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逐户发放助学金 孩子就学才安心

2021年伊始,慈济诗巫联络处八个访视小组, 趁新年元旦公假及周休二日,在三天内到访十九户照顾户家庭发放助学金,嘉惠二十五位在籍中小学生。

2020年是新冠疫情肆虐的一年,打乱学生上学的脚步。大半年的时间,学生只能呆在家里上网课。 2021年新学年开学日也被延至1月20日,学生于1月8日回校报到,领取课本和缴付学杂费。

2021年1月1日早上八时,慈济志工在回校日前先发放助学金给慈济照顾户的子女,让孩子能安心回校,并添购校服、文具等。

◎ 安心就学 竹筒回馈点滴爱

南兰律(Jalan Lanang)是诗巫其中一个轻工业区,伊班族(Iban)照顾户杜桑邦(Tut Anak Sambang)和外孙女莫妮卡(Monica Nisha Anak Doris)就租住在一间电器维修店的二楼,祖孙俩相依为命。莫妮卡的母亲已另组家庭,莫妮卡自幼由外婆杜桑邦抚养长大。

志工陈玉娟(虑娴)陪伴杜桑邦祖孙已三年多,她一直鼓励莫妮卡要努力读书。莫妮卡也不负所望,在小六评估考试获得优良成绩。杜桑邦原意让孙女小学毕业就辍学,志工体谅杜桑邦的忧虑,表示会继续补助莫妮卡的学费,杜桑邦才同意让孙女升学。今年莫妮卡已在中华中学(SMK Chung Hua)就读中一。领到慈济助学金,她很开心,表示感恩慈济,也会善用这笔钱,努力读书。

杜桑邦说:“我常跟莫妮卡说要记住慈济的恩情,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要回馈社会,学习慈济的精神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受惠学生莫妮卡在领取助学金后,与外婆杜桑邦开心合影。 【摄影:黎陛星】
母亲苏巴蒂雅迪(左)和儿子迪欧哈尼夫感恩慈济这两年来持续援助他们一家的生活费。 【摄影:陈玉娟】

莫妮卡领养慈济竹筒,每月慈济志工来访时,她都会将存下的零钱交给志工去帮助更有需要的人。

南兰律另一家照顾户莫哈默尊尼(Muhammad Johny Aizuddin Abdullah) 是沙巴杜顺族(Dusun)穆斯林,妻子苏巴蒂雅迪(Supardiyati)是印尼人,儿子迪欧哈尼夫(Diohanif Rahardian)今年在中华中学就读中二。一家三口住在一栋旧式店屋二楼,这是公司免费提供的员工宿舍。莫哈默尊尼于两年前工作时发生车祸,导致下半身瘫痪,生活起居全靠妻子照顾。

苏巴蒂雅迪看到志工来访非常开心,她表示丈夫发生车祸后,彷徨无助的她很感恩慈济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刻,给予及时的援助和鼓励。她说:“丈夫无法工作,我不知道去哪里找人帮我,还好你们来了,每个月都来关心我们,给我生活费,让我能安心照顾丈夫,帮我们一家渡过最煎熬的那段日子。”

今年是迪欧哈尼夫第二年领取慈济助学金,当天他也领养了慈济竹筒。慈济志工张月嫦两年来一直陪伴着莫哈默尊尼一家,她表示:“迪欧哈尼夫会说华语,品学兼优,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两年来,苏巴蒂雅迪不离不弃的照顾着丈夫,如今病情已渐有起色,莫哈默尊尼的手脚已经可以动一些了。”

◎ 雪中送炭 姐弟俩安心求学

穆斯林照顾户诺丽达(Noridah Binti Senain)是单亲妈妈,四年前因手术后遗症导致视力模糊,三年前又开始洗肾。诺丽达有一对儿女,与母亲同住。诺丽达的父亲是穆斯林,母亲是华人,全家都会说华语。

志工邵慧莉关心照顾户诺丽达的生活近况。 【摄影:陈玉娟】

诺丽达表示,她以前制作糕点卖,还可以勉强自立生活。眼睛看不清后,就无法再制作糕点,当时七十岁的母亲还要到屋后去采椰子卖,养她一家三口。

诺丽达哽咽着说:“我生病时孩子还小,天天担心下一餐没有东西吃;感恩慈济在我最辛苦时,及时帮助我,犹如雪中送炭。”

就读圣心中学(SMK Sacred Heart)中三的儿子张宇泽(Hilmi Bin Norman Cheong)领取助学金后,感恩慈济多年来的帮助,让他们姐弟俩不用担心学费,安心就学。

