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麻坡支会于2025年11月2日及16日,分别在麻坡静思堂、昔加末共修处,以及东甲利丰港培华小学三地举办六场奖助学金颁发典礼。奖项分为“品德奖”及“品学兼优奖”,今年共有四百八十六位学生受惠,让更多家庭与孩子在学习路上获得力量与支持。
自2008年至2025年,慈济奖助学金受惠学子在麻坡地区累计嘉惠一万一千二百六十一人次,其中小学组为九千七百三十五人次,中学组一千四百八十三人次,大专生四十三人次,在教育助学这条路上持续深耕,不间断地陪伴学子向前。
慈济期望透过实质的助学补助,让学子能无后顾之忧,全心投入学习,同时也在成长阶段培养良好品德与自我要求,踏出更踏实的人生步伐。
◎ 环保行动 生活落实
“剪刀、石头、布!”先来猜拳,再开始游戏。
“什么是5R?”
“要怎样节省用电?”
学生透过环保趣味与净零SDGs桌游,玩得不亦乐乎。
今年活动融入环保教育主题,从场地布置到流程皆注入绿色思维,期盼师长、学生与家长共同唤醒守护大地的意识,从日常生活落实资源回收、减塑与爱物惜福,让教育不只停留于课堂,也能实际行动。
今年主题:“不只爱人,还要爱地球,土地平安,人才能平安。”希望唤醒爱护地球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培养对环境的责任感和爱护地球的情怀,与大地共生息。志工精心设计一连串分站闯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爱护地球的理念,并讲解地球所面临的负担与危机。
当中,制作环保DIY手提袋活动获得热烈支持,大家惊喜发现,只需一把剪刀、一件旧衣,简单剪裁打结,就能化身成专属购物袋。志工希望借此鼓励大家使用环保袋,减少塑料垃圾。家长们也表示乐于参与,并打算将自制手提袋带回家使用。
◎ 单亲撑家 孩子向前
“我很感恩慈济帮我们。”
吴玉美是越南籍单亲妈妈。每天清晨五点,她便起床为孩子准备餐点;整顿好一切后,再送孩子上学,随即前往工作。丈夫早逝后,家庭重担全落在她一人身上。现年四十一岁的她,一肩担起生活与养育的责任,日子虽然忙碌,但她从不曾松懈,只因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踏踏实实长大。谈及这些年的艰辛,她忍不住落泪,坦言:“单亲家庭的生活不容易,但只要努力,孩子乖、懂事,就有力量继续走下去。”
她期待两个孩子都能珍惜学习、好好读书,成为懂事善良的人。“我很疼他们,也很爱他们。”她温柔地说。
对慈济的奖助学金,她满心感恩。这笔补助让她能为孩子添购书本、书包与参考书等必需用品,也能稍稍缓解生活上的经济压力。
十四岁的女儿邱艳贞乖巧懂事,与哥哥从小学便是奖助学金受惠者。她说:“这笔钱不仅是经济补助,更是一分能让我安心读书的力量,也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让我能专注学业。”
除此,她也积极回馈社会。每逢环保日,她会到环保站协助分类资源,有时也会在住家附近捡拾垃圾,让环境更干净整洁。“看到周围变干净,我就觉得很开心。”她说。对她而言,守护地球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也应该带着感恩心去完成。
此次在妈妈陪同下领奖,她感到特别开心,也在心里立下承诺——希望能帮忙分担家务、认真读书、交出更好的成绩,让妈妈安心,也回应这分得来不易的支持。
◎ 绿意同行 梦想启航
两位就读中三的学生——塔努莎(Thanusha A/P Sivananthan)与艾斯维尼(Ashwini A/P Viswanathan),多年来都获得奖助学金的支持。这笔补助为家庭带来实质帮助,减轻经济负担,使她们能安心准备求学所需用品,不必为学杂费、校服或基本学用品烦恼,能更专注于课业与成长。
除了学业,她们也积极回馈社会与慈济。每逢星期三,她们会前往慈济环保站参与志工服务,投入纸张、纸箱、塑料、铝罐等资源回收与分类工作。透过参与,她们学到宝贵的环保知识,也懂得资源如何被正确处理,这些都是课本以外学不到的经验。
艾斯维尼也将环保观念带回家,跟弟妹分享,鼓励大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一起把分类后的资源送往回收站,让家里也成为实践绿生活的一部分。
塔努莎则是学校的巡察员,肩负更多责任。她深知无论在学校或家里,都必须守纪律、努力读书,让母亲放心,也希望透过勤奋,在未来开创更有力量的人生道路。她同样积极参与志工服务,协助分类各类资源,并将所学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整理塑料与铝罐,也提醒家人爱护环境、不乱丢垃圾。
两位学生都表达了相同的期许:“我们要努力学习,好好读书,拿到好成绩!”这个朴实而坚定的心愿,是她们回应支持,也是对未来的承诺。
◎ 姐妹同行 善念回馈
黄钰茗与黄钰鑫姐妹俩感谢助学金对她们生活的支持。姐姐黄钰茗今年已是第三次获得奖助学金,而妹妹黄钰鑫则是第二次受惠。她们不仅珍惜这份资助,也一同投入环保志工服务,在回收分类中学会区分纸张、铝罐与铁罐,并将环保理念落实于生活。
在助学金的使用上,她们有明确规划:除了添购生活用品,开学时也可购买学习用具与参考书,甚至协助支付水电费,减轻家中负担。黄钰茗表示:“我要努力学习,好好读书,拿到好成绩。成为一个有光的人,也能照亮别人。”
姐妹俩期许自己未来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绩,长大后找到理想工作,回馈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她们明白,努力不仅为自己,也为分担母亲的辛劳,将来能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的关怀。
黄思琦今年首次获得奖助学金。她表示会善用这份资助,购买书本、文具及其他学习用品,同时预留一部分协助家中分担生活开销。
她也积极投入志工服务,参与环保工作,并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在家中,黄思琦会准备分类箱进行资源回收,将环保理念落实生活中。她认为,守护地球、保持环境整洁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 助学有爱 梦想起航
东甲县启贤学校陈美玲校长受邀参加典礼时表示,慈济的奖助学金充满意义。这分关怀让孩子在求学路上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有人一直关心着他们。她也提醒家长,应指导孩子妥善运用助学金于学业,学会自行分配与规划。
许多高年段学生能将获得奖项的意义延伸至生活,视其为自我肯定与鼓舞。对于来自贫寒家庭、较缺乏自信的孩子,奖助学金更是提升自信、肯定自我价值的重要助力。校长观察到,受惠学生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她相信孩子们能够做到。家长用心陪伴与鼓励,校方给予指导,双方共同形成支持孩子成长的力量。
校长强调,贫穷并非阻碍,只要孩子愿意积极向上、努力不懈,未来长大后也能将这分关爱延续,回馈社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她以温暖的话语勉励孩子们:“孩子们,爱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好。”提醒他们珍惜自己、相信自己。
●
证严上人慈示:“教育可以翻转人生,再穷不能穷教育。”
慈济奖助学金承载着社会的关爱与祝福,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四方的温情与鼓励。透过善的力量,他们得以安心学习、勇敢追梦,也将爱延续,成为未来社会善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