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台湾的李玲惠校长,于2025年8月1日卸下慈大附中第八届校长一职,但退而不休。隔月,她便展开第七十四趟马来西亚教育行,为教育团队举办多场讲座。其中一场专为大爱妈妈团队设计,主题为“如何成为人文飘香的大爱妈妈”。
大爱妈妈是由有心投入说故事的志工妈妈组成。透过“大爱妈妈成长班”的培训,学习多元的说故事、带动唱跳等技巧及教案设计,之后进入校园,以妈妈般的爱心,将爱与良善传递给孩子,陪伴并引导他们学习正向的价值观。
雪隆大爱妈妈一步一脚印走过逾廿年,始终秉持着不断学习的精神提升自己。难得的是,甫卸下慈大附中第八届校长重任的李玲惠校长,远从台湾漂洋过海,于2025年9月20日莅临吉隆坡慈济静思堂授课,吸引了七十位大爱妈妈齐聚一堂学习“如何成为人文飘香的大爱妈妈”。

◎心中有爱 有模有样
“我们今天的分享方式很特别,希望让大家很自然、很轻松地参与…… ”李校长以一贯幽默活泼的风格授课,不仅课程生动不沉闷,更让学员轻松掌握重点。
此外,校长也透过小话剧的方式,让学员更能感受真实的情景,进而反思:我为何愿意勇于承担且付出无所求?原来是源自于内心“使命感”的驱使。
助教团队成员张月瑜(明倩)、陈碧云(明怡)及张丽慧(懿融),分别分享了成为大爱妈妈的初发心。
张月瑜起初是抱着一分单纯和不舍之心加入大爱妈妈行列。她说:“当初我是不舍师姊们在大爱妈妈成长班做得很辛苦,因此想付出一点力量。 ”
陈碧云则坦言:“我当初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想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妈妈是孩子的'模',我不想孩子长成以前的我。此外,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发现时代进步得很快,如果我还停留在以前的脚步,就会追不上孩子,因此需要不断学习。”
另一位是执业律师的张丽慧表示,律师工作繁忙,当初是因为孩子要求她成为大爱妈妈,才促成她加入团队的因缘。“进校时看到许多大爱妈妈认真付出,她们对孩子的爱令人感动,让我坚持至今。加入后,我不仅看到自己的成长,还得到丈夫的认可,最欣慰的是改善了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张丽慧说。
繁忙的职业妇女该如何分配时间给孩子呢?李校长以自身经历提醒大家,当陪伴的“量”不足时,可以专注于“质”(Quality Time)。校长分享道:“我们一家三口每逢周末都会安排在家里享用下午茶,或是去打球,这段时间大家都会放下所有事务,好好享受天伦之乐。”
李校长总结,成为大爱妈妈并不难,只需具备两个简单的条件,即“心中有爱”和“愿意学习”。校长强调:“如果你眼中只有自己的孩子可爱,别人的孩子都不可爱,就不适合当大爱妈妈。”她也鼓励大家:“只要愿意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愿意成为好爸妈、成为老师的好伙伴,就可以加入大爱妈妈的行列。 ”
在李校长的分享中,“做别人的事,练自己的功”这句话值得让人深思。校长指出:“练好功是帮助自己一辈子!即便是制作简报,每一张投影片都要很认真设计,需要从观众的视觉和角度去考量,包括字体大小、颜色配置等。例如,红色容易让眼睛不舒服,可以适时用蓝色来凸显重点…… ”
李校长强调:“父母是孩子的'模',老师是学生的'样',所以老师和父母都要'有模有样'”她举例:为了代表学校出席重要场合,即使天气炎热,她依然会穿上正式的西装,化淡妆让自己看起来有精神。学生们很快就观察到并问:“校长,您今天要出去开会吗?”
李校长总结说:“若你重视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就会随时提醒自己要穿着整齐、仪态端庄。 ”


