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巧手素粽情 味蕾尝美食

2018年10月28日,假共和小学进行的筹建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义卖会,素亚参叻沙是其中一道义卖美食。 【摄影:许(音包)玲】

一粒粽子,从粽叶到内馅,事前的准备功夫繁琐不说,事后的包裹更是讲究,惟二十位婆婆妈妈级志工,在难行能行下完成了预定的一千粒目标。 吃起来酸酸辣辣,颇开胃的槟城素亚参叻沙,从最基本的香茅到将所有食材下锅烹调,一刻都不马虎,志工们制作严谨,只为了在来临的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义卖会诚意推广,让素食与慈善并行。

继2012年为筹募吉隆坡慈济静思堂建设基金的大爱园游义卖会后,慈济巴生支会将于2018年10月28日迎来时隔六年后的大型义卖会,想当然尔,届时除了玲琅满目的物品外,美味的素食料理更是不可或缺。因此,有志工向商家募集物品,有志工挽起衣袖,呼朋唤友地一起准备拿手料理供义卖。

◎ 一心一志 心无旁骛

10月15日,资深志工谢美玉(慈彦)的住家异常热闹,一大清早,厨房已经有人在炒糯米,几个煤气炉蓄势待发;小亭子里设置了两张小桌子,放眼一看,有炒好的香菇、栗子、绿豆、鸳鸯素烤等食材;亭子旁的小圆桌,志工已经用电秤量着炒熟的糯米,分发给准备裹粽的志工们。

“师姊们,你们看,粽子的边你们要推去对的方向,不然的话粽子的形状就会不美,还有若是没有包紧的话,粽子说不定就会在煮的时候'离队',所以大家都要很小心哦!”此次素粽义卖的灵魂推手谢美玉笑着向大家传授“裹粽秘笈”,希望能集众之力,以最好的素粽为国际学校募建校基金。

裹素粽的当天是工作日,因此志工们都广邀身边的朋友及会员一起来助缘,让一千粒素粽的目标得以达成。 【摄影:许(音包)玲】

因是工作日,而且要裹的素粽数量约一千粒,因此志工们都向身边会裹粽的朋友或会员发出求救信号,在社区平台里看到邀约讯息的志工林慧君立即报名,惟她不会裹粽,因此就向组长报名协助“打杂”。岂知来到现场后,看到老菩萨们都很用心地在裹粽,而尚未需要开工的她就毅然地向志工刘宝来请教。

“知道是为慈济学校筹款,就向师姊报名。一开始很紧张,因为不会裹粽,后来宝来师姊一直鼓励我学,就提起勇气学裹粽了。”从不会到抓到裹粽窍门,慧君很是开心,原来只要勇敢踏出一步,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结果。

林慧君觉得可以在善的环境学习,是一件很法喜的事,因此乐见国际学校的成立。【摄影:许(音包)玲】

带着孩子参加亲子班的慧君,对慈济教育非常认同。本身也是社区一分子的她,被志工们筹备义卖会不遗余力的精神所感召,就抱着能帮多少就多少的心态来参与。她说道:“得知慈济在建设国际学校,真的很高兴,希望往后孩子能够在国际学校读书,因为之前和孩子一起上亲子班,我觉得可以在善的环境学习,是一件很法喜的事。”

◎ 千颗素粽 万分用心

要用一天的时间裹一千粒素粽并不是易事,更何况志工们都不是专业人士,难免在拿捏食材用量方面会有出入,因此不时会出现这个不够、那个不足的窘境。惟参与的志工们并不嫌烦,他们相互补位,在短时间内补足食材,让裹粽得以在没有延误的情况下顺利进行。

在前一天的前置作業中,就看到一頭白髮斑斑的志工林清梅(慈可)的身影。今年七十一歲的她協助挑栗子、將香菇去蒂、清洗鴛鴦素烤等瑣碎事,直到晚上八時許才歸家。今天一大早,她薰法香後就立刻到美玉的家報到,把握當下做對的事。

“今天來就是一心一意,大家齊心合力把勤務做完。不管會不會裹粽,大家一人一分力就能完成這份任務,為國際學校籌募建校基金。”清梅如是說著。

多年沒有裹粽子的清梅自嘲,本身對粽子的外觀並沒有很大的要求,但來到這裡就遇上挑戰了,因為大家要達成共同的方向,讓粽子的外形不會相差太遠,而她也能趁著這個機會向多位裹粽的高手學習,一舉數得。

“我不會覺得是壓力,我要求就是把它做到最好,感恩身邊很多善知識,讓我有改進的機會。在我的家族中,對粽子有這麼一個說法,粽子的四個角寓意著傳承的意思,就是希望下一代能夠出眾一點,因此它可以說是中華民族不可少的一種食物。”清梅微笑著說道。

从教师岗位退休后,她积极在慈济活动中付出。因着一颗乐见慈济国际学校落成的心,她不计其累,默默地裹着一粒又一粒的粽子,给予国际学校满满的祝福,她说道:“我相信慈济国际学校赋予学生的是品格教育,学生出来社会后能够谦卑对人,这是目前大环境所欠缺的。”

