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xif-facebook-square
  • qxio-social-youtube
  • qxio-ios-telephone
  • qxio-search

浩瀚父母恩 共修启孝心

参与演绎的学生专注地把爱的行动化为文字,书写出真挚的心声。【摄影:陈怡心】

一场音乐手语舞台剧,能激盪出多少真情?又如何成为孝道的起点?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将于2025年5月24日首次呈献《浩瀚父母恩》音乐手语舞台剧。参与演绎的师生及志工将经文化为动作与表情,一点一滴注入内心。每一次静心聆听,每一回真诚演绎,都是心灵的淨化,也是实践孝道的开始。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渐行渐远。为了重新唤起社会对亲情的关注,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特别筹办《浩瀚父母恩》音乐手语舞台剧;透过艺术演绎,引导学生体会父母恩,深化亲子间的情感,也唤起观众对父母的的感恩与珍惜之情。

《浩瀚父母恩》音乐手语舞台剧改编自佛教经典《父母恩重难报经》,由台湾慈济基金会于2001年首度推出,是慈济首次结合音乐、手语与戏剧诠释佛典,弘扬孝亲敬长精神。中南东马慈济各分支会及据点在这三十年以来,曾多次以此经典演绎宣扬孝道,感动无数人心。2019年,该剧也曾在吉隆坡慈济静思堂演出,深获各界肯定。

这部作品2025年5月24日在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登场。全校上下齐心协力积极筹备,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各年级学生踊跃响应,投入排练。学校人文室也邀请慈济志工团队共襄盛举,凝聚一股温暖正向的力量。

本次演出集结一百六十四位演出者,包含幼儿园十七位、小学四十一位、中学四十九位学生,以及大爱与慈懿爸妈三十九位,另有十八位教师与校内同仁共同参与。无论是师生,还是志工,皆怀抱着敬孝初心,自发投入,只为传递深挚的亲情与感恩。

吉隆坡慈济国际学校将于2025年5月24日首次呈献《浩瀚父母恩》音乐手语舞台剧。参与演绎的师生及志工在筹备过程中一同共修,深入经藏,静心体会父母恩情。【摄影:陈怡心】
第一堂共修兼相见欢,主持人介绍各年级参与的学生之馀、也不忘介绍大爱爸妈与慈懿爸妈,大家挥手致意。【摄影:黄莉燕】

◎共演爱  修孝心

在《浩瀚父母恩》音乐手语剧正式公演前,所有参与演绎者皆须参加共修与曲目练习。自2月17日起,学校每週一放学后安排共修课程及曲目练习,结合《父母恩重难报经》导读、生命故事影片与歌词练习,透过多元方式触动人心。导读者运用浅白易懂的语言,逐句解说歌词意涵,并搭配真实感人的影音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体会父母恩情的深厚。

启发参与者不只是表演者,更是内化经文、实践孝道的行者。正如“世间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顺,二是行善”、“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等语句所传达的深刻智慧。共修课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大家在心中种下感恩与孝道的种子。截至目前,学校已举办三场共修,曲目练习仍持续进行中。

《浩瀚父母恩》音乐手语舞台剧总协调暨人文室同仁吴雪仪表示,共修的核心目的,是希望让所有参与者——无论是学生、教师或志工都能真正了解《浩瀚父母恩》的精神内涵,从反思中培养感恩的情怀,从演出中实践孝道。导读者针对每首曲目深入解说,引导大家在排练中连结自身经验,以真挚的情感诠释每一段手语与旋律,吴雪仪强调这场舞台剧不仅是一场表演,更重要的是弘扬孝道。

◎谈感恩 学孝道

2月17日,第一次《浩瀚父母恩》音乐手语舞台剧的所有参与者齐聚一堂共修,大家怀着欢喜与期待的心情,相聚在这温馨的氛围中,场面温馨而充满力量,一起谈感恩、学孝道。

为了让与会者对“孝悌”有更具体的认识,大家一同观赏慈济新芽奖励金孝悌奖得主之一——陈之贤同学的影片。陈之贤同学面对家庭变故,仍以坚定的心照顾因病痛截肢的父亲,不仅自动自发做功课、帮忙家务、也在周末打零工,从不让母亲担忧。他的孝行感动人心,也激励大家反思:我们是否也能像他一样,用实际行动守护父母、照顾家庭?