◎讲述故事像看电影
助教团队再次登场,三人分饰角色——两位扮演学生,一位扮演老师。第一位演老师的以平淡的朗读方式讲述《腊肠狗》的故事,学生们兴趣缺缺;接着换另一位志工上场扮演老师,她带来道具,以活泼生动的语气演绎故事、灵活运用道具,还与学生们互动,故事因此变得有趣,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小剧场结束后,李校长问学员们喜欢哪一种呈现方式,大家异口同声回答:“第二幕!”
李校长随即传授说故事的技巧:“说故事的一个简单概念,就是用嘴巴和眼睛,让观众感觉好像在看电影一样。”校长也生动地示范了声调变化的重要性。“引起注意时,声调要提高;当需要动之以情,拜托别人时,声调则要降低。 ”
李校长提醒:语速快慢、音量大小、表情手势和善用道具同样重要,能为故事增色。 “比如说到重点时,可以把速度放慢,让观众有时间感受。 ”

接着,李校长以《花婆婆》作为示范故事,讲述小女孩艾莉丝长大后,透过撒播鲁冰花种子,让世界变得更美丽,最终成为村里的“花婆婆”的感人故事。
她先安排学员分组练习说故事,之后再亲自上阵示范,透过声调的高低起伏、语速的快慢掌握,以及表情与手势的配合,把说故事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学员们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认真学习 练己的功
大爱妈妈熊迓利是一名家庭主妇,一向喜欢听故事。一次因缘际会,她听到大爱妈妈说故事,深深被吸引。“她们讲故事很有魔力,还结合静思语五段式教学,让我很想学习。” 于是,她报名参加大爱妈妈成长班,如今已投入两年多。
熊迓利在大爱妈妈成长班学习了很多说故事的技巧,包括生动的演绎方式和道具制作,她说:“我本身很喜欢做手工,常协助制作道具。道具配合讲故事,真的很生动,能将故事的精髓传递到孩子们心里。”
某次,她进校带动静思语“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当反覆练习手语,准备带动学生时,突然自问:“我自己做到了吗?”自此她将这句话铭记在心,当遇到困难时就更有勇气去面对和解决。“所以我觉得付出的当下,受益的往往是自己。 ”
上完李校长的课后,熊迓利有了新体会:“校长告诉我们要认真走每一步,也提醒父母是孩子的模,老师是孩子的样,我们要做到有模有样。 ”她坦言,第二个孩子性格较倔强顽皮,学习也不够精进。所幸在大爱妈妈课程里学习良多,让她懂得柔和声色,不再轻易动怒,也更有爱心,进而逐渐影响了孩子。
对于讲故事的技巧,她也有一番心得:“我觉得一定要先了解故事线,先感动我们自己,再多演练几遍。听了校长的示范后,我们会想办法把故事带得更生活化。”

2016年,廖月霞(懿度)不幸罹患乳癌,体悟人生无常,因而萌生“让生命更有价值,去做有意义的事”的念头。2018年,她应同事的邀约参加了慈济大爱妈妈成长班及癌友互助会。
廖月霞充满感恩地说:“大爱妈妈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学习'对外'与孩子互动,同时'对内'自我提升。”成为大爱妈妈后,她学习许多过去不曾接触过的技能。例如制作简报、使用CapCut剪辑影片等,她笑着说:“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而且还不用缴学费!”
廖月霞目前在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进班说故事。她认为大爱妈妈除了在孩子心中播下善的种子,也希望能影响老师。她分享了一个温馨的故事:“老师生日时,我们会制作生日影片,安排学生做卡片,将孩子对老师说的感恩话语剪辑进去,每次都让老师感动落泪。”这不仅是一分回忆录,更展现了大爱妈妈对老师的关怀。
从李玲惠校长的分享中,廖月霞体会最深的一句话是“做别人的事,练自己的功”。她说:“每次进校前,我们需要花大量时间备课,包括寻找上人开示影片、设计流程等。有时为了找一段八分钟的上人开示内容,我必须看完四十八分钟的影片,将内容理解、内化后才能剪辑出来。这些看似为别人付出的过程,其实学习最多的是自己,是在练自己的功。 ”
她也期许能培育更多大爱妈妈,让团队更加壮大,走进更多教室,把善的种子播撒给更多孩子。

●
李校长总结指出,大爱妈妈的使命不仅是陪伴自己的孩子,更要帮助其他父母与孩子看清方向、找到生命价值。她说:“教育能带来希望。当我们用心分享一个故事,孩子或许就会记在心里,发愿去做让世界更美好的事。这就是大爱妈妈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