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慈济人医 与上人中秋有约

除了本地讲师外,现场加线上约一百二十位学员同步连线收看花莲的课程直播、与全球二十五个国家的人医们空中相会。 【摄影:黄文兴】

因受到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影响,雪隆慈济人医会志工无法到台湾花莲参与一年一度的国际慈济人医会年会。 为了凝聚医护人员的力量、认识彼此、保温医疗服务的热诚,雪隆分会严守标准防疫措施,于10月1日至3日,于吉隆坡慈济静思堂举办年会。现场加线上约一百二十位学员与全球二十五个国家的医护人员连线,在云端相会。

 

1997年9月16日,菲律宾崇仁医院副院长吕秀泉医师带团来台参访慈济,巧遇精舍办的一场中秋晚会,于是这群大医王们借此机会在精舍陪着上人欢度中秋,这个约定延续至今不变。后来国际慈济人医会(Tzu Chi Inter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简称TIMA)成立,定于每年中秋节举办年会。尽管肤色、语言、宗教不同,来自世界各国的志工齐聚花莲,进行专题演讲、分科座谈、会务报告与分享义诊的那分感动。

2020年因受COVID19疫情影响,人医们无法亲至花莲与会。为了凝聚人医们的力量、认识彼此、保温医疗服务的热诚,雪隆分会于10月1日至3日严守标准防疫措施,在地举办年会。 【摄影:黄文兴】

2020年因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雪隆慈济人医会志工无法到台湾花莲与会。为了凝聚人医们的力量、认识彼此、保温医疗服务的热诚,雪隆分会于10月1日至3日严守标准防疫措施,在地举办年会;除了本地讲师外,现场加线上约一百二十位学员同步连线收看花莲的课程直播、与全球二十五个国家的人医们空中相会;古晋、关丹、斗湖等据点也把握因缘与雪隆连线同步精进。

◎ 医疗与生活及修行

10月1日,人医会成员用视讯做全球防疫报告、猜灯谜外,10月2日的正式开营,参与年会的国家,有的以网路现场连线,有的以预录方式出现,大家在云端相见欢;也透过连线呈现《慈悲三昧水忏》偈诵,画面不时切换到所有观看的学员,随着歌词提醒自己,在这疫情纷乱时刻,人人应大忏悔。

主题为“TIMA 24周年 防疫 地球与心灵”的年会,以新冠状病毒为主轴。苏祈逢(济祈)副执行长报告雪隆分会从清扫双溪毛糯(SUNGAI BULOH)病房、发放防疫用品、到伸援因疫情而陷入困境的难民,及执行“守望相助”纾困计划,慈济一直都在。

280讲堂,各种医疗与生活及修行在分享。营队邀来“大小创意斋有限公司”创办人姚仁禄,以TED短讲“超大、超小又超快,怎么办?”畅谈面对新冠这小而凶悍的病毒,人类应该用什么态度来面对与处理;《科学人》杂志总编辑李家维就他的专业领域分享“大地与人的对话”, 述说地球四十五亿年来的浩瀚历史,以及各个物种的开端与往后的历程。

林俊龙执行长、大林慈院副院长林名男、志工陈金发的“素素面面观—从七分之一到七分之二十一”的对谈,说明若所有的人每周有一天素食,希望从七分之一开始,到七分之十四,也就是一个人劝另一个人素食,然后七分之二十一……现场,志工兼博特拉大学医学系副教授徐慧仪(慈泓)博士,就新冠疫情说明人畜共患导致的感染;配合徐博士的论说,儿科医生陈成亨(惟扬)的推素论,期待让“免于下一个全球性流行病”的梦想成真。

雪隆分会难民专案主任符之良(本浤)医生与联合国难民最高专员署代表的座谈会,让人看见慈济义诊中心在难民族群里扮演的角色。台中慈济医院简守信院长、叶添浩医师结合全球志工总督导黄思贤的“远距离,聊是、非”连线对谈,谈的不是“是非”,而是远距医疗人医的体悟与实践。

最后,印尼志工就疫情在当地爱的足迹做报告,也宣告印尼慈济医院将在2021年完工启用,成为守护健康的堡垒。

◎ 吃素不是一件难事

时间、空间,阻不了慈济情。慈青出身,2008年曾回花莲参与国际慈济人医年会的郭慧恬修读脑科,曾随团下乡义诊。后因辗转调职,与慈济一度接不上轨。事隔十二年,直至调来双溪毛糯医院,才接上了线,因而有因缘来参加这次的年会,发觉那份感动犹在。

