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逆龄攻略 心念不受限

阳光下,李月梅驼着背,步伐蹒跚,即使行动不便,却天天开心地边走边捡拾环保物。【摄影:颜玉珠】
什么是伟大的事?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曾表示,无数次平凡、重复、单调、枯燥地做同一件事,就会做成伟大的事。没有高深学历和知识,李月梅单纯的一念心,为了保护地球环境,为了帮助贫困家庭,一心一意做着同一件事。

阳光下,一位老人驼着背,弯着腰,步伐蹒跚边走边张望。只见她慢慢地弯下腰拾起地上的瓶子,路过垃圾桶则打开来瞧一瞧是否有可回收资源。一会儿,又见她熟门熟路穿梭在组屋楼下,只见她走进去某一栋楼,走到楼梯后空间处,开始整理纸张、瓶子等资源。完成后,又见她弯进另一栋楼,边走边察看住户家门口处,看见环保物就顺手捡拾。

她就是七十四岁的李月梅,尽管身体不再年轻,脚痛无法正常行走,依然维持着十多年来天天做环保的习惯。从住家到邻近的住宅、商店,再到工作场所,都留有她做环保的足迹。

◎ 停不下来的那双手

回想当初慈济在住家附近设置环保点,李月梅受志工邀约开启她的环保之路。初期她只是在自家做环保,每月的环保日将自己的资源送到环保点,并且与志工们一起动手做分类。

不知从何时开始,从自家扩大到自己居住的整个组屋区,一个楼层一个楼层去收集资源。久而久之,住户都知道她在做回收,一些住户会主动将环保物放在屋外给她,而邻近组屋的住户看见她在路上捡拾环保物,也逐渐将资源留给她。

从自家再到邻近的住户和商店,甚至徒步行走去工作沿途必经之地,都成为她收集环保物之处,连打工的餐厅也是她收集资源的来源。从早期单纯只回收纸类、纸皮、衣服,逐渐扩大到玻璃瓶与各种塑胶制品的回收,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也意味着她需要分类处理的资源也越多。

李月梅住家处的楼梯间,为她平时存放环保物之处。环保日当天由志工和居民协助搬运。【摄影:颜玉珠】

 随着资源越来越多,这也让住在组屋原本空间就不大的李月梅,得另寻解决之道。有时路过同样在自己组屋区做环保的志工陈月珍(明浩)的住处,她会主动询问并将资源放置在其资源置放处,一来解决自己存放问题,二来也减轻扛回家的重量。

而自家摆放环保物的空间,从门口延伸到自己居住组屋的楼梯间,再到另一区组屋的楼梯间,以及其隔壁的一片空地,再到自己打工餐厅外的一处空地。算一算,虽然李月梅自家空间不大,但善用外面的空间,现在拥有三个主要环保资源置放处,以及数个暂存区。

◎ 有限人生无限智慧

只要是没有接到临时洗碗工的通知,必能在这几个资源置放处看见她的身影。只见在空地的大树下,李月梅坐在矮板凳上,专心整理和分类资源,草丛间许多昆虫陪伴着她,也时常飞到她身上,她却司空见惯,拍一拍又继续做。

空地上无遮风避雨之处,她则善用回收的塑胶箱与保丽龙箱子来存放纸类和纸皮,她分享:“纸类最怕下雨淋湿,我将纸类全都存放在箱子里,方便月底时志工来收取。”贴心的她,为了保护资源不受损坏,也避免加重志工搬运的重量,自己需要多付出时间来整理,尤其是纸皮必须折叠至箱子大小的尺寸,才一个个整齐地摆放进去。这是相当耗时费力之动作,对于她的身体状况而言,无非需要付出更多才能完成。
 
另外,偶尔民众将资源和垃圾通通放在一起,李月梅就一个一个拿出来做分类;有人将资源回收处当作垃圾收集区,她就一袋袋拿到垃圾桶去丢弃;有住户抱怨环境观感不佳,她就更勤奋地去收拾。楼梯间、空地上,处处可见一袋袋整理整齐的铝罐、铁罐、玻璃瓶、塑胶瓶等资源,分散摆放在不阻碍行走的空间上。

过程中,民众获知她是捡拾给慈济变卖,有人笑她笨:“那么脏乱,傻到做没有薪水的工,自己还要辛苦去洗碗打工赚钱,留着自己变卖每个月至少也能多出几十令吉的收入。”

每次听到这番话,李月梅不反驳与人结恶缘,也不生闷气,做环保让她智慧增长。她说:“以前有人走过,我会不好意思捡。现在无所谓了,你们要看就看,心想你们应该要学我保护地球环境,要有智慧去做好事。”

