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思会前夕,即9月19日,已故叶瑞芳的两位女儿,在慈济会所大厅长桌上布置其母亲生前的爱心点滴,有慈济见习培训及受证名卡、生前所抄写的静思语簿子、向会员征收月捐的记录、收集的结缘品等等,堪称琳琅满目。可想而知,叶瑞芳老菩萨多么重视和珍惜在慈济的这分缘。
9月20日晚上八时,追思会开始,司仪先带动会众向已故叶瑞芳默哀一分钟。接着其长女黄秀珍(慈丰),通过照片和影片的简报,向会众们分享及盘点妈妈的一生。
◎ 二十一年慈济情
已故志工叶瑞芳(慈善)高龄八十八岁;年幼丧父,三、四岁便与外婆相依为命。由于家境贫困,无法顺利就学,只读夜校至三年级。婚后,育有四男二女。五位成家立业,三位孩子已从教育界退休,其余的孩子则持续奋斗事业并兼顾家庭。她最开心的事就是可以和家人相聚共餐,拍照留念。
女儿黄秀珍于2004年在家中安装大爱电视频道,鼓励妈妈观看《草根菩提》节目。叶瑞芳看到慈济人的投入,尤其是一群年长者的付出,他们的年龄与她相仿,甚至有些人身患疾病,仍坚持参与。她深受感动,决定不落人后,为善竞争,积极参与慈济活动。随孙子、孙女、外甥女出席快乐儿童精进班,担任香积菩萨,协助准备小休茶点。
2006年芙蓉园(Taman Seremban)环保点成立,叶瑞芳积极鼓励,并接引社区民众出来做环保。2012年至2018年她曾担任芙蓉园环保点点长。

叶瑞芳不但在外做环保,在家也做环保。她把家里庭院让出来囤积环保资源,鼓励左邻右舍和附近的民众拿环保物品过来。当环保资源收集到一定数量后,叶瑞芳就打电话叫环保卡车司机过来载回收物去环保站。志工陈宝升(济睦)、黄福祥(惟雍)、罗亚烈等都是叶瑞芳的好帮手。
秉持着“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叶瑞芳时常陪同志工宋翠莲(虑蕾)和黄桂兰(慈日)一同做访视个案及助学金的评估。
为了响应百万好菩萨,叶瑞芳都把会员的家人一一募进来,并且很用心地填写会员捐款资料。
此外,叶瑞芳也会带动会员进入志工培训体系,其中带出慈委如宋翠莲,也带出见习志工李观莲和林梅秀(备注:几年前,两位老菩萨皆已舍报)。志工张丽珠也是她一手陪伴成长的。
◎ 她化无用为大用
回顾2005年南亚大海啸、2009年台湾八八水灾、2010年送爱到海地、2011年日本强震……叶瑞芳都为灾民走上街头募款,同时积极联络会员、朋友、亲戚募爱心。
叶瑞芳除了募款,也在其他的硬体建设献爱心。捐善款筹建设基金如慈济拉务路环保教育站、雪隆静思堂、麻坡静思堂、巴生静思堂、居銮静思堂及乌鲁地南(Ulu Tiram)共修处等。
想到自己年幼家贫,没有机会上学,每年叶瑞芳都会赞助“安心就学”计划,希望这个年代的孩子能够安心就学。叶瑞芳老菩萨行善造福,弘法利生,以德传家。
在家,叶瑞芳每天早上做完早课后都会投钱进竹筒扑满。往生后,女儿收拾妈妈房间,也发现妈妈的两个竹筒都沉甸甸,因此把它全数捐出做慈善。