谈起新冠状病毒,郭慧恬自有她的看法:“若以医学角度来看这场病,它是危机,在心理方面造成巨大影响;但是它变成人们的新常态生活,教会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多蔬少肉的脑科医生郭慧恬正努力朝全素前进,她肯定自己:“相信我一定可以做到!”。 【摄影:陈学美】
在医院做护士的王钰菁以为慈济只是个慈善的助人团体。一趟慈济行,“它让我看到慈济的全貌,原来慈济做了这么多事。【摄影:黄文兴】

“我们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很多大道理,但往往不能知行合一。”多蔬少肉的她正努力朝全素前进,她肯定自己:“相信我一定可以做到! ”

第一次出席的医护人员陈凯莉,家在社区环保站附近,对慈济不陌生。家人多数茹素,因此她说:“吃素对我来说,不是一件难事。”爱心和善念可以培养,慈济对难民的关怀,她说她学到慈济人的爱心,“总有一天我要来做慈济”是她对自己的承诺。

“我第一次来,大开眼界!”在某家医院任做护士的王钰菁,以为慈济只是个慈善的助人团体。一趟慈济行,“它让我看到慈济的全貌,原来慈济做了这么多事。”不擅素食的烹调,对有关营养的课题,她特别感兴趣地说:“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她将会循序渐进少肉多蔬,计划退休后加入慈济。

大学讲师娜吉花莉(NAGESWARY KANAPATHIPILLAI)拥有护理专业,曾与同事参加人医论坛,让她印象深刻。得知今年慈济办年会,她欢喜应邀参与,反而是其他同事因担忧疫情而却步。对慈济充满信心的她说:“我熟悉静思堂的环境,慈济的防疫措施做得很好。”

两天的课程,对素食分享的课程印象深刻,娜吉花莉说:“课程讲解素食的好处,让我获益良多,觉得素食对每个人都很好。”【摄影:黄文兴】
爱心和善念可以培养,慈济对难民的关怀,医护人员陈凯莉说她学到慈济人的爱心,“总有一天我要来做慈济”是她对自己的承诺。 【摄影:陈学美】

两天的课程,对素食分享的课程印象深刻,她说:“课程讲解素食的好处,让我获益良多,觉得素食对每个人都很好。”如今每周吃素两天的她期许自己逐渐增加吃素的次数,也将所学分享给孩子,进而影响他们吃素。

◎ 我会再回来的承诺

2014年东海岸大水灾,当时身为军医的李培霖医师随着军队,和志工一起为灾民付出而认识慈济。

新冠疫情蔓延,有钱也买不到防疫物资,慈济亲手制作面罩和平安祝福吊饰送到他的诊所,安抚了他惶恐不安的心。 “也因为不害怕,我的诊所在疫情期间都是全面开放,提供服务给病患。”

今天来参加人医会年会,让他更加了解各国慈济人在疫情期间,做了什么。

之前所参与的医学会都类似Hi& Bye,之后就可能无缘再见了。可是一踏进静思堂,他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志工的亲和力,让他找到了家的感觉,李医生说:“我肯定会再回来。”

新冠疫情蔓延,慈济亲手制作面罩和平安祝福吊饰送到李培霖医生的诊所,安抚了他惶恐不安的心。 “也因为不害怕,我的诊所在疫情期间都是全面开放,提供服务给病患。”【摄影:林振胜】
莫忘二十三年前那一年的中秋、莫忘那一人与上人之约;一年一度的人医年会在不同的空间圆满结束。 【摄影:陈学美】

陈成亨医生曾多次邀约儿科医生陈惟祥参与人医会年会,可惜因缘不具足;今年他特别放下诊所的工作,把握机会前来。他说:“这是自我沉淀的好机会,希望将所学可以帮助病人。”

讲师之一的姚仁禄在课程中提到的因缘果报观,让他体会:“我们做了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下会产生效应。自己种的因,得的果要如何面对,值得思考。”陈医生表示,希望让来诊所求助的父母明白这观念,“我常鼓励父母在头十年要培养亲子关系,每天吃饭要像吃团圆饭一样。行管令期间是最好的时机,把握机会亲子一起种菜、陪孩子睡觉,甚至一起玩游戏……”

他特别感动于志工分享自身行善的心历路程,期许自己在五年内逐步将专业知识传承给后辈,将更多时间投入在志工行列。

莫忘二十三年前那一年的中秋、莫忘那一人与上人之约;一年一度的人医年会在不同的空间圆满结束,人人同心期待来年疫情不再,能够兑现年年与上人的中秋之约!


(资料来源:李丽心、陆植华、陈慧健、陈思妤、陈庥赪)

Pin It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