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通过改变 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来自台湾内湖的志工郭璟德师兄,分享遇到问题要转念、相信因缘果报。 【摄影:饶瑞泙】

“不管你生在有钱人的家庭、穷人的家庭,只有改变一念的心,才有机会服务社会。” ——郭璟德

2025年8月2日,吉隆坡慈济静思堂举办了一场来自台湾内湖志工郭璟德(惟璟)“改变就有有出路”的讲座,吸引了一百八十位大德与志工出席。

郭璟德是电动玩具业的成功企业家;他年轻时曾一心向往“黑社会大哥”的威风及风光。1989年认识了一位马来西亚的客户、接着从客户变朋友的林孝式(法号惟京) ,期间他们一起吃喝玩乐、一起出国和一起赚钱。后来林孝式加入慈济,觉得这团体很不错,找到人生方向而皈依 证严上人,并常和他分享。林孝式连续跟他讲了八年的慈济事,但是他都说: “你不要再讲,因缘未具足,你做你的事。”

志工郭璟德的分享,吸引了一百八十位大德与志工出席。【摄影:饶瑞泙】

◎做出决策 改变心态

郭璟德在未入慈济前,衣着打扮既新潮又是奇装异服,发型更是“潮”,心想这样外型看起来比较年轻。犹记得加入慈济参与薰法香时,听到 上人开示: “以前的人头发都梳得整整齐齐,现代很多人喜欢披头散发,犹如游走在人间的鬼。”

上人慈示,要受人敬重,身行服仪要端正。

有一次营队,那时他是留着胡子的,有位志工跟他讲: “胡子几天就长出来了,你都还放不下。”他一转念,马上就把胡子刮干净。

遇到生命中的贵人林孝式,耐心地接引他进入慈济大家庭;他在2013年开始见习,然后培训,在2016年受证成为慈诚。郭璟德走入慈济后,每天用上人的法洗涤,回归人的清净本性。如今他全心投入慈济,也成为别人生命中的贵人。加入慈济后,觉得慈济有些规矩要遵守,可是心里的烦恼少了,身心皆自在,生活变得单纯。

◎走出迷茫 改变人生

郭璟德分享一段地藏经“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 ”的经文。意寓我们一群人本来是很快乐的,如一群鱼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可是一旦起了贪念,就像鱼困在网里,觉得不妥又逃出来。

一位叫小虎的更生人,在监狱被被关了三十八年,一位师姊也陪伴了三十八年,带他去演绎经藏。可是他还是去吸毒,变成植物人,最后往生了!他想改变,可是离不开诱惑。一些更生人,进出监狱;一些志工参与慈济,一踢到铁板又起退转心。 
 
郭璟德又分享志工陈岳良的故事;他曾经是台湾的枪击犯、地方角头的老大,吸毒、贩毒,强奸犯,还跟警方枪战。令他改变是因在台东监狱时,阅读慈济月刊有关地震的报导,看到一位穿蓝天白云志工服的男生,背着一个大体出来,让他不禁在监狱里大哭!

他想到别人背的是功德,他背的是刑期!当下他决定,出狱后要改变。不可思议的因缘,他的一个案子,被判定七年的徒刑,加上现有十三年的徒刑,一共会被关二十年!可是七年罪的案子被彻告,那十三年徒刑的案子,岳良只用了五年多就出狱了。因为一念心,改变了他的一生,现在他是慈济慈诚,努力地服务人群。

郭璟德说,我们要相信因缘果报,有人对 上人说“我有做慈济有比较好,没有做慈济也没什么不好?”上人很有智慧地回答: “你只知道现在的平安,因缘果报你是看不懂的。 ”

郭璟德再以《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一起去西藏取经的故事说明,众生都有习气,可是团队有一定的戒律,只要跟着团队,向着对的方向前进。

◎放下习气 大步向前

志工叶丽玲认同郭璟德所分享的;我们不求平安,只求智慧增长及因缘果报是值得她深思的。当中讲的“佛不度无缘人”让她想到在做环保时,跟大家分享一些做环保的意见但是没得到人们的支持,让她起烦恼。

在下个月的环保日,她会运用“佛不度无缘人”提醒自己,不要执着于别人用不同的方法做环保,不因别人不接受意见而生气,转个念让自己更轻安自在。她觉得从郭璟德分享更生人的个案故事中,把握机会付出,觉得能付出是一种福气。

大德蔡勇健提到更生人的故事是值得反思,简单的事情做就对,但是要学会转念。讲座上说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子掉进水里,要怎样做才对?一般人会思考自己会不会游泳,而大部分人是不会去救那女孩子!不过如果我们转念,直接去救人先,那女孩子就有救了。听了分享,他想重新出发,有意愿要去做志工,毕竟做志工也不是坏事,还有机会接触更多人。

志工叶丽玲会运用“佛不度无缘人”提醒自己,不要执着于别人用不同的方法做环保,也不因别人不接受意见而生气,转个念让自己更轻安自在。 【摄影:饶瑞泙】
大德蔡勇健从郭璟德的讲座,学习到简单的事情做就对了,遇到问题时要转念。【摄影:饶瑞泙】

志工李世庆今天特别从路途远的沙登过来静思堂,聆听郭璟德的幸福讲座会。过去在台湾的营队,郭璟德曾经是他的队辅,觉得他对佛法有深入的了解,他该向郭璟德学习。当晚他听到一句对他影响深刻的话“佛度有缘人”他认同这句话,就是要不要做,是看你自己。他圆满了上个星期的见习课。

郭璟德当时对他说: “你不知道苦的根本,天天以苦为乐。”当下他在想这是什么意思?后来领悟到的是:你每天不停的工作,做你要的事情,其实这些都是苦!真正的做法是要摆脱它,放下它。

世庆觉得转念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协助解决问题,郭璟德的分享让他盘点自己。领悟到当遇到困难时,需要做出改变,不改变,永远做回同样的事情,不会有新的进展。

志工李智杰在2024年应约参与了新进志工培训;那次的课程,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肢障人士志工黄观进的分享,坎坷的路上,经历了很多磨练,到受证全靠自己的毅力克服,让他佩服。

李智杰在这几年里经历了很多事情;妈妈中风离开、爸爸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跌断腿。他需要照顾家里生病的爸妈,同时需要继续工作维持生计。他是家中的独生子、又未婚,让他背负很大的压力。在他眼中,世界的色彩已然褪尽,只余下无尽的黑色。

听了志工黄观进的分享,觉得自己没有想像中的黑暗,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色彩,就是要改变自己,踏出第一步,才有机会去帮助人。他常用静思语里的一句话“屋宽不如心宽”来鼓励自己。对于今天讲座的主体“改变就有出路”在面对问题时,用圆融的方法解决,遇到困难先冷静而不是封闭自己。从今以后,在人生的路上,不论是做志工或做事情都会继续地精进自己。

志工李世庆(中)在讲座中印象最深刻的话是“佛度有缘人” ,要不要改变是看自己的一个心念。【摄影:刘美贤】
最让志工李智杰(右)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面对问题时,用圆融的方法解决,遇到困难先冷静而不是封闭自己。【摄影:饶瑞泙】

遇到困难时要转念,仅仅维持现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改变不良习气,改变自己,才能从迷茫中走向正确的方向。

<注>:

“受证”在慈济语境下,指的是经过培训和考核,正式成为慈济志工的过程。 这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对慈济理念和精神的认同,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承诺。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