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捐款金额限制】
尊敬的善心大德:
配合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制定的法规和透明度标准,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马来西亚)即日起实施【现金捐款的规定】,即个人单笔现金捐款不得超过 RM50,000。
凡大于RM50,000 的现金捐款,敬请透过线上、信用卡、银行转账或支票等电子方式。捐款者可以把汇款单电邮或交到慈济基金会办公室开立捐款收据。 ...
...
“我之前也有捐款,但说实话,从来没有特别去了解善款的去处。这次不是有人跟你说'你来捐钱吧' ,而是邀请你来参与,这样的设计很聪明。”他坦言。比赛的安排很用心,并非一味强调募款,而是透过他熟悉的方式——高尔夫,让参与者在自然与自在中,慢慢理解背后的精神。
他还说,这次参与慈善赛事,促使他走进了一群用行动实践善念的慈济人之中。他听见静思堂的故事,看见志工们默默投入,他心中升起一股与以往不同的感动。原来静思堂不是一栋普通的建筑,而是一个让人沉淀心灵、凝聚社区、学习修行的场域,那种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
...
◎以善以爱传家 作后代传家宝
另一位以“净心第一、利他为上”作分享的台湾志工李佳颖,传达的重点为- -要以善、以爱传家,它是留给后代最珍贵的财富。她感恩客户因出自对经营船运生意的已故父亲李宗吉(昵称李爷爷)的敬重,让家人也获得庇佑,能够延续父亲的遗志,为慈济的慈善工作更大的护持。
“我父亲曾因一念善心,让员工把物资运送到正逢战乱的越南,灾民非常感动。他也曾与人合股,最后独自背起所有的银行贷款。公司也曾发生员工因公罹难,父亲不仅给家属合理的抚恤,也以罹难者的名义捐款给当时兴建中的慈济医院。这些善行,都一一印在我们儿女的心版上。”李佳颖轻轻的说,牵动了在座者的心弦。 ...
...
来自印度的雀尔登首次出席佛教的浴佛典礼。他与马来西亚籍佛教徒女友同行参与,虽然姗姗来迟,只能坐在佛二,但当走入讲经堂浴佛的那一刻,他形容:“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安定与平静。”他尤其被最后所唱的《诚心祈三愿》所打动,感谢萤幕上的英文字幕,让他能逐句理解歌词中的真挚情感。“那句我们一起祈祷,用至诚心情,简直太美丽与庄严了,真的很棒。”
这一场庄严的浴佛,不仅带给他难忘的体验,也激起他对佛教的兴趣。他表示,虽然过去对佛法不甚了解,但经历了这段短暂却深刻的仪式,他萌生了深入了解佛陀与佛法的念头。“我今天回去就想开始读佛书,想知道佛陀是如何成佛的。”雀尔登也提到,他透过女友认识慈济,现在正在申请“马来西亚我的第二家园(MM2H)”签证计划(注),未来若顺利定居马来西亚,也希望能与女友一同加入慈济志工的行列,或成为捐款会员,一起投入慈善之路。 ...
在人潮涌动的浴佛外场募心募爱区,传来一把稚嫩的声音,毫不胆怯地发问: “安哥安迪,请问您最关心的社会议题是什么?”十二岁的陈楷希胸前挂着看板,迎着踏入现场的群众一一询问。
@media only screen and (min-width: 500px){
2025年5月12日,蒲种社区阔别七年后,再度举办“佛诞浴佛祈福”活动。民众踏入外场时,身穿端庄服饰的慈济志工已在入口恭候,引导大家入场。映入眼帘的,是象征岁月累积的竹筒,让领养者倾倒多时积攒的爱心捐款。 ...
... ”秋生对自己的期许。 儿女都移居国外,他偶尔过去小住,虽然独居,他并不孤单,常常跟随义诊团队去助人,发挥自己的良能,当他知道慈济也有义诊活动,他也很期待加入助人的行列。
错失了行孝的机会,他深感遗憾,听了志工的分享,明白了行孝和行善要及时,于是决定成为慈济会员,每个月捐款行善积德。
从印尼远嫁来我国的张佩英,今天带着两个女儿来浴佛,这是她第二次参加慈济活动。第一次是参加岁末祝福,当时就被慈济温暖有爱的气氛所感动,觉得这里像一个充满关怀和互助的大家庭。她希望借由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从小学会孝顺,也懂得关心他人。她常会想起远在他乡、身染重病的母亲,无法在旁照顾,心中满是牵挂与无奈,唯一能做的是寄多些钱助母亲治病,表达自己的心意。她感恩丈夫的理解和支持,让她能调整心境,安心付出。回忆自己早婚与家乡的贫困,心中泛起一阵酸涩,忍不住掉下眼泪。 ...
