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十七载关爱如亲 送阿穆至最后一程

慈济志工自2004年走入阿穆的生活,给予如家人般的关爱,直至她往生,为她料理后事,送她最后一程。
慈济志工陪伴独居长者米娜吉十七年之久。图为米娜吉受邀出席慈济一年一度的岁末发放,并与志工们合照“全家福”。【摄影:廖昌豪】

七十二岁的米娜吉(Minachi A/P Velaithan)是慈济居銮长期关怀的个案,志工们都亲切地称她阿穆(Amu)。

阿穆是位非常典型、保守的印度妇女。她是家中的幼女,有着疼爱她的父母和哥哥。她自小害羞内向,很少接触外人,生活都只是围着她的家人转;由于阿穆不擅长与人交际,因此哥哥对她非常呵护。

父母离世后,单身的她与离婚并无子嗣的哥哥相依为命,哥哥收入稳定也有自己的房子,所以当时只让阿穆在家负责家务事,不需要外出工作承担家计。然而,2002年身为家里顶梁柱的哥哥中风后无法继续工作,当时已经五十五岁的阿穆与社会脱节许久,甚难外出找工作维持家计。

哥哥中风后两年来,兄妹俩靠着政府的补助金和哥哥教职员微薄的抚恤金维持生活。每月从抚恤金扣除房贷后就所剩无几。幸好阿穆兄妹俩向来节俭,每月仅剩下两百令吉就用来支付两人的生活开销。朋友心疼他们生活困苦向慈济提报,2004年志工走入了他们的生活,结下了一段长达十七年的情缘。

◎ 受助也要助人

志工犹记得当初做家访时,阿穆像小姑娘般腼腆地坐在一旁聆听志工与哥哥对话。慈济给予生活援助后的两个月哥哥就往生了,阿穆失去至亲,不知所措。志工给予陪伴与关怀让她感受到如亲人般的爱。每次志工到访,阿穆都很欢喜,热情地亲亲志工的脸颊、摸摸志工的脸,像妈妈一样期待着孩子回家与她相聚。

阿穆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她觉得自己有能力也可以做个手心向下助人的人,做好事回馈社会,于是她跟着志工做环保回收。多年以来,义卖会和慈济一些大型活动都会看见她的身影。阿穆不止行动上给予支持,她还定期捐款。每月志工到访,她生怕自己忘记就急忙从钱包里掏出五令吉给志工。

照顾户米娜吉(右)曾多次参与慈济的义卖会,在现场当志工。【摄影:刘宝聆】
照顾户米娜吉在2018年的浴佛典礼时捐出竹筒扑满的善款。【摄影:史贻兴】

◎ 如亲人般照顾

2020年的10月初,志工一如往常去探望时,经邻居提醒阿穆行为有些异常,大家赶紧把她送院检查后确诊阿穆脑部小中风,已影响到说话和进食,医生也告诉志工,阿穆出院后需要有家人照顾。一星期后出院,她已经不太记得志工的名字,只知道是慈济人,愿意让志工进屋。原来阿穆患上轻微的失智症,当时她已不太能自理生活,需要有人看顾。志工协助找了一所疗养院让她晚年有个安身之处。

2021年1月4日傍晚,志工覃盈莹(慈宸)接到安康之家疗养中心(Pusat Jagaan Seri Sentosa)院长的电话告知,阿穆不知何故无法进食,昏睡不醒,询问志工是否要送院治疗。她请院长赶紧联络医院请救护车送院,大约一个小时后,再次接到电话,被告知阿穆在送院途中呼吸停止了。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覃盈莹好伤心,在赶往医院的路上,一幕幕与阿穆生前互动的画面与对话浮现在脑海,脚步沉重。记得近两年,志工在屠妖节前夕带她去扫墓,拜祭妈妈和哥哥。不久前志工才结伴带了一些应节食品到疗养院去跟阿穆庆祝屠妖节。

2020年10月31日屠妖节将至时,志工陪伴米娜吉去扫墓。【照片:居銮联络处提供】
2020年11月14日,志工带着印度传统糕点到疔养院为米娜吉庆祝屠妖节。【照片:居銮联络处提供】

志工在收拾阿穆的遗物时发现她把这几年参加岁末发放与志工的合照,都保存得很好,摆在橱柜上,可见她非常珍惜这分情谊。

由于阿穆无亲人,故志工除了联络殡葬公司,也须到警局报案申请处理后事。三星期后获准,志工才以执行者身份签署文件,将阿穆的大体从医院领出来直接送到火化场。

志工找来负责印度葬礼业者的负责人阿弥拉佳(Army Raja)处理后事。阿弥拉佳看到一个不同种族的团体可以像家人般协助,非常感动,也主动提出不收取费用,希望尽一分力一起来做好事。

1月31日傍晚时分,志工把阿穆的骨灰领到河边,依印裔俗礼在骨灰上添放了鲜花及牛奶后才洒到河里,凝视着随水流逝的骨灰,志工们合掌默默地献上最后的祝福。阿穆的后事圆满了,虽然志工们很不舍十七年的情谊划上了句点,但仍衷心祝愿阿穆能换一个健康的身体,回来与慈济人续缘一起来做慈济。

2021年1月31日早上,志工们从医院领出米娜吉的大体后,直接送往火化场。【摄影:王成耀】
志工们将米娜吉的骨灰撒入河里,祈盼她一路好走。【摄影:王成耀】
Pin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