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筹募巴生慈济静思堂建设经费,在地慈济志工马不停蹄地筹办各项募心募爱活动,从社区小型义卖,到个别志工拿出看家本领,或准备餐食小吃、编织手艺,为的就是让建设基金注入点滴泉水……
2024年8月10日,巴生慈济志工就在位处顶级手套大厦(Top Glove Tower)第九楼层的好想吃酒楼举办了千人素宴,邀请社会各领域贤达为这一座社区道场奉献一份力量,共聚社会的善心与福缘。
慈济巴生支会和气组长之一的谢家旺(诚旺)与一众慈诚委员穿着端庄制服,以欢喜心迎迓到达会场的社会贤达及众爱心人士。自巴生传出即将有静思堂的好消息后,志工们在欢喜之余,更是不遗余力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为筹募建设经费而努力。实业组志工团队也马不停蹄地筹办素食宴会,希冀凝聚更多的爱心,让巴生慈济静思堂早日矗立在巴生绿林镇。
志工谢家旺看到会场散发着的正能量,欣喜地说道:“巴生慈济静思堂对社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所,因为静思堂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功能,可以在社区里面发出爱与善的一个地方,所以他们非常愿意护持巴生慈济静思堂。再者,我们志工本身也都很希望巴生能拥有自己的一个家,所以很积极号召身边朋友来护持,所以在得知将举办千人宴时,勇于护持,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股善与爱的动力。”


◎数十载心愿 集静思堂砖瓦
“三,二,一,……”在司仪的引领下,慈济志工谢家旺、顶级手套集团执行主席丹斯里林伟才以及好想吃酒楼的负责人徐永发为这一场千人素宴亮灯并掀开序幕,工作人员也在事前准备好的仪式当中陆续为会众献上素宴的第一道美味佳肴。而此次素宴的素材,准备工作与工作人员均由好想吃酒楼全数承担,徐负责人就表示,由于酒楼就设在顶级手套大厦中,因此时常有机会与丹斯里林伟才交流并开始了解慈济在社会中的善行,因此也萌生了响应善举的心,他脸带笑容地说道:“今天很开心啊,有了静思堂就可以让更多人一起来做慈善。”
黄木燕心里一直都有想要圆满慈济荣誉董事(荣董)的想法,恰闻巴生慈济静思堂筹建的消息时,她心想时机应该成熟了。黄木燕就说道:“我的先生就是巴生人,所以我想借着这个机会,为巴生出一份力。”当她把这样的心愿告知丈夫时,也即刻获得他的赞成;受证已有六年时间的她经常有机会接触巴生慈济志工,也了解到每次从巴生到吉隆坡慈济静思堂参与活动的路程并不短,因此她希望巴生慈济静思堂能为志工带来些许便利,也能就近接引更多居民,投入志工的行列。


站在台上握着麦克风分享,慈济志工洪金生分享他的心路歴程,从担起慈济巴生支会负责人那一刻起,洪金生(济阔)就萌生巴生很需要一座静思堂的念头,因此在巴生各处寻找适合建设静思堂的地。十多年来,十多处地,甘苦自知,却也甘之如饴。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巴生绿林镇觅得一块适合建立慈济巴生自己家的地,他虽然卸下了负责人一职,但心里的激动与感恩不亚于他人。
而这一场素宴是开始筹建以来规模最大的筹募活动。然而,认捐的热烈反应却让洪金生感到惊讶,每一天看着素宴所需席位的增添,他感激地说道:“看到这么多菩萨出席今天的宴会,让我非常感动;大家的勇跃出席,给了我们鼓励和勇气。筹建静思堂这条路不容易走,但是我们一定会走下去,当巴生慈济静思堂落成,我第一个报名当志工……”提起静思堂,不难发现他的满心期待。
洪金生继续道出他的期望:“静思堂是接引爱心志工的一个道场,希望有了静思堂以后,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走进来了解慈济,然后被大爱所感动而加入大爱的行列,成为我们大爱的家庭成员。”
自巴生有慈济伊始,乐于助人的李幼女士在得知慈济帮人的事迹后,就成为月捐会员至今。住在万津的李幼女士,与先生白手起家,也秉持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精神,时常乐于布施。得知慈济巴生支会在筹募静思堂建设经费,她以自己和先生还有儿子的名义,捐三个荣誉董事,为巴生静思堂添砖加瓦。李幼说道:“我知道慈济有帮贫困学生上学,帮很多苦难人,所以我就成为会员。现在得知巴生在筹募静思堂的建设经费,我当然乐意捐款。”
雪隆实业组志工罗诘粦(惟寰)与巴生慈济志工很是熟络,抵达会场的他仿如回家般,四处与人寒暄话家常。加入慈济十年余的他,初心如衷,深信对的事,做就对了,因此除了精进在慈济四大志业,在能力所及之处,也出钱出力。在知悉巴生将举办筹募静思堂建设经费的千人素宴,罗诘粦也捐了荣董,他诚挚地说道:“慈济巴生真的很需要一个家,这个家可以造福社区,过程肯定不简单,但看到在地志工们同心协力,共同去成就,真的很感动,祝福巴生慈济静思堂早日落成。”


