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情结环保站 异乡庆中秋

一群来自菲律宾和印尼的外籍劳工,因接触慈济环保站惜福区而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进而拨出时间到环保站做资源分类。 2019年9月15日晚,慈济志工邀约他们前来郊外岭慈济环保教育站共庆中秋,为身处异乡的他们营造家的温暖……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古人常用月亮来倾诉思乡之情。在月亮最圆最亮的中秋节,远游在外的游子们都会返乡跟家人聚首赏月,是人月两团圆的美好时光。

一轮明月挂天边,月下人儿提灯笼赏月。 2019年9月15日晚,虽然中秋节已过了两天,但郊外岭慈济环保教育站不仅灯笼高挂,还传来了快乐的歌声。 “Kita satu keluarga, saling syukur saling percaya. Kita satu keluarga, saling butuh di dunia ini……”一群肤色、国籍、宗教各异的人们手牵着手,唱出这首国语版的慈济歌曲〈一家人〉。他们是来自菲律宾和印尼的劳工,因为到惜福区购买二手物品而认识慈济。经志工解说,他们开始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并知道慈济在世界各地做了很多慈善工作。因为感动,他们都会尽一己之力到环保站付出,协助资源分类。

这群在异乡讨生活的劳工,愿意为地球的健康而尽力,感动了在地的志工。为了感谢他们的长期付出,志工陈辉杰趁着佳节邀约大家前来欢聚联谊。 “菲律宾今年频频发生地震,印尼去年更是灾难不断。我把大家邀过来,为他们的国家祈祷。我们想告诉他们:我们是一家人,当您遇到困难,我们会陪在您身边安慰您。”志工与他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可是彼此在环保站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仿若一家人。

◎ 中秋团圆饭 月照思乡人

环保站内可以重覆使用的心灯,是陈辉杰利用回收的宝特瓶,逐一剪成莲花模型做成的。他说:“我们现在做环保,就不要浪费钱买灯来祈祷,不要制造大量的垃圾。” 辉杰呼吁大家把环保落实于生活中。

朴素的环保站透过陈辉杰的巧手,化身为绚烂的灯会。在环保站的匾额下,粉色灯笼高高挂,匾额的右下则立着一棵别树一帜的许愿树。这棵由树枝组合而成的许愿树,挂着许多五彩缤纷的灯笼,有纸制的、也有分别用回收的宝特瓶、纸提袋或精美的月饼盒子盖制作而成的,在响应环保的同时也不失特色。此外,许愿树的树枝上还立着活灵活现的小鸟,仿佛在树枝上快乐地欢迎大家的到来,为现场增添不少喜气。甫踏入环保站的与会者,皆被这眼前的许愿树吸引着,纷纷驻足拍照。

2019年9月15日晚,慈济志工邀约他们前来郊外岭慈济环保教育站共庆中秋,为身处异乡的他们营造家的温暖。 【摄影:梁倩宜】

“来来来,过来这里用餐。有很多食物,都是大家准备的,吃多一点啊!”志工刘梅花牵着外劳朋友的手,脸上洋溢着笑容,像是在招待客人般,十分亲切。这一顿中秋团圆饭,有志工准备的中式食物,也有印尼女佣准备的马来风味食物。 “这是菲律宾传统食物,那个是我请印尼Kakak(帮佣)帮忙准备的食物……”梅花止不住脸上的笑容,一一介绍桌上的菜色。梅花的贴心接待,让远离家乡的外籍劳工倍感温馨,仿如回家团聚吃饭。

◎ 让爱传出去 温暖我和你

志工以一首轻松活泼的马来童谣〈Chan Mali Chan〉带动与会者一起比手语,为中秋晚会掀开序幕。接着的回顾影片,记录了郊外岭社区志工在社区及环保站的付出身影。大家从陌生到熟悉,如今更可以“分担及分享彼此的人生。”

“希望世间的一切众生,都能脱离苦痛。”一位印度同胞在看了证严上人在《人间菩提》的开示后,把祝福语写在心愿卡上。透过影片,大家看见天灾人祸频传,深切感受到人世间的不平安,造成人心难安。证严上人慈示:“心大则同,心小则异。”不论仁爱、博爱、慈爱或大爱,都是真诚的爱。爱能让人跨越种族和宗教,去帮助苦难人。