活动中,老师带领大家思考:“你会怎么报答或孝顺你的爸爸妈妈呢?”有人说:“要对父母好、尊重及爱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也有同学说:“当父母变老了,就要帮忙,因爲他们没办法天天工作。”此时,老师指出,孝顺不是等到父母年老才开始,而是现在就可以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能帮忙父母、关心他们的需要。孝顺不只是孝养父母,还包括珍惜父母给我们的身体,运用这个身体去行善、去帮助人、去祝福这个世界,让爱不断传出去。

◎父母恩 当珍惜

共修课程中,导读者分享“羔羊跪乳”的故事:小羊在吃奶时,会前腿跪地,这个细腻的动作,虽是动物的本能,却象征着对母爱的回应与孝心的自然流露,提醒学生,即使是动物都知感恩,人更应该饮水思源,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深入导读中,导读者分享了二十六岁罹癌妈妈张丽君的真实故事。面对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她以坚韧的母爱,为年幼的孩子预录了长达十八年的生日祝福影片。期望将自己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传递给孩子,为孩子留下永恒的爱,令人动容。

另一段影片则呈现母亲分娩的真实场景,并引用闽南谚语:“生得过麻油香,生不过四块板”,突显产妇在生死交关之际所承受的巨大痛苦与风险。

六年级学生黄姳涵观看后深受触动,她分享道,当她看到产房中母亲痛苦扭曲的表情,加上听到那撕心裂肺的呻吟声,才真正体会到母亲必须经历如此剧烈的疼痛,才能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这一幕令她心生感恩,也让她立下心愿: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努力学习、坦诚分享生活,让父母安心、欣慰。

看到产房中母亲痛苦扭曲的表情,黄姳涵(右)才真正体会到母亲必须经历如此剧烈的疼痛,才能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这一幕令她心生感恩。【摄影:黄莉燕】

幼教老师叶雯莹分享,看到女儿出嫁时父亲万般不捨地陪嫁的画面时,特别有感触。她的父亲在她四岁时因飞机失事意外离世,无法陪她走过人生的重要时刻。这段影片勾起了深藏心底的思念,让她深刻体会到珍惜当下的重要性,她立志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陪伴仍在身边的母亲,不要等到有空才陪,以免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同样被影片深深触动的七年级学生廖宁璇,也敞开心扉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坦言,过去曾因妈妈的唠叨而一时情绪失控发脾气,事后感到非常懊悔,主动向妈妈道歉。妈妈原谅了她,甚至还为自己的唠叨致歉,这份彼此的包容让她倍感温暖。通过共修让她更加明白父母无私的爱,她期许自己未来能一直陪伴父母身边,不要让他们老了之后感到孤单。当父母需要帮助时,她愿意随侍在他们身边,成为父母坚强的后盾。

演绎〈报恩〉的幼教老师叶雯莹分享,看到女儿出嫁时父亲万般不捨的画面,让她特别思念已逝的父亲,也立志要多陪伴母亲,不再只是“有空才陪”。【摄影:庄贵贺】
演绎〈怀胎〉与〈十恩〉的廖宁璇通过共修让她更加明白父母无私的爱,她期许自己未来能一直陪伴父母身边,不要让他们老了之后感到孤单。【摄影:黄莉燕】

◎反思与改变  爱的行动

共修中特别设置了“让父母伤心的话”讨论,呼应<子过>章节。导读者列举日常中容易忽略的伤人语句,如:“好啦,我知道了,真罗嗦。”“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等,让学生体会这些轻率话语对父母造成的无形伤害。这样的讨论引发强烈共鸣,有助提升自我觉察,学习以尊重与感恩的态度对待父母。

