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在2020年3月15日,新增一百九十宗冠状病毒确诊病例。鉴于疫情越趋严重,首相在3月16日,透过电视直播,宣布从3月18日至31日,落实全国行动管制令,防止疫情扩散。 3月25日,病例持续攀升,政府决定将先行的“行动管制令”延长至4月14日。
“禁足”在家的日子,慈济志工到底能做些什么?
◎ 突破我执和法执
早在行动管制令之前,除了外在防疫工作,志工干部早已讨论如何调整分会及据点的近期活动模式。
负责关心培育及教育的会务同仁黄婉琦(懿琦)与培育团队提出线上共修的建议,请各社区自订一个时段,由组长或干部推荐一则影片做共修,希望护大家的道心,精进不懈怠。
“3月原本要讲三堂课,但只讲了一堂,其他的课程一再跟着疫情更改,最后取消,这次我学习最大的是破我执。”计划赶不上变化,让黄婉琦感触良多。
疫情一再考验和挑战着黄婉琦的智慧和耐心。课程频频随着疫情调整,从大型聚众的培训课,改成小组互动,人数的限制……最后把她精心策划的全年课程中的“执着”给彻底打破。
“除了去我执,还要去法执,要如何才能让志工团队持续精进闻法?”这是她在静下心来反思后,给予自己的功课。

“在这个关键时刻,要如何维持志工的精进心,让危机变成转机?”从不研究通讯软件,连脸书账号都没有,抗拒科技的黄婉琦,唯有克服“不会与不习惯”,开始研究并学习。
3月16日,黄婉琦先后咨询台湾本会、槟城和雪隆分会、志工等的网上共修和教学法,然后再跟培育团队讨论,并下载测试这些应用程序。
隔天,“闻法安身心”的行动正式推出,鼓励各社区、据点启动网上共修。然而,行动管制令开始的一两天,讯息平台仍然水静河飞,她只好不断地同时转发鼓励的讯息到不同的平台,安定人心,鼓励茹素,用法关怀志工们在社区推动线上共修的情况,并给予协助,鼓励大家把所学行动化。
有社区组长一开始对推动线上闻法,深感苦恼,但随着鼓励和协助,突破障碍后,越做越欢喜,也看见大家开始投入、分享。这个行动更令荤食的志工坚定茹素的心念。
“这段时间虽然行动受限制,却也让我们得以收摄心念,每一天定时培养习惯,时间到就与法相会。”黄婉琦如此期待。
截至3月30日,响应线上共修的志工人数,已累计一千五百人次。
◎ 我静我思的时候
3月17日,志工余瑞芳(慈锽)发起了“晨钟法喜”群组,希望大家在非常时期,以“非”平“常”方式薰法香,延续早前的星期六薰法香方式,透过录音,打字的方式,分享法喜,继续精进。
余瑞芳认为,在家薰法,主要希望大家在负面新闻充斥平台的非常时期,透过听上人的开示,转担心为正能量,还能鼓励志工邀约自己的家人,一起来安心闻法,增加智慧。

“在这非常时期是人生的转捩点。”余瑞芳也计划在这段期间好好阅读,再结合这波疫情,写下阅读心得,与身边志同道合的亲友们分享。
身为老师的她比平时忙碌,根本无暇胡思乱想,除了准备学校教程,网上教学外,她还要挑选合适的视频,为网上共修做准备,也要在不同群组主持及带动分享,期待志工能继续学习,不容易被外面的风吹草动,影响心情。
3月26日,一位年轻的同事因慢性病骤逝,让余瑞芳感叹:“我们总以为有的是时间,没意识到死神就在身边。”虽然病毒人人怕,但她希望这是一个转机,让大家放慢脚步,警惕自己,从中学习和修正。
随着越来越多负面讯息的传播,志工郭碧芬难免受影响。当听闻有网上共修时,她积极参与,要靠信仰的力量,来安住一颗慌乱的心。
“人类真的要反省,因为人类才是最可怕的病毒,一直不断地破坏。”郭碧芬跟先生孩子分享,并邀请认识的亲朋戚友,一起在中午一点半,大家同一时间祈祷,为天下祈福。

“‘异常’会让我们感受到‘如常’的可贵。”3月29日早上,郭碧芬参与台湾连线共修,听到精舍师父这句分享,让她特别有感。大家平时视一切为理所当然,这段期间刚好身体微恙,让她体悟及更要感恩每一天的平安。身为大学讲师的她打算回校上班后极力劝素。
“今天共修时,陈成亨医师说平时在路上驾车,都会发生意外,但如果我们守规矩,就不怕意外。所以,一样的道理,这波疫情我们守规矩,小心就好,不要怕……”志工刘宝云(虑泛)说道。
早在行动限制令未进行前,马六甲面对制水问题,还碰上停电,那时疫情已经来势汹汹。太多的负面讯息,难免让刘宝云心里恐慌,当下,让她感觉仿若世界末日。
当慈济马六甲分会启动社区线上读书会、薰法香等共修活动,刘宝云慢慢接收更多正确资讯和佛法,不再心慌慌,心情放松,生活一样如常。
“这样的共修,可以提升智慧、明理,不会恐惧,在家都能知天下事。”刘宝云说道。
这段期间,她也把握机会跟亲朋戚友劝素,提醒大家不要发不好的讯息,并把共修所学习的“好康”分享出去。
◎ 一起挺过这波疫情
由于疫情至今仍未受控,志工除了静心共修,提升内在防疫外,也不忘前线奋战的医护人员。

之前因为水灾因缘,志工曾到甘榜牙力(Gadek)进行发放,而认识村长南兰(Ramlan Ibrahim)。 3月22日,受行动管制影响,部分低收入村民,面对断粮窘境。村长寻求多方管道,但都需要等待,转而向慈济求助,志工在隔日张罗了足够给十五个家庭的物资,送给村民。
马六甲中央医院的医护人员,面临防护面罩严重短缺的问题,慈济马六甲分会在3月22日接获中央医院的正式发函,要求慈济协助制作六千个防护面罩给医护人员。
3月23日,在厂家和书店协助供应和赞助货源下,慈济马六甲分会所获得的材料,足够制作约一万三千个防护面罩。因此从3月24日开始,十几位志工及同仁在会所依据社交距离,分工赶制面罩,这项工作到目前仍持续在进行中。
原本仅供应给马六甲中央医院,后来陆续收到各有关机构的要求,慈济马六甲分会已陆续提供防护面罩给马六甲中央医院、野新中央医院、班台医院、博特拉医院、Impian洗肾中心、马六甲马来西亚技术大学的内附诊所。


●
证严上人开示:“一波新冠状(病毒)的肺炎,人人自危;可是紧张、害怕都无用。我们要虔诚、斋戒、安住心。启动虔诚的一念心,就是最大的力量,也是一帖灵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