推手谢美玉忙碌地指挥,时而要注意裹粽的进展,时而要关心食材的用量,无非就是希望素粽能在预估的时间内完成。当她得知慈济国际学校在筹募建校基金时,就已经在吉隆坡慈济静思堂发起素粽义卖的活动,因此在接到社区组长许秀卿(慈妥)的电话邀约,请她回来巴生带动素粽义卖时,她不作他想就立刻答应。

资深志工谢美玉(中)有四十多年裹粽的经验,在裹粽义卖的活动中,她以传承的精神传授裹粽的撇步,让后辈获益良多。 【摄影:许(音包)玲】

“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也裹了八百多粒来义卖,而这一次的目标是一千粒。其实这对我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只要在社区招志工或者会员大德来帮忙就可以了。我本身就是付出一点劳力来裹而已,其他的琐碎事就请志工们处理。”美玉说道。

对于裹粽的要求,美玉别有一番见解,她坦言自己的要求确实很高,因为下锅烹煮时,往往一煮就是一两百粒,如果裹的时候没有讲究的话,很容易就散掉了。她比喻大锅里面的粽子就好像慈济大家庭一样,翻滚的粽子会撞来撞去,如果没有裹得紧,粽子就会散开。就好比团体中的你我他,若是没有调适好自己的心态,在人我是非中跌跌撞撞,很快就会脱队。

“我今天抱着能够裹多一点,为国际学校付出就更多一点的精神前来,希望人人都来出一分力,让国际学校早日落成。上人说教育要在马来西亚发扬光大,若是没有好的人文教育,没有真正的道德教育,我们会很担心孩子日后的发展,所以好的教育是迫切需要的。”美玉语重心长地说道。

从清晨到凌晨,从裹粽到善后工作,在志工们齐心合力下,终于达成了一千一百一十七粒素粽的目标,彼此都度过一个既累却充实的星期一。

◎ 分享经验 以素会友

不论是传统的粽子,或是酸辣的亚参叻沙,都是华人社会里让饕客念念不忘的美食。要如何煮出好吃的素亚参叻沙,对于想吃却不会煮的人来说就真的考功夫了。曾在素食馆工作八年,得到“师父”真传的何美英说,能够烹调出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素亚参叻沙,是日积月累的经验。

人称“美英姊”的美英是槟城大山脚人,为了圆父亲吃素心愿,她用心钻研出适合父亲口味的素亚参叻沙,也在家承接浓缩素亚参叻沙酱的小额订单,因为好吃而在朋友间口耳相传,逐渐打出名堂。

何美英认为烹饪是一件快乐的事,更何况能用美食做善事,那么快乐就加倍了,所以欢喜付出。 【摄影:陈馨如】

10月20日,如今与儿子同住在莎亚南的她,过着退休后含饴弄孙的日子,但应着志工许秀卿之邀,出现在巴生绿林镇(Bandar Botanic),为的是准备两百碗的浓缩素亚参叻沙汤汁。而她和秀卿的缘也起于亚参叻沙,因为举凡秀卿回去槟城,总是会跟美英姊订购浓缩素亚参叻沙酱,而结下这一份好因缘。

“秀卿可说是我最大的顾客,每一个订单都是三、四十盒的……”美英姊欢愉地笑着。

好的东西要与人分享,更何况是美英姊有口皆碑的素亚参叻沙。得知有义卖会,秀卿早早就跟美英姊预约,希望她能以拿手的素亚参叻沙共襄盛举,美英姊立刻跟儿子申请“一日假期”,为善付出。

志工许秀卿协助何美英准备烹煮亚参叻沙汤汁所需要的食材。 【摄影:陈馨如】

“大家这么喜欢我煮的亚参叻沙,我是很开心的。今天,我是为了慈济和证严上人而来,我好多好多年前就买过《静思语》,我很喜欢,也在多年前成为会员。我对慈济最感动的事就是哪里有灾难,他们就会去帮忙,最重要的就是鼓励大家吃素……”美英姊侃侃而谈她对上人理念的认知,尤其是鼓励大众茹素这件事,让她对上人更是敬佩。

素食,是美英姊的坚持,得知秀卿邀约她的缘由后,当仁不让,因为义卖会当天就会有很多人吃到她的素亚参叻沙,那是她很期待的事,她笑着说道:“我想不到还有机会可以重出江湖来做,煮东西是一个很好玩的事情。”

能够为教育出力、为上人效力,美英姊很是开心。她感恩有机会付出,感恩能在多年后重温煮食的快乐心情。而一次过煮两百人的份量对她而言,是一项挑战。但是她享受可以付出的当下,边做边调整,冀望吃的人都能记得她的素亚参叻沙。

“我今天请一天假罢了,孩子明天要做工,我得帮忙顾孙了。我享受当下,那种快乐的感觉,很多年没有了。会答应来帮忙,是因为我没有什么机会去做,所以就用素亚参叻沙来跟大家结缘啦。”美英姊诚恳地说,因为有这个机会,所以她珍惜当下,珍惜活着的每一天来做有意义的事。

“希望大家吃了后给我一点意见,我会更加努力求进步……”美英姊殷殷说着。

用一双手为教育使力,那是一双双推动教育摇篮的手;“筹建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义卖会”所筹募的不是基金,而是一个个培育优质人才的希望!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