在缓缓的音乐下,歌声把现场来自不同宗教的天主教徒、回教徒和佛教徒串联在一起,大家手捧心灯,诚心唱出〈爱与关怀〉,祈求天下无灾、人皆平安、世界充满爱与关怀。

在缓缓的音乐下,歌声把现场来自不同宗教的天主教徒、回教徒和佛教徒串联在一起,大家手捧心灯,诚心唱出〈爱与关怀〉。 【摄影:梁倩宜】

◎ 护持环保站 惜福再造福

来自菲律宾第二大的岛屿─民答那峨岛(Mindanao)的黛希(Daisy Balansag)是一名清洁工人,来马工作近十四年。七年前的一个偶然机缘下,在路过郊外岭环保站时,被环保站里的众多人潮所吸引,在好奇心驱使下,遂踏入环保站一探究竟。她发现环保站惜福区里出售的二手用品琳琅满目,且价格相宜,是一个购物的好去处。自此她成为环保站的常客,更把环保站称为“五零吉购物商场”。

当黛希了解到环保工作不但可以保护地球,更可以把变卖所得作为救济贫困的慈善基金时,黛希内心充满了感动,并发愿要带动友人前来请购二手用品和进行资源分类。

眼看祖国不时受灾,黛希(左)认为要敞开胸怀,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在志工陈辉杰的协助下,黛希点燃由宝特瓶制成的灯笼。 【摄影:梁倩宜】

第二次受邀出席中秋联谊的黛希欢喜地说道:“我打从内心的高兴,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善良的人。看了影片后感触很深,慈济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这也不仅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国家菲律宾常常受灾,需要许多善心人士的帮助。所以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放开心怀,去关心及帮助苦难人。祈祷的环节让我很感动,我虔诚地祈愿,期许我的心愿能上达天主,并且能够实现。”

◎ 环保去无明 待人诚与情

玛莉尼(Marini Binti Yusof)在一所特殊儿童学校担任助理,每天下午下班后,她都会带孩子前来到环保站进行分类,一直到晚上八时才回家。她笑言丈夫认同及放心她与孩子到环保站做环保,很多时候丈夫都不知道她在何时抵达家门,因为回到家时,丈夫早已安心入睡。

随着时间的累积,玛莉尼越做越有满足感,也心生欢喜,甚至对环保站产生一份责任感。若是环保站没清理干净,她一定得要处理好才离开。玛莉尼的双胞胎儿子看到妈妈那么投入做环保,也会充当妈妈的小帮手。 “我会挑选那些衣服,然后他们就帮我秤重量。我也在这里教导我的孩子们要学会尊敬长辈,还要有耐心。”

玛莉尼欢喜地表示,在环保站的其中一个收获就是认识了许多不同国籍的朋友,大家相处融洽。而这一次的中秋联谊,更拉近了种族间的距离,让彼此的关系更加密切。

在慈济环保站学习分类,玛莉尼最大的体会是“甘愿做,欢喜受”。 【摄影:梁倩宜】

坚持做环保的心,让不谙中文的玛莉尼体会到证严上人所说的“甘愿做,欢喜受”。她说:“我们不能有一颗善妒的心,而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把心放大,你就会感到知足了。”如今,玛莉尼和先生已经走进了慈济的大家庭,成为了慈济志工。

◎国外庆中秋 有家的感觉

来自中国的谢浩被公司调派来马工作已经年余,今年是他第二次在马来西亚度过中秋节。这一天他在吉隆坡慈济静思堂参与活动后,和初相识的慈济志工林亚章(济元)前来环保站,与素未谋面的大家一起庆中秋。 “大家都很有爱心,做的事情都很有意义。我一个人在这边,很开心能认识到大家,感觉很幸福,有家的感觉。”看到影片中受灾的灾民,志工走入灾区的身影,感动了谢浩,也让他更笃信佛教所说的因果观。

第一次参加慈济环保站中秋晚会的谢浩,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 【摄影:梁倩宜】

小时候,一本《了凡四训》,让谢浩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从此影响他的想法。 “你奉献出去后自己也会得到,你自己也会变得比较开心。”从付出中获得了喜悦,恰好契合谢浩深信的“奉献爱心很好,不光是帮别人,也是帮自己”。许是这一点,谢浩在因缘际会下在马来西亚认识了慈济,也让他到了国外依然有奉献爱心的机会。

因为爱,漂泊他乡的游子们于郊外岭环保找到了家的温暖与归宿感。冀望在若干年后,重返家乡的游子们仍记得此时此刻的温馨与感动,让埋藏在心中的良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Pin It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