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中医走入环保站 关怀志工健康

走进慈济环保站,总能看见志工如早起鸟儿般勤奋,化身大地园丁,默默耕耘、燃烧生命的价值。岁月锻炼了他们的毅力与抗压力,即便身体有病痛,也不轻言。2025年3月起,慈济中医走入环保站,守护这群默默付出环保志工的健康。
年逾古稀的志工,退休后依旧尽心力在慈济环保付出,中医师用专业守护他们的健康。【摄影:罗秀莲】

“开始了吗?开始了吗?我要排第一。”慈济环保教育站的志工,看见中医师来看诊,赶快放下手中纸张杂物,上前挂号,她们说,给医师看了以后,要赶快回到岗位继续分类。

也有志工静静在旁守着,不时关心询问正在筹备中的廖志豪中医师:“这样摆设可以吗?椅子足够吗?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若有稍作调整,她们马上谦卑回应:“OK,我们知道了,下次会照着去做。”

马六甲九个慈济环保站,每周数天或天天开放,平常天有十位左右的志工,以年长退休长者居多。他们长年无私奉献,默默守护地球之际,也需要有人守护他们的健康;因此慈济义诊中心的中医门诊,长期以随喜结缘方式,守护志工健康。2017年起,也有一群医疗志工,定时为志工测量和记录血压,遇有特殊状况,再咨询专业医护人员的意见。 

2025年,慈济义诊中心聘请中医师长期驻诊,3月起也特别安排医师到环保站为环保志工的健康把关,首选天天开放的地点,分别是每周第二个星期五到爱极乐慈济环保教育站(简称:爱极乐环保站),第四个星期五到峇株安南慈济环保教育站(简称:峇株安南环保站)去,透过把脉、针灸、施药、调理建议,或教导简单运动活络身体、放松或强化肌肉的自我保健,让志工身心获得照护。

两地志工欢喜迎接中医师到来。像爱极乐环保站,3月14日即买来小小蛋糕,欢迎中医首次到来看诊;而在空地搭建起来的峇株安南环保站,特别挪出空间、志工用三天刷上白漆,因此有了固定的小医务室。 

◎ 扎针见效

三个月过去,中医师和志工渐渐熟络。6月13日在爱极乐环保站,小医务室设置好,志工逐渐靠拢,除了就医仿佛也在联谊。有人主动向医师说,他们的健康有改善;也有人说,中医师针灸后,手指可以使力了!

对于中医师传授的秘诀,众人朗朗上口:“廖医师说热水泡脚,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廖医师教我们晚上用吹风筒吹脚,为身体驱寒、缓解疼痛,调养气血。”其中她们没料到使用吹风筒能成为“温阳祛寒”的小帮手。

八十多岁动作却很灵活的志工张秀叶(明岵),长期手部麻痹、很害怕中医针灸。早上起床双手没有感觉,连牙刷都握不住,她必须坐在床上动动身子,或起身持续劳动,让双手慢慢恢复知觉。

她定期去政府诊所看诊、也服用孩子买给她的保健品,一度见效,时日久了,情况重现,去慈济义诊中心也烦恼交通载送;犹豫不决之际,听闻有中医师到环保站,在医疗同仁鼓励下,她挂号试试看。

志工张秀叶正视自己的健康,接受中医师针灸。【摄影:罗秀莲】

“第一个月我只拿药吃,不敢针灸;第二个月忍痛让医生针灸,咦……可以哦!5月继续针灸,嘿!真的有不同,有比较好!”

即使扎针疼痛还是得忍受,就像人还是得老实面对身体的情况一样,不能逃避。她笑呵呵说:“手麻是小事,做环保是大事,晚间再用吹风筒保暖双手,就能继续做慈济。”针灸完毕,小小身躯旋即钻入旧衣服区做分类。

有一对夫妻,先生林亮两年多前中风,太太颜素琼睡眠不佳,两人齐看中医,然而一个月两三次挂号,个人收费一次逾百令吉,长期治疗是一笔大费用,因此当健康有起色,他们停止再花费孩子的钱,只让孩子载到环保站付出。

廖医师细心问诊,传授颜素琼助眠好方法,如睡前运动、转动眼球、泡脚等等,并针灸减缓先生局部身体疼痛。得知夫妻俩爱做志工服务,却需要跨越各种心理障碍,他一样不放弃鼓励他们到义诊中心,以获得更长远完善的治疗。
 
◎ 问诊问心

适逢遇上公共假日,廖医师改在7月4日到峇株安南环保站,甫抵达,志工热络地张罗好面包、点心和茶水招待;并诉说原定上星期五的义诊展延,众志工引颈长盼,思念得紧。

志工林金珠挂第一号,廖医师见她即问:“肩膀还会痛吗?”
她欢喜说:“肩膀好了,现在是脚痛和爬梯级时气喘。”
廖医师继续问:“那你晚上可以用吹风筒吹吗?” 
“医生,我坦白告诉你,我的女儿工作很夜才回,我照顾三个外孙,没有心情照顾自己……”谈话中吐露爱家不顾己,廖医师也没有打断,借出耳朵耐心聆听。

住在鲁容(Duyong)的她,过去每周需花费约半小时车程到一家医药中心接受中医义诊治疗;如今有中医来到环保站,让她健康有改善,也不再需要长途跋涉求医,是一大福音。

小小医务间,志工亲自动手粉刷,诚恳迎接医护人员来关心。【摄影:罗秀莲】
林金珠(右)和苏秀兰(左)接受中医治疗完毕,就赶快到惜福区,继续未完的任务。【摄影:罗秀莲】

她也说,自己今年才六十八岁,看见身边有长者患上失智症,随即警惕自己,不要浪费时间和生命。故两年前在一位志工接引下天天到峇株安南环保站做环保,今年初她也特别驱车载送另一位志工苏秀兰,在惜福区帮忙整理物品。今天双双来看诊,有胃胀风毛病的苏秀兰,被医师叮咛需缓慢进食以帮助消化,急性子的她,笑说太难了。 

“如果情况有改善,就来义诊中心继续复诊……”廖医师劝解曾经两次中风的站长吴桂花(慈俞)的同时,也进行针灸,帮助减缓她左侧身体麻痹和失眠状况,只见尚在治疗当中,她就开始打盹了。 

“她有压力导致失眠,我帮助她放松,所以治疗中,她会打盹。”廖医师说。 

“听见有医生来,很开心,这样子很好。感恩医师,给我们关怀与温暖,这样做真的很不错。”醒过来、又再不停趴趴走的吴桂花,笑眯眯说道。 

截至6月13日,中医在两地环保站,共看诊了七十三人次,大部分长者是身体出现肌肉酸痛、抽筋、关节退化等毛病,还有肠胃道、呼吸道、睡眠、皮肤疾病等等,也有人来做健康咨询。

这也是廖志豪中医师首次出诊到慈济环保站,除了奉献医疗专业,他也会把握空档时间主动靠近志工,聆听志工作业方式及他们的经验。

医者守护,志工感受到被关怀,小小地方也热络起来;暖暖的医疗走入环保站,照护的不仅是健康,更是凝聚起人间的真情谊。

廖志豪中医师把握还未看诊的空档,关怀聊天多了解志工状况。【摄影:罗秀莲】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