◎ 用心做好事成专业

“每个月看到满满一卡车的资源,我就很开心,至少没有浪费资源。我认同慈济做好事,变卖的钱拿去帮助穷困者。我出身贫困家庭,当我有能力就尽量去做,去帮人。”

李月梅了解生活贫困的苦,单身的她年轻至今全都靠自己的劳力赚钱过活。即使没有富裕的钱财,秉持着能力所及,日日付出点滴力量来助人。再则,对于留给下一代干净的环境也深植于心,时时关心环保的议题。

每个月环保车来载送之际,李月梅会和志工将存放在空地上的环保物搬运出来,等待上卡车。【摄影:颜玉珠】

 她提及近期从报章新闻了解马六甲土埋场年限未到却已接近饱和,感慨民众贪图方便不愿随手做环保,造成垃圾无法减量之主因。在餐厅做临时洗碗工的她,除了在餐厅收集回收物之外,有时随着餐厅外出做婚宴时,不管车程多远,她都会请熟悉的工人将环保物载运回来给她,不嫌麻烦单纯不舍资源被丢弃到垃圾桶里。

另外,曾经看见一包垃圾放置在垃圾桶的盖子上,民众连打开盖子都无意愿,当时看见一位外国游客路过,随手将垃圾丢进垃圾桶。她相信唯有从小教育,才能培养做环保的习惯与教养。看着大人不做,也无法教导孩子做,如此恶性循环之下,她直言,近年来每逢大雨经常淹水,这些都是民众自己丢弃的物品阻塞水沟所致,最后还是自己尝到苦果。

住在附近,三十多年的邻居好友陈淑贞肯定地说:“每每听见李月梅说,慈济快来载运环保物了,自己得赶紧加快脚步整理好资源。她一念心要做功德,想要留给后代子孙美好的居住环境,十多年来不曾改变。”

◎ 心念不被身体受限

“每次环保日时,她那边的资源加总起来有一大卡车的量,有时卡车先来我这边载运,到她那边实在载不完,还得出动另一辆车来载呢! ”

陈月珍与先生两人每个月平均约收集三分二卡车量的资源,对于李月梅的身体状况,可以独自一人捡拾和整理一卡车的资源,除了赞叹之外,也能体会箇中付出的辛苦。其环保精神,更是她佩服与学习的榜样,她分享说:“每次下班,我看见她双手提着满是环保物的袋子,其中不乏有沉甸甸的玻璃瓶。有时自己在路边看见一个瓶子,都会心想只是一个瓶子不用麻烦去处理,但她却是一个都不放过的态度在做环保。”

好友陈淑贞(右)受到李月梅坚毅的精神所感动,开始在家做环保,并协助搬运自家组屋住户们的环保物到空地堆放。【摄影:颜玉珠】

 她笑着回应说:“玻璃瓶沉重,不值钱没有人要做回收。慈济有回收,当然要珍惜,再重都要扛回来。”

秉持着一个都不错过的精神投入做环保,且时常做到忘我的境界,也忘记自我身体的疼痛,与时间的流逝。好友陈淑贞红着眼眶不舍地说:“她时常跟我讲身上这边痛,那边痛的,我一直劝她少做一点。可是除了打零工之外,其余空闲时间她几乎都在做环保,有时做到太晚,我还要提醒她回家,真的看得很心疼!”

李月梅收集自家组屋资源,连同陈淑贞居住的组屋区也一并去捡拾,疼惜好朋友的付出,也佩服她的精神,陈淑贞也开始在自家收集环保物,有时路过看见自己居住的组屋区里有住户将环保物堆放在门口等着李月梅去处理,陈淑贞会主动协助拿到李月梅的资源置放处,为了就是减轻好友的负担。

陈淑贞表示,自己手脚比李月梅灵活,看她那么辛苦都在做,自己当然更不可以袖手旁观。只是她坦言,搬抬资源她可以,但是无法克服肮脏的障碍,至今还未能与李月梅一起动手整理回收物。她佩服好友的精神与毅力,并体会到对于环保没有坚定的信念,无法持续投入;对于环保没有由内而发的热情,无法乐在其中。

投入至今十多年的光阴,挺直的背逐渐驼了,手脚不如往年灵活,时而传来身体疼痛的话语,家人朋友看在眼里,心生不舍纷纷劝导她少做,多休息。

满满一卡车的回收物,是李月梅日日捡拾、收集和整理的成果。【摄影:颜玉珠】

“要是做得辛苦,我早就不会做了。我是做得很开心,动一动身体感觉舒服多了。不然一整天坐在家里不是更无聊,流汗也对健康好!”李月梅总是如此回应。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痕迹,也在身上留下智慧。不被年龄受限,她把握每一天的生命,去为人群付出。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