◎感动散播温暖 善念四方云集
在慈济歌曲《感恩、尊重、爱》的悠扬音乐传送中,多对慈济道侣一一走上舞台,当中有者是第一次上台,亦有第一次呈献手语演绎的,或许队形不是高度整齐,手势也未必完美,但为了感念出席的会众对于静思堂筹建的护持,大家还是使命必达完成,其中就包括站在台上与大家分享的巴生慈济志工杨张华(本克)。
曾经大儿子学习迟缓的状况让杨张华感到心烦意乱而过着与酒瓶相伴的生活,却因孩子就读的特殊学校而开始与慈济结缘,从志工服务当中,他开始转念,把孩子视为上天给自己的功课与礼物,更脱离了原本纸醉金迷的日子,改善了自己与家人的关系。
同样上台分享的还有来自吉隆坡的环保志工黄丽云(明彩),虽然被诊断罹癌,但她依然不畏脏乱的,每天清晨开车四处收集可回收资源,更一边学习与身体对话,与疾病共处,带着病痛的她继续行善造福,为了地球,也为了身心的环保。如今,她的病情不只得到了控制,也善用积攒的存款在多年前圆满了一个荣董,更打算进一步布施,让更多大爱遍撒各个角落。


参与慈济实业组的黄种吉坦言,参与素宴原本只是抱着参与一件好事的念头而已,没想到从丽云师姐的分享中,他更找到了心灵的力量,“师姐的分享很感动,虽然她的人生充满挑战,但她的力量,其实我觉得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有他的责任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其可发挥的地方。”
因此他也愿意贡献自己的小小力量来护持巴生慈济,再加上近期跟随实业组志工参访慈济印尼分会的志业,看见慈济四大八法在社会的推动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尤其是惠及社会底层人士的帮助,更让他感动不已。种吉就分享: “在慈济能够捐荣董的地方很多,譬如说用在大爱台,佛国的志业发展,不过因为自己的太太也是巴生人,所以应该借助这样的因缘,捐在这里,冀望爱能够传出去。 ”
在观看了素宴中所播放的志业介绍影片以及志工的现身说法后,让原本对慈济的印象只停留在洗肾中心的黄一劭与陈燕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看到志工在不同层面与领域的付出,燕丽的感受是非常强烈,也是感动的。在朋友钟瑞姗师姐的诚意邀约下,两人从槟城驱车南下巴生参与素宴,虽然要经过数百公里的旅途,但看到志工跨越种族,而且无所求的付出,让一劭感受到一切都是值得的: “虽然如今世事万变,社会里负面的情绪涌动,但这样的善举让他看到了希望。 “ 他接着说道。


●
当晚素宴结束前,近七十位为巴生慈济静思堂献力的慈济荣誉董事上台接受志工的感谢与祝福,其中不少人是故乡情浓,希望巴生慈济静思堂能够早日矗立,让慈济大爱能进一步在地深耕,更有来自全马各地的善心涌现,为筹建基金增添砖瓦,让漫长的筹建与建设过程有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