...
她因本身常看大爱台,介绍起来如数家珍,一些素食馆、学校、佛堂、会员、朋友都愿意安装。甚至她也远至金马仑向菜农推荐,结果,有菜农响应,也有酒店老板愿意安装,有信徒出钱为当地一间佛堂安装,让师父们也能收看大爱節目。
在一年内,她所推广的大爱台已超过一百台。她在推大爱台时,会募对方成为大爱之友,每年捐款护持大爱台,同时也募对方成为慈济会员。而每次去收取善款时,会向对方了解观看大爱台的感受。 ...
...
他分享一个“快乐的秘密”──
四十年前,二十三岁的林天来住在花莲,他时常鼓励大家一定要读书。犹记得,当时在台湾的教师节,州、县政府几乎都会送保温瓶、碗筷等纪念品给老师。他对县长说:“老师们不是乞丐,怎么送碗筷,应该送他们书本。”这个建议获得县长的认可,此后,县长都会送书给老师们。
年轻的时候,林天来就在报上写稿,还把所有的稿费都捐给家扶孤儿院。当时生活并不富裕的他,每个月骑摩托车到邮局捐款。他认为,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帮助别人。 ...
...
李碧丝分享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谈到她的先生胡永雄(已故)的捐款经历。每回永雄捐款给大爱电视台后,心情就会特别愉快,似乎无法言喻那份喜悦。原来,他感到高兴的原因很简单 —— 他认为自己是在做“真善美”的事。他深信,能够为证严上人传法,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
胡永雄曾说,虽然他是受英文教育,不谙中文,但他深知善的传播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而大爱台正是这个能够将善意传递到全世界的平台。他曾表示,自己只希望在“真善美”的道路上,能够付出一点点力量,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
...
行动不便的民众也来参与朝山,为天下虔诚祈愿。【摄影:钱福权】
“缅甸一直给我是很祥和平静的国家,所以当得知缅甸发生灾情,我一度以为是假新闻,确认后很心疼,除了捐款,我更加从灾难中警惕自己,身处平安地方的我们,更要赶紧做保护地球行动。” 2025年3月下旬,缅甸发生芮氏规模8.2强烈地震,酿成严重灾情;4月初,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则传来天然气管外泄爆炸事件。身处平安地的古城子民,在这殊胜的日子,借朝山为天下祈福。 ...
...
作为光华独中训导主任的曾湘敏,对校长邀请慈济进校园募款一事表示高度认同。她说:“当全球发生重大事件时,我们希望孩子们不只是旁观者,而是能透过行动参与,体会捐款不论多少,都能带来改变的力量。”
藉着周会,让校内师生了解缅甸地震的情况,再透过小小心意送爱到灾区,让刚动完眼部手术的曾主任虽忙碌但甘之如饴。她说:“当大家共同面对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全球性议题需要年轻人的关注,尤其现今学生多活于虚拟世界,较少关注现实生活。我们希望透过这样的互动,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明白,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该为这个世界付出。” ...
...
协调吴明慧(法号懿雍)说:“看到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很快地把餐券票售罄,而心莲纪念币也在约一个星期,筹到五十几位捐款者的响应,每一个人有一个很明确的方向,那股为善竞争的力量是很强的!”
明慧欣慰地表示,当晚大家都很开心,就好像是一个家宴,大家来吃个饭,聚聚会,聊聊天,氛围非常和谐。明慧祈愿美里静思堂可以尽快落成,期待更多的菩萨可以涌现。
志工吴明慧祈愿美里静思堂可以尽快落成,期待更多的菩萨可以涌现。【摄影:郭浩然】
...
...
陈阿桃鼓励大家见人就说慈济,多出来付出,这样才会快乐又欢喜!【摄影:李伟建】
◎锲而不舍 真诚募心 课堂上,陈阿桃也分享募心募款的心得。她抱持的原则是:“只要开口,一定有收获!”
有一次,在搭巴士时,她一如既往地向陌生人分享慈济,即使费尽唇舌,一位女乘客在准备下车时依然不为所动,陈阿桃“当机立断”,尾随她下车。
陈阿桃语带幽默地告诉她:“慈济最近是为遭受伊代风灾破坏的非洲三国,辛巴威、马拉威和莫三比克募款,帮助他们恢复生计;阿姨,你不必搭飞机送过去,慈济会帮忙把你的爱心送到当地!”对方最终被她锲而不舍的真诚分享而打动,愿意每个月捐款做慈济的爱心会员。 ...