每当遇到大型活动,如三节合一(佛诞节、母亲节、浴佛日)、岁末祝福感恩会、照顾户节日发放,叶瑞芳多数承担“竹筒岁月”岗位,守护竹筒回娘家,并感恩投竹筒的会众。
证严上人慈示:“生命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叶瑞芳在2011年受证时就了解到花莲医学院有大体捐赠计划。回来后,她便与家人分享在花莲所见所闻,并以欢喜心发大愿说,“改天我往生后,我也要捐大体给医学生做研究,化无用为大用。
2025年8月18日傍晚时分,无常到来,叶瑞芳全身颤抖,无法言语,血压飙高,被紧急送院。医生诊断她胆囊有结石(0.4–0.6 公分),建议进行一项小手术,称为ERCP内视镜手术,将胆石取出。叶瑞芳非常坚定,对医疗充满信心,决定接受这项小手术。当医生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发现她呼吸停顿,便立即进行急救并插管。叶瑞芳生前曾叮嘱不要急救,但医生表示,若手术中发生意外,必须急救,只有在第二次呼吸困难时,才会考虑病人或家属的意愿。
由于叶瑞芳生前已签署捐赠大体的同意书,家人便联络无语良师学院的创办人及院长陈庆华教授。相关单位要求病人再次验血,以确定身体没有任何病毒,才能接受捐赠。法亲家人与家属们一同为叶瑞芳祝福,祈愿她的验血报告顺利过关。
所谓有愿就有力,8月26日的验血报告显示,老菩萨身上竟然已没有病毒,可以顺利完成大体捐赠。
2025年8月29日至30日,慈济法亲家人、亲朋好友、无语良师学院代表、医学生、教授、临终辅导员等陆陆续续前来祝福叶瑞芳。
2025年8月31日国庆日早上9点46分,医生巡房时准备为叶瑞芳注射麻醉剂,并希望让妈妈恢复自然呼吸。然而,医生发现她已经提前离开了人世,如愿成为大体老师。
陈庆华教授说:“叶老菩萨是一位慈悲而伟大的老师,她将会点亮很多人的性命,让医学生在学习及研究中受益无穷,也会将她的慈悲心列入宗教式的课程内。”
老菩萨排行第四的儿子黄水傧代表家属致谢时,一时激动,感恩大姐黄秀珍这几年来一直悉心照顾母亲,也很用心筹备这次的追思会。他也感恩所有出席今晚追思会的会众,相信母亲在天之灵,一定感到欣慰。


幼儿黄文辉创作了一首歌〈永恒的灯火〉缅怀先母;也歌颂妈妈捐大体成为无语良师。“妈妈,若您能听见,我们懂得您的心愿:以无声的身驱,成为一座桥梁,渡人穿越苦痛,带来希望与光明……此刻,我们含泪祈祷:不是告别,而是见证——见证一颗星辰静静陨落,化作永恒的灯火,照亮世间……”
志工宋翠莲(虑蕾)在叶瑞芳的接引和带动下,从环保、访视,进而参与慈济静态和动态大小活动,更深入地了解慈济,也认同慈济的理念。在叶瑞芳一路陪伴下,从大德、会员、志工直到回台湾受证而成为委员。
追思会中设有志工分享和祝福,从多位志工的分享中,可以感受到老菩萨是位慈悲为怀、乐于助人、和蔼可亲、慈祥好客的阿嬷,对后辈志工都是那么呵护有加。

由于在马来西亚较少人成功捐赠大体,慈济雪隆志工丁翠柳(虑珏)向家属建议为叶瑞芳菩萨办一场追思会。丁翠柳说,“没想到我轻轻一提,家属和志工们就很用心地筹备,在短时间内找出那么多老照片,还有多位志工的分享,实在难得。这是一场有正能量的追思会,令人赞叹和感动。”
出席追思会的大德李志兴分享,“我是在2000年就认识叶瑞芳菩萨的,那时大家常常一起练气功。记得有一次,我们一群人组团到关丹林明山看日出,她是团队里最年长的一位,山路陡峭,她走得有点吃力,但我一路鼓励她,坚持一步一步往上走。最后,她真的成功登顶,迎来美丽的日出。那时,我们都深深感受到她有一颗年轻的心,有毅力的心和不服输的精神。如今,菩萨圆满心愿,成为无语良师,继续以她的身心来教育世人。她的勇毅与慈心,永远值得我们赞叹与学习。”
●
慈济芙蓉联络处负责人黄秋玉(慈楹)在“爱的祝福”环节中,赞叹首次在会所为志工办追思会,获得如此好的反应,近一百人参与。她赞叹已故叶瑞芳慈善与环保同行,生命与慧命同在。她终于如愿以偿,捐献大体,圆满心愿成为无语良师,祝福她乘愿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