◎ 涨潮淹水 雨中发放助学金

继程前往江峄琴路(Jalan Kong Yit Khim)的偏远郊区。照顾户莫福林一家四口住在路旁的一间高脚屋。莫福林的妻子是印尼人,女儿莫秀秀在附近的独中公民中学(Citizen Middle School)就读高中二,十岁的儿子因没有出生纸,只能呆在家里,无法上学。

志工来访时,开始下起雨来。从路边到高脚屋的一段路也因涨潮而淹水,志工在路边撑着伞,莫福林和女儿涉水出来领取助学金。莫福林原本在诗巫周末市场(Sunday Market)摆卖自制糕点。数月前,周末市场迁往美景花园,他没有了收入。上个月有一位中医师找他打零工,以日薪计,帮忙老人推拿。

莫福林对慈济多年来的援助表达感恩。离去前,他的太太和儿子也从木屋的窗口向志工热情挥手表达谢意,志工也遥望挥手道别。

受惠学生莫秀秀(右)在领取助学金后,与父亲莫福林(左)开心合影。背后左边的高脚木屋就是他们的家,屋前因拉让江涨潮而淹水。 【摄影:黎陛星】
志工走过坡道前往照顾户叶世会的高脚木屋,叶世会(红衣者)坐在窗前迎接志工。照顾户叶世会家里没有自来水供,他在高脚木屋前置放大水桶衔接屋顶的水槽,以收集雨水饮用。 【摄影:黎陛星】

驱车一段路程后,造访同样住在江峄琴路边高脚屋的叶世会,屋旁不远就是全马最长的河——拉让江(Rajang River)。多年前,叶世会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一条腿,因行动不便无法工作,全靠伊班族妻子在附近的小学当清洁工养家。女儿叶金花在公民中学就读高中三,成绩优异。儿子十七岁就辍学到民都鲁(Bintulu)打工帮补家用,去年因疫情影响工作,患上精神疾病,回来诗巫休养。

叶家没有水电供应,需要电源时才使用发电机。屋外有一个大水桶连接屋顶的水槽,收集雨水饮用。女儿叶金花每天都要到拉让江边挑水,用江水洗衣、洗碗、盥洗等。

叶世会过去有抽烟和喝酒的习惯,志工陈玉娟常带人医会李金燕医师(懿暄)前来关怀,经大家温言软语的规劝,渐渐把烟酒都戒掉。

孝顺的叶金花在班上成绩第一,她曾透露,中学毕业后想继续升学。教育是改善家庭的希望,祝福她能梦想成真,翻转人生。

◎ 体谅母亲 孝顺女照顾弟妹

住在市区华侨路(Jalan Hua Kiew)组屋五楼的照顾户峇蒂玛(Patimah Binti Ahmad)来自达佬(Daro)的马兰诺族(Melanau)穆斯林。她是单亲妈妈,育有两女一男,孩子都很乖巧听话。去年初,峇蒂玛因行管令失业,只能带着孩子回乡投靠父母,等孩子开学才回来诗巫找工作。目前在饭店当清洁工,生活工作逐渐稳定下来。

照顾户峇蒂玛的两个女儿领取慈济助学金后,一家四口开心合影全家福。【摄影:黎陛星】
助学金受惠学生爱丽莎陈(右)对母亲峇蒂玛说出感恩之情后,温暖拥抱母亲。 【摄影:黎陛星】

峇蒂玛的长女爱丽莎陈(Alissachan Binti Abdulah)在伊丽莎白女中(SMK St. Elizabeth)就读中三,品学兼优。峇蒂玛工作时间长,家里全靠爱丽莎“姐兼母职”,照顾弟妹,操持家务,还要兼顾学业。

就读圣丽达女子小学(SK St. Rita)五年级的妹妹也一起获得慈济助学金。爱丽莎道:“感恩慈济三年来帮助我们一家,也感恩妈妈辛苦工作养家,天天带我们走路去上学。我在家帮忙煮饭给弟妹吃,有时也会跟妈妈去工作,一起打扫饭店,减轻妈妈的工作负担。”

在慈济志工带动下,爱丽莎上前拥抱母亲,说出心里的话;温馨感人的画面,让一旁的志工也默默拭泪。

在这非常时期,志工逐户发放助学金,让孩子可以安心回到学校上课,恢复往日回荡在校园里久违的笑声、钟声、读书声……

Pin It
Tags: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