... ”慧娟对这句话感触良多,觉得阿桃无私的付出而绽放生命的色彩,活得极有价值。
阿桃开朗积极,充满正能量,面对种种障碍都能解决,她说人要克服困难,不要被困难所克服,这种人生态度,令慧娟非常敬佩,同时提醒自己要多做好事,及时行善。阿桃的言语深深触动她的内心,原本已停止缴交善款的她,一念善心起,她愿意再继续成为慈济会员,每个月捐款助人。
阿桃妙语如珠的分享,散发满满的正能量,会场上笑声与掌声不绝于耳。【摄影:张国梁】
李慧娟觉得阿桃无私的付出而绽放生命的色彩,活得极有价值。【摄影:张国梁】
...
...
在场内观赏节目,让沈顺远印象深刻的是每当灾难现前,慈济人都会出现。此外,他亦认同证严上人提倡的“竹筒岁月”;五毛钱存款,点滴可救人的大力量。他坦言:“这一次慈济要花很多救济金,需要大众的捐款。学校的孩子也有不少家庭受灾,我们董事部会和学校配合,推动竹筒岁月,启发孩子们拥有帮助他人的善念。”
最后,他感谢慈济在学校开学之前,送来了老师和学生的桌椅及橱柜,解除了校方开学的窘境。
◎亲身经历 同理苦难 ...
...
俏玲向他分享此行的目的是到民都鲁为受灾的居民造册及关怀后,他马上掏出身份证给俏玲成为会员,并捐献马币一百二十零吉。同行的老板经过,也认同“空中捐款”的善行,随即认捐三百零吉,让志工们鼓舞,再次证明只要随时随地分享好人好事,尽管身在空中,人人都愿意伸出援手。
志工陆俏玲(右)向邱兴加先生分享此行的目的是到民都鲁为受灾的居民造册及关怀后,他马上掏出身份证给俏玲成为会员,并捐献马币一百二十零吉。 ...
...
看到灾民渴望救助的眼神,他冀望能够尽快完成造册,好让灾民早日获得援助,减轻负担。除此之外,他亦感恩自己来得及赶上这一趟造册。他承诺会继续守在赈灾的岗位,为下一场行动做准备。同时,邝界豪也响应慈济“1013(一人一善)为爱而行”捐款运动,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号召大家一起行善。
●
当洪水退去,留下满目疮痍,志工们的身影依然在灾区中忙碌。他们不求回报,只为灾民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这份无私的付出,不仅帮助了灾民,也温暖了更多人的心。 ...
...
这一天,中学部、小学部、幼儿园和学校全体同仁都一起同庆新春。慈懿爸爸、妈妈也特别安排到学校与中学部的师生共度属于亲师生的美好时光。
校方安排了中学部团圆大合照,新春班级全家福摄影比赛、布告板布置比赛、猜灯谜比赛、拜年活动、竹筒回娘家、挥春、歌舞表演等丰富的活动。
同学们把爱心付诸于行动,积极响应学校举办的“竹筒回娘家”活动,捐款给沙巴无国籍的居民。【摄影:黄莉燕】
全体师生带着他们一早在班上的挥春,或斗方、或春联到学校大堂集合,拍摄属于中学部的大合照。学校大堂一片红彤彤,非常热闹,体现亲师生大团圆!【摄影:李家隆】
...
...
◎ 大爱无疆暖人间
2025年1月12日,慈济马六甲静思堂一连举办三场会众岁末祝福感恩会,邀请长期护持慈济的法师、政府官员、会员大德,以及与慈济共善做好事的企业、学校校长老师等贵宾和志工,近一千五百人齐聚一堂。
荧幕上一幕幕画面闪过,虽只有短短数秒,却是慈济一路走过五十八个年头的辛勤耕耘。罗绣甄执行长向众诚挚地道感恩,感恩政府、会众、企业、学校等各界长期支持与信任,每一分爱心捐款、物资捐赠或人力付出,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为慈济志业注入永续的力量,让更多生命重获希望。这不仅是经济上的助力,更是一种爱与善信念的传递。 ...
... “感恩证严上人的法,以及全天下慈济人的大爱,你们将爱传递出去,洒满世界。 ”
官校长赞扬慈济在推动公益工作之余,更注重传递善念。他说道: “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学习的精神。”在新的一年里,他期许学校的教师与学生能共同营造一个温暖与充满爱的校园环境。
看到一些无法安心上学的孩子们,官校长深感痛心,他即现场捐款响应援助清贫孩子的“开学金援助学计画“ ,期许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社会的爱与关怀,并希望他们在未来回馈社会,传递更多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