

六十六岁、单身的黄明珍(慈襄)在舞台上饰演一位老母亲,由于未有为人母的经验,要诠释老母亲的角色对她来说是一次崭新的挑战。

“之前在慈济的活动中,我也曾演过舞台剧,但都是轻松、诙谐的角色。这次要饰演被儿子、媳妇抛弃的老母亲,是个充满悲苦的角色,所以要不断揣摩动作、表情,真的不简单。”

尽管她和姐姐一同陪伴八十九岁的母亲生活,她平时也会关心母亲,却没有特别留心母亲的言行举止。

这次为了演好老母亲的角色,她格外留心观察母亲的一举一动,才真切地感受到母亲走路越来越慢,吃饭时间变长了,记忆力衰退了,她看见母亲真的老了。

因为深入观察,黄明珍才清楚,当母亲身体不适时会有哪些动作与表情,也因此逐渐体会母亲内心的感受。彩排时,她不仅掌握角色的肢体动作,更能在不同场景中自然流露出角色的情绪。

饰演老母亲的黄明珍(左)与饰演老父亲的谭清吉,两人把被儿子、媳妇抛弃的心酸,演得丝丝入扣,引起观众的共鸣。【摄影:蔡梦萍】

当她饰演被儿子与媳妇抛弃的场景时,无奈的悲伤尽露脸上;当演到要照顾生病的丈夫,拿在手里的药瓶却不慎掉落,她扑在地上捡拾四散的药丸,脸上的彷徨无助真实表达了内心的苦楚。

每每彩排完毕,她都体会到,父母一生为儿女辛劳付出,却未必能换得子女的回报与关怀,那分悲伤与落寞,也让她反思:自己在日常中,是否真正做到尽心尽力孝顺母亲?

“我的父亲在十二年前已经往生了,想要孝顺也已经没机会。母亲还健在,身体也还算健康,除了要吃高血压的药,也没其他病痛。吃药也不需要提醒。但我终于感受到,年老的母亲更需要被看见、被提醒、被呵护。”

她想起有一天,母亲拿着药丸对她说:“这个药是最后一粒,没有了。”她当下回应道:“还有啦,等下拿给您。”过后,她才忏悔没注意到母亲的药没有了,反而要母亲来提醒自己。

这场演绎,让黄明珍彻底体悟到,真正的孝顺,除了不让母亲烦恼、生气,更要理解她的心情,体谅她渐渐老去的时候,不管是体力或记忆,都会变得力不从心。

“我不会再叨念母亲做什么都越来越慢。我会陪她慢慢走、慢慢吃,会包容她的一切。”她感恩还有机会陪伴母亲变老,也会珍惜与母亲同在的时光,更希望母亲能幸福地感受到女儿的爱一直都在。

黄明珍扑跌地上,捡起散落四处的药丸;在旁的谭清吉也颤巍巍地蹲着要扶起她。两人演出老态龙钟的无助,深深打动观众的心。【摄影:李国强】
演员们饱含感情的演出,让观众难以抑制心中的感动,频频拭泪。【摄影:陈德铭】

◎ 走进父母内心成为依靠

“因缘真的很微妙,十五年前,我曾是这部舞台剧的编导之一,十五年后,我又接下编导的棒子,勾起很多美好的回忆。”

《浩瀚父母恩》编导张琛如(懿洸)谈起往事,不由露出甜美的笑容。虽曾执导过这部舞台剧,但随着岁月推移、时代转变,原本的剧本也不得不作出调整。

“因为找不到足够的演员,变成一个演员要饰演多个角色。故事也略作改编,缩短演出时间和内容,以便符合现代人紧凑的节奏。”

回忆起一个月前接到编导任务时,她坦言心情曾忐忑不安。尽管她已熟知剧情和歌曲,然而,筹备时间短促、演员难找,深具挑战。然而,念及能再次将孝道精神呈现在大众面前她便暗下决心,再难也要使命必达。

编导张琛如(拿麦克风者)在排练时重复指导,要求每个演员的走位、动作和表情都必须拿捏精准。【摄影:李国强】

她很感恩有团队做她最强的后盾,大家分工合作,主动承担,有人专门负责联络演员,有人协助綫上和上门教导手语,也有志工帮忙寻找和剪辑上人开示的影片等等。

“因为演员里面有一些不谙华文,所以,我除了要把演绎稿件加上英文说明,也要为每个演员的动作和表情、出场时间做注解,让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

虽然要做的事情琐碎繁杂,演员屡出状况,张琛如一一沉着应对。她在演出前两个星期,更召集演员做密集的彩排,希望大家能多了解歌词含义,上到舞台能把动作和表情做得到位。

对张琛如而言,了解经文含义至关重要,她在十五年前因为承担编导,才懂得欣赏慈济的舞台剧,也领略到经文改编成歌词的美。她深感,唯有真正了解经文和歌词后,才能在舞台上产生爱的共鸣和感动,让会众在浴佛之余,透过剧情,从佛典中得到啓发,并将感恩与孝道真正落实在生活中。

张琛如(左)是《浩瀚父母恩》的编导。她不但要想办法让演员表演到位,在人手缺乏下,更充当化妆师,为演员化妆。【摄影:李国强】

短短二十四分钟的《浩瀚父母恩》终于在舞台上拉开序幕。张琛如望着一幕幕的剧情圆满落幕,不由松了口气。尤其听到回馈,有观众边看边落泪,她深感这一个月来的劳心劳力是值得的。

舞台剧落幕了,热烈掌声响起的那刻,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自从父亲在她两岁时往生后,她就与母亲相依为命。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有叛逆期,在一次与母亲起争执后,怪母亲什么都不懂,母亲轻轻说道:

“我是很多东西都不懂,所以,我把你们送进学校读书,希望你们学会了很多东西,可以教我。”

母亲的话让她懊悔不已,也才懂得母亲的心与渴望。她期待这场《浩瀚父母恩》的演出,不只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心灵的对话,唤醒更多人真正走入父母的内心,成为父母安心的依靠。

大家围绕着年老的双亲,这一幕深含意义,象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也提醒人人“行善、行孝不能等。”【摄影:蔡梦萍】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