演绎〈亲情〉与〈终曲〉的张馨殷深深体会到,天下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希望孩子好,她决心要改变,让父母安心。【摄影:黄莉燕】

在“省思”环节,导读者透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反思与改变。导读者先以“你是否有做过让爸妈伤心、担心的事?”引导大家回顾过往,再以“接下来,你会如何改过?”激励积极改变。为了将反思转化为实际行动,共修会鼓励学生开展“爱的行动”:回家好好观察父母,为他们做些贴心事如按摩、洗脚、奉茶或给予温暖拥抱,并记录这些温馨时刻。

回顾三次的共修,九年级学生张馨殷深刻体会到,原来妈妈怀孕时是多么辛苦。十个曲目的歌词也让她反思自己。她说:“觉得自己很多东西需要改变,对父母太不公平了!才发现父母牺牲了很多东西给我,自己对父母不是很好,很后悔,心想要改变,对父母好点。”

张馨殷惭愧地表示,妈妈经常体贴地叫她去吃早餐,她却总是回应“不要、不要”、“等一下,不要吵我!”有时甚至把父母赶出房间,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张馨殷知道爸爸妈妈都很疼她,爸爸甚至为了圆她的梦,买了张馨殷梦寐以求的演唱会门票,而且是前排位置的,还亲自驱车送她到新加坡去听,让她非常感动。

或许有人会觉得,父母对孩子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是他们把我们生下来的。但张馨殷并不这么看,她觉得,爸爸送她演唱会门票,其实是一种用心的鼓励,也盼望她在圆梦之后,能把心安定下来,专心读书。张馨殷深深体会到,天下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希望孩子好。她决心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从心怀感恩开始,学会常对父母说声“谢谢”,每天上学前主动说“再见”,给父母一个拥抱。她也承诺自己不会染上不良嗜好,不再说或做让爸妈操心伤心的事,并且会主动交代行程,让父母安心。

◎十首曲目 十重心灵感悟

全剧共分为十个曲目,十首旋律,十段情感,串起一条感念亲恩的心灵之路。并在共修过程中为参与者逐一解释。每位演绎者不仅要了解自己所负责的曲目,还需要理解其他曲目的意义。

首先,以“钟鼓齐鸣”揭开序幕,气势磅礡地引领观众进入剧情。透过传统孝道故事〈跪羊图〉,巧妙引出孝亲报恩的主题。〈序曲〉以“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的自然法则开始,强调在万物更迭中,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永恒不变的;〈怀胎〉描绘母亲历经十月怀胎的艰辛,展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十恩〉逐一细数父母对子女的十大恩情,从怀胎守护到临终牵挂,层层堆叠出父母深厚的恩泽;〈亲情〉呈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与陪伴,唤起观众对家庭温暖的共鸣;〈子过〉则揭露子女不孝的种种行为,与之所带来对父母心灵的伤害,令人省思;〈报恩〉引导子女如何正确回报父母恩情,实践孝道于生活之中;〈终曲〉则以“乌鸦能反哺,倦鸟也知返”的自然之道,勉励人们珍惜与父母的时光,落实孝道;而〈谢幕〉随着〈最美的笑容〉的音乐,画下温馨句点。

通过这一系列共修与练习,参与《浩瀚父母恩》音乐手语舞台剧的师生们,不仅准备一场演出,更在心灵上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在练习中体会父母恩情,在共修中种下感恩的种子,明白爱与回报,是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开始。5月24日,《浩瀚父母恩》的公演,不仅是一场艺术演出,更是对天下父母最深情的致敬;是一堂关于孝道的生命教育课,也是一段让爱回家的旅程。愿孝道精神在每个心中生根,代代传承。

 

 

Pin